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7)
2023(10110)
2022(8927)
2021(8371)
2020(7034)
2019(16097)
2018(16231)
2017(30755)
2016(16861)
2015(19052)
2014(19130)
2013(18853)
2012(17124)
2011(15229)
2010(14966)
2009(13465)
2008(12845)
2007(11089)
2006(9504)
2005(8079)
作者
(49810)
(41031)
(41029)
(38952)
(26453)
(19800)
(18474)
(16366)
(15703)
(14580)
(14218)
(13832)
(13131)
(13012)
(12725)
(12586)
(12493)
(12361)
(11784)
(11761)
(10308)
(10145)
(9913)
(9320)
(9220)
(9203)
(9177)
(8976)
(8289)
(8178)
学科
(64438)
经济(64373)
管理(50401)
(48732)
(41332)
企业(41332)
方法(32136)
数学(27726)
数学方法(27423)
(16804)
(16785)
技术(16477)
中国(15905)
(14598)
业经(14579)
地方(12683)
理论(11837)
农业(11532)
(11201)
贸易(11197)
(10961)
(10875)
环境(10729)
教育(9887)
(9724)
财务(9660)
财务管理(9645)
(9597)
(9498)
技术管理(9270)
机构
大学(239002)
学院(237364)
管理(97967)
(88347)
经济(86274)
理学(85871)
理学院(84920)
管理学(83468)
管理学院(83051)
研究(78033)
中国(54706)
科学(51907)
(50765)
(39631)
(39373)
业大(38607)
(37294)
研究所(36730)
中心(34682)
(33358)
北京(31937)
(31671)
师范(31298)
农业(31151)
财经(30964)
(29021)
技术(28295)
(28235)
(27425)
师范大学(25337)
基金
项目(171740)
科学(133977)
研究(124677)
基金(123109)
(108161)
国家(107271)
科学基金(91617)
社会(75512)
社会科(71509)
社会科学(71488)
(68087)
基金项目(66264)
自然(61399)
自然科(59954)
自然科学(59938)
自然科学基金(58841)
(57597)
教育(57053)
编号(51139)
资助(50760)
成果(40296)
重点(38485)
(37208)
(36432)
(36416)
课题(35087)
创新(33907)
科研(33307)
计划(31869)
项目编号(31777)
期刊
(92074)
经济(92074)
研究(65912)
中国(42164)
学报(40564)
科学(37218)
管理(35150)
(33964)
大学(29853)
教育(28774)
学学(28113)
(26440)
农业(24622)
技术(23560)
业经(15403)
(14768)
金融(14768)
科技(14214)
财经(14122)
图书(14113)
经济研究(14056)
技术经济(12986)
(12408)
理论(12229)
(11874)
问题(11802)
实践(11513)
(11513)
情报(10990)
现代(10669)
共检索到32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斌  王士莉  杨爱国  陈超  李迪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模拟自然环境对野生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进行驯养使其达到性成熟、配对、产卵。显微镜下观察其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同大多数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端黄卵盘状卵裂;在水温27.0±0.5℃条件下,经192~216h完成孵化;仔鱼在孵出的第2天开食轮虫,4~5d变态为稚鱼,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8~20d进入幼鱼期,45~50d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及碎虾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新富  庄志猛  孟振  雷霁霖  杨志  
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具有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和低温耐受性强等特点,是东北亚温带海域理想的网箱养殖品种之一,已成为中、日、韩三国海水鱼类繁育研究的热点。由于存在雄鱼性成熟年龄高、人工驯养条件下难以实现自然产卵和初孵仔鱼弱小等难题,其稳定和高效的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本文综述了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现状,重点总结日本近20年在亲鱼繁殖、仔稚鱼培育和苗种中间培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旨为中国七带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鉴毅  章龙珍  庄平  赵峰  张涛  冯广朋  黄晓荣  闫文罡  侯俊利  
2008年4~6月在海南进行了点篮子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共产卵610×104cell,孵化出仔鱼342.4×104ind,经过30 d土池生态培育,培育出体长约2.5 cm幼鱼32.5×104ind,土塘培育苗种成活率达16.1%。点篮子鱼适宜催产的环境条件为:水温25.5~27.7℃,盐度33.0~34.5,pH值7.9~8.5,DO值6.0~8.8 mg/L。A、B、C三种药品配伍进行催产效果最好,获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均最高,分别达到60.0%~80.0%、83.2%~90.5%和71.2%~76.8%,效应时间缩短到15~16 h。点篮子鱼受精卵为半浮性卵,孵化积温为649.25时度。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正凯  吴遵林  刘海洋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蓝泽桥  王洪亮  雷晓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行先  冯耀权  余霞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尹家胜  姜作发  李永发  曹顶臣  王丙乾  
1997年于乌苏里江段采捕17尾2+~4+龄(体重0.5~2kg)野生哲罗鱼(Huchotaimen),在池塘环境下人工培育。2001年3月挑选3尾7+龄以上、体重超过5kg的雌性个体,用虹鳟脑垂体对其进行催熟。当水温在8℃以上时,胸腔注射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哲罗鱼性腺可发育至性成熟;催产药物HCG、S GnRH A和DOM的合剂可促使成熟的亲鱼排卵,效应时间11d,产卵量约在1100粒/kg,体重8.7kg和7.4kg雌鱼受精卵分别为56.3%和70.3%,孵化率分别为47.1%和66.7%。从卵受精到仔鱼孵出积温需要281.12TU,到仔鱼全部上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王丰  问思恩  
研究了秦岭细鳞鲑亲本人工驯化、催产、孵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以及促熟催产中的外源性激素选择及用量。实验用野外捕捞秦岭细鳞鲑,从2011年3月开始逐年筛选,到2014年3月共培育5~9龄亲鱼580尾。实验显示,通过30 d有计划地添加黄粉虫投喂,可使野生亲鱼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注射马来酸地欧酮DOM(2.5 mg/kg)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3μg/kg),促熟催产3 d后效果明显。2013年采卵约4.56×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2.5%,平均孵化率为63.0%;2014年获得受精卵约8×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5.5%,平均孵化率为62.5%。鱼苗上浮后的开口期和转口期...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黎祖福  陈省平  庄余谋  庄杰贵  
利用海水网箱养殖3龄以上的鞍带石斑(Epinepheluslanceol)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催产前3个月进行亲鱼强化培育,在水温≥22℃的春、夏季,用HCG400~500IU/kg鱼体重和LRH-A330~50μg/kg鱼体重进行催产,催产后27h左右开始产卵。受精率59·5%~78·5%。受精卵在盐度28~33、水温25~28℃、pH8·0~8·5的水环境中22h孵化出仔鱼。室内培育仔鱼两批:第1批培育初孵的仔鱼1070万尾,放苗前,往池中加入30~50万个/ml小球藻液,放养密度为2万/m3左右,经35d培育,获得4~5cm以上的鱼苗27·3万尾,成活率2·6%;第2批培育初孵仔鱼735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云超  羊玉梅  刘春胜  杨毅  王爱民  顾志峰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鞠晨曦  李云  刘红  蔡生力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28±1的条件下,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时间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受精卵属一端带有附着丝的沉性卵,呈长椭圆形,长径2.0±0.1 mm,短径0.95±0.1 mm;其卵裂方式为端黄卵盘状卵裂;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主要阶段: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由橙黄色到棕黄色的变化;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200 h左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孙慧武  关海红  匡友谊  陆九韶  尹家胜  
从乌苏里江捕获体质量0.5~2 kg的野生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经人工培育至性腺成熟后催产获得鱼苗,分别饲养于北京房山鲟鱼基地(水温8~22℃)和黑龙江渤海冷水鱼实验站(水温3~18℃),观察和测定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并进行全人工繁殖实验。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驯养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可以保证哲罗鱼的生长能量需求,性腺能够发育成熟。北京房山基地的养殖池,生长适温期较长,5龄鱼体质量可达(5560±1353)g,体长(76.85±6.56)cm。黑龙江渤海站的养殖池,生长适温期较短,5龄鱼体质量可达(3626±1282)g,体长(67.32±6.13)...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新富  柳学周  连建华  王印庚  张福龄  于宏  马爱军  刘寿堂  翟介明  
2005~2006年连续两年对引进苗种养成的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全人工养殖亲鱼进行了繁育技术研究。两年间分别在威海和海阳两个实验基地共对33尾成熟雌鱼进行了LHRH-a肌肉注射催产和人工采卵授精,正常获产31尾,共获得受精卵7·3×106粒,平均受精率为64·3%,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80·5%。两个实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21~33mm苗种249万尾和全长22~36mm苗种112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62·7%和58·2%。本研究成功地通过人工催产的方法,稳定获得塞内加尔鳎批量受精卵,并达到苗种生产量连续超过100万尾的规模化育苗水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伯庆  陆锡惠  费国平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技术操作规程孙伯庆,陆锡惠,费国平(常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13001)(常州市洛阳镇珍珠研究会213104)本规程适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ugi]的人工繁殖采苗、培育和育珠生产,包括亲蚌选育、来苗、稚幼蚌培育、嫁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少雄  刘巧红  吴昊昊  曲朦  
石斑鱼(Epinephelidae)是名贵的海产鱼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近岸岩滩和珊瑚礁水域,是岩礁生态系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类生物学、生态学、渔业资源及人工繁育养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报道石斑鱼类的形态比较特征,栖息、摄食和繁殖习性,系统演化与分类,种类地理分布,人工繁育等研究进展以及养殖发展概况;报道全球石斑鱼自然资源明显衰退的现状评估以及对石斑鱼资源保护的共识和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此外,根据作者多年开展的鱼类遗传生物学研究,指出强化我国海域野生石斑鱼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杂交石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加强石斑鱼杂交选育行业管理,是我国石斑鱼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之武  张同智  龙广怀  李玉金  张继新  
我们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罗非鱼(♀)作母本,于1991年早春比自然繁殖时间提前50~100天配组杂交,繁育出三批雄性化奥—尼鱼种。到5月14日验收,数量为38.8万尾,三批鱼种的规格分别达到6.01、2.05、0.61克;同年9月13日验收养成雄性化率,当年养成平均规格454克,雄性化率达到92.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