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3)
- 2023(10341)
- 2022(9144)
- 2021(8686)
- 2020(7264)
- 2019(16809)
- 2018(17018)
- 2017(32507)
- 2016(18035)
- 2015(20376)
- 2014(20670)
- 2013(20100)
- 2012(18322)
- 2011(16381)
- 2010(16138)
- 2009(14600)
- 2008(13966)
- 2007(12032)
- 2006(10372)
- 2005(8815)
- 学科
- 济(65685)
- 经济(65601)
- 管理(50630)
- 业(46090)
- 企(38861)
- 企业(38861)
- 方法(31215)
- 数学(26730)
- 数学方法(26418)
- 农(17730)
- 中国(17323)
- 学(16857)
- 财(16499)
- 业经(14685)
- 地方(13899)
- 理论(12958)
- 制(12888)
- 农业(11584)
- 和(11560)
- 贸(11162)
- 贸易(11158)
- 技术(10840)
- 易(10806)
- 教育(10724)
- 环境(10533)
- 务(10455)
- 财务(10385)
- 财务管理(10365)
- 银(10059)
- 银行(10017)
- 机构
- 大学(248648)
- 学院(247240)
- 管理(99862)
- 济(90731)
- 经济(88504)
- 理学(86900)
- 理学院(85921)
- 管理学(84370)
- 管理学院(83936)
- 研究(82528)
- 中国(59241)
- 科学(54066)
- 京(53692)
- 农(42412)
- 所(41880)
- 财(41164)
- 业大(39873)
- 研究所(38573)
- 中心(36887)
- 江(35446)
- 北京(33760)
- 农业(33485)
- 范(33423)
- 财经(33294)
- 师范(33050)
- 院(30435)
- 经(30277)
- 州(29068)
- 技术(28341)
- 师范大学(26671)
- 基金
- 项目(176193)
- 科学(136971)
- 研究(128703)
- 基金(125744)
- 家(110168)
- 国家(109234)
- 科学基金(92997)
- 社会(77614)
- 社会科(73305)
- 社会科学(73285)
- 省(69977)
- 基金项目(67536)
- 自然(61971)
- 自然科(60491)
- 自然科学(60476)
- 自然科学基金(59348)
- 教育(59108)
- 划(58992)
- 编号(53655)
- 资助(51732)
- 成果(43657)
- 重点(39041)
- 部(38065)
- 课题(37049)
- 发(36871)
- 创(36621)
- 创新(34051)
- 科研(33824)
- 项目编号(33215)
- 大学(32541)
共检索到352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单保党 洪万树 何大仁
真鲷属于鲷科,真鲷属,分布于我国四大海域。黑鲷属于鲷科,鲷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真鲷与黑鲷杂交属于属间远缘杂交。本研究利用春季繁殖的真鲷种群与春季繁殖的黑鲷种群进行交配。用HCG与LHRH-A_2催产,网箱内自然受精。正交以真鲷为♀,黑鲷为♂;反交以黑鲷为♀,真鲷为♂。两种杂交组合的雌雄性比均为1:1.5。正交组合的受精率为73%,反交组合为67%。正交组合的孵化率为85%,反交组合为87%。该研究证明海水鱼属间远缘杂交可以成功,并为海水鱼杂交育种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直鲷 黑鲷 杂交育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 ,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 .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 ,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关键词:
林木 多倍体 育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诸多杨树多倍体实例表明,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一轮次的育种过程实现杨树多目标性状综合改良,获得生长快、纤维长、木素低、纤维含量高以及抗逆性强等性状表现突出的杨树品种。在具体杨树多倍体育种工作中,掌握配子或合子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即时判别方法,有助于提高杨树多倍体育种效率和效果;而多倍体品种表现优劣与其杂合性密切相关,通过杂交亲本选配以及适宜的配子染色体加倍途径选择等,可以增进多倍体的杂合性,在利用基因剂量效应带来的倍性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异源配子结合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杨树多倍体育种的技术潜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传忠 邹桂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东 曹彩霞 牟金贵 王明秋 刘学岷 王玉海 陈凤敏
根据多倍体作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日本、前苏联、瑞典、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多种蔬菜作物的多倍体育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中叶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白菜进行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试管无菌苗诱导等多种诱变方式的研究,最终因为稔性太低无法继续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筛选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材料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材料杂交的手段开展多倍体育种,采用外观鉴定法、花粉粒与气孔观测法、细胞学鉴定法对选育品种进行鉴定,最终育成"多维462"等高稔性、抗逆性强的系列四倍体品种和自交系并应用于生产。分析了大白菜多倍体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提高大白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大白菜 多倍体 育种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兆建 杜超群 戴兵成 陈冬玲 陈建国 蔡得田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获得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株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大规模地展示这种杂种优势和更全面地研究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的特点。方法以PSR073和PSR120为材料,对其叶龄、分蘖、开花习性及外部形态等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生长习性。结果PSR073、PSR120在株高、穗长、粒长、粒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并且具有高达83%以上的结实率;叶龄、分蘖及开花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二倍体水稻相似的特点。结论这两个多倍体水稻杂种的特点与以前报道的多倍体水稻的情况明显不同,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并没有对其生长习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具有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新 陈建国 陈冬玲 宋兆建 戴兵成 蔡得田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解决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结实率低的瓶颈问题和选育出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品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生长特性和开花匀性,为实现多倍体杂交稻生产打下良好基础。【方法】从分期播种以及倍性水平上对强优势多倍体水稻亲本恢复系Sg99012、HN2026,不育系PA64S以及对照品种9311、HD9802S的叶龄、分蘖等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分期播种对品系的总叶龄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出叶动态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大。四倍体的主茎叶龄总数与其对应二倍体相比有减少的趋势,出叶速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比倍性影响更大。对总分蘖数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思乡 王春桃 晏春耕 崔国贤 程尧楚 李宗道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芝麻(l3OehmerianiveaL。)经秋水仙素处理,再经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培养后,获得的变异株染色体数目出现多样性,其中包括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和多种非整倍体细胞。以四倍体和三倍体水平的植株为母本与二倍体栽培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倍性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变化在12-84之间。不同植株甚至同一植株染色体数目也不一致。从251个杂交后代中获得的三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超过50%的植株有35个。还对多倍体水平的植株进行了有丝分裂观察,发现三极分裂、不均等分裂和落后染色体等异常有丝分裂现象。其次,还观测了气孔、花粉粒,同样发现多样性。
关键词:
苎麻,多倍体,染色体,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勇 王跃华 苏国武 王晓蓉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关键词:
青蒿 愈伤组织 多倍体 诱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抵辉 刘明月
从植物多倍化的意义、诱导方法、遗传机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植物多倍体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培尧 陈杰 唐军荣 田斌 周军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滇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滇杨多倍体新种质。结果表明:滇杨叶柄预培养5 d后,转接在附加有40%秋水仙素的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处理2 d,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变率高达50.96%。MS+IBA0.10 mg/L+NAA0.10 mg/L为滇杨多倍化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方案。对10株性状变异明显的多倍化滇杨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4株为四倍体,另6株仍为嵌合体。
关键词:
滇杨 多倍体 诱导 新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素琼 梁国鲁 李晓林 汪卫星 郭启高 何桥 陈瑶
【目的】沙田柚是中国特有的柚类名优品种,但种子多,一般100粒左右。为创新三倍体无核品种积累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实生筛选获得不同倍性沙田柚新种质,同时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组成。【方法】随机采集沙田柚自然授粉果实,萌发种子检测其染色体数目获得倍性变异植株;以2x母株gDNA为探针,同获得的4x植株中期染色体杂交进行GISH分析。【结果】从6000粒沙田柚种子中共获得三倍体5株,四倍体9株;对沙田柚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表明,天然四倍体中有7株为异源四倍体,2株为同源四倍体,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人工四倍体4株均为同源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虞夏清 陈劲枫
多倍化是物种形成与作物驯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多倍化能够在短期内极大地丰富物种多样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遗传改良。利用多倍化开展的作物品种改良已在西瓜、黄瓜、甜瓜等重要葫芦科作物中获得成功。近期研究发现,多倍体通常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优势,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利用多倍化提高葫芦科作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已成为葫芦科作物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倍体按照基因组组成的不同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以往的葫芦科作物研究多数只关注于同源多倍体,对于异源多倍体的认识与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同时,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多倍化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葫芦科作物的多倍化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葫芦科作物多倍化研究现状,以期探索多倍化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中的发展与未来,为葫芦科作物以及其他作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葫芦科 多倍体 表型 组学 育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梁国鲁
为探明秋水仙素诱导彩色马蹄莲多倍体的最佳处理方法,以黄色马蹄莲奇妙Zantedeschia elliottiana‘Black Magic’球茎为材料,在离体条件下诱导愈合组织并产生芽点,放入0.2,0.5及1.0 g·L-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浸泡24,48和72 h,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结果显示:秋水仙素能成功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其最佳处理是使用0.5g·L-1秋水仙素浸泡芽点48 h,四倍体诱导率13.3%。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64。获得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外部形态特征、气孔特性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植株强健,叶片变大增厚,保卫细胞增大,叶绿体数目增多,气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