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8)
- 2023(7720)
- 2022(5896)
- 2021(5348)
- 2020(4429)
- 2019(9608)
- 2018(9687)
- 2017(18991)
- 2016(10551)
- 2015(11432)
- 2014(11840)
- 2013(11555)
- 2012(10254)
- 2011(9069)
- 2010(8960)
- 2009(8312)
- 2008(8384)
- 2007(7394)
- 2006(6496)
- 2005(6137)
- 学科
- 济(44863)
- 经济(44800)
- 业(30784)
- 管理(29751)
- 企(25120)
- 企业(25120)
- 方法(18855)
- 数学(16243)
- 数学方法(16077)
- 中国(13596)
- 农(12672)
- 财(11643)
- 业经(10907)
- 学(10266)
- 地方(9736)
- 制(9155)
- 农业(8583)
- 务(7683)
- 财务(7662)
- 财务管理(7642)
- 银(7420)
- 企业财务(7401)
- 银行(7400)
- 行(7067)
- 融(7066)
- 金融(7065)
- 贸(6934)
- 贸易(6929)
- 理论(6808)
- 易(6681)
- 机构
- 大学(149420)
- 学院(148246)
- 济(59332)
- 经济(58065)
- 管理(54389)
- 研究(52345)
- 理学(47009)
- 理学院(46407)
- 管理学(45451)
- 管理学院(45183)
- 中国(39015)
- 科学(33081)
- 京(31463)
- 财(28408)
- 农(27464)
- 所(27204)
- 研究所(24796)
- 中心(23058)
- 江(23040)
- 业大(22950)
- 财经(22749)
- 农业(21419)
- 经(20796)
- 范(19962)
- 师范(19731)
- 北京(19440)
- 院(19037)
- 经济学(18837)
- 州(18397)
- 财经大学(17083)
- 基金
- 项目(101222)
- 科学(80165)
- 基金(74811)
- 研究(70756)
- 家(66756)
- 国家(66211)
- 科学基金(56361)
- 社会(46627)
- 社会科(44155)
- 社会科学(44143)
- 基金项目(39222)
- 省(38734)
- 自然(37022)
- 自然科(36249)
- 自然科学(36238)
- 自然科学基金(35628)
- 划(33166)
- 教育(32593)
- 资助(30115)
- 编号(27029)
- 重点(23193)
- 部(22302)
- 成果(22228)
- 发(21349)
- 创(20627)
- 国家社会(19805)
- 性(19556)
- 科研(19473)
- 课题(19334)
- 创新(19319)
共检索到221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型;其所形成的三方法律关系并非纯粹的合同关系,更非两个合同关系的简单相加,但仍属于债的关系范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庆华
无权抵押的行为是指无权处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他人财产之上设定抵押的行为。该行为分为签订抵押合同的行为和履行抵押合同的行为。根据现代民法物权债权法理论和立法实践,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无权抵押的条件下,抵押合同的效力应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善恶,分别确定为有效和效力待定两种情况,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
关键词:
无权抵押 债权行为 抵押合同 善意取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在保险法律和保险合同中规定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符合合同基本理论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的保险合同是基本形态。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险合同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人身保险合同。由于这种保险合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不同的人,如何平衡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设定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需要探索理论依据。从我国《保险法》目前设定的保险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框架和结构来看,不宜把被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来对待,应在保险合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险合同,以"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来丰富和完善我国保险合同的理论和法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侯玲玲
民工参加隧道工程施工劳动罹患职业病,理应认定为工伤。此项隧道工程经过了层层转包,对于工伤事故的责任主体及赔偿责任的认定,由于牵涉到多个责任主体以及赔偿责任的混合性,涉及到劳动法和民法的适用关系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南
责任保险的作用不仅在于弥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而遭受的损失,而且具有保障受害第三人充分、及时获偿的公益功能。在我国现行《保险法》中,责任保险制度规定的较为简单,欠缺实践中的操作性。新修订的《保险法》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保险的第三人利益属性,增加了保险人直接向受害第三人赔付的法定条件、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以及保险人对保险金的留置义务,具有很强的进步性。只是在立法与实务的某些细节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原
仲裁由于其灵活高效兼顾公平的特征,长久以来在国际商事交往争端解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仲裁的日益发展,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理论随之产生。在合同转让的过程中,涉及到仲裁权向原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扩张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规则,各国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如何转让,转让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第三人意思表示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国际商事交往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炜斌
1999年 11月英国通过其合同立法的最新成果──《 1999年合同(第三人权利)法案》,明确规定赋予非合同当事方的第三人要求强制履行合同条款的权利,《法案》的通过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法案》立法背景后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并对相关规定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将其与我国《合同法》中有关规定进行比较,论述了我国此方面立法的不足及完善。
关键词:
合同相对性 第三人 第三人权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高原 牛亚楠
债权相对性原则在债法领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提出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重大挑战,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旅游合同纠纷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立法予以明确规制。文章基于旅游合同视角,从国内外立法对旅游合同内涵及外延界定入手,分析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理论基础及立法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违约案例分析研判,从4个方面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论证债权作为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具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家骏
我国《民法典》中的第三人清偿规则系以合同当事人为利益平衡中心,与保险合同第三人代缴保费中的被保险人中心地位无法契合。对此应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双重利益中心展开考察,在人身保险中赋予被保险人对包括利害关系人在内的第三人代缴的权利以决定权。利害关系人范围的界定需以对保险金的实际请求权为判断标准,并承认被保险人等特定利害关系人对第三人清偿行为的知情权,以防范道德危险的滋生。对人寿保险或长期健康保险,可借助于利他型契约关系,允许第三人及其债权人或破产管理人撤销保费代缴行为,并对现金价值行使独立而非追偿性的权利;对于财产保险,应注重对基础法律关系的考察,并承认担保权人在代缴保费对保险金的优先受偿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代琴
由于我国民事法律中尚未确立利他合同具体内容,在实践中对利他合同相关利益主体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保险法》第15条中投保人任意解除权的行使可能损害利益第三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期待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原拟在"保险合同法解释二"中对该条内容做出解释,但因争议较大,最后颁布时删除了此内容。保险法学界对该条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肯定说认为,投保人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相对性理论,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应不受任何限制。而否定说认为,保险合同是利他合同,与其他一般民事合同有一定的区别,投保人的任意解除行为可能损害利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其权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对国内外利他保险合同理论进行梳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系根据卫生区域规划于1995年由原市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合二为一组建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市区十里大道大树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设有内、外、妇、儿、肝病、结核、肿瘤等科室,是市区功能最齐全的医院。肿瘤、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保顺 王志宏
第三人侵害旅游者权益而旅游者往往把旅行社推上法庭,原因是出现了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旅游者选择诉由的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了第三人侵权时适用法律的选择,接着展开论述合同当事人一方旅行社的安全保障义务和第三人侵权时所导致的复杂的法律关系,最后研究了旅行社赔偿责任的确定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应海 王全兴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违反《建筑法》工程层层转包现象,施工过程中劳动者发生工伤不能排除第三人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依据现有规定如何追究第三人的工伤赔偿责任?作者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