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8)
- 2023(3112)
- 2022(2417)
- 2021(2171)
- 2020(1787)
- 2019(3926)
- 2018(3475)
- 2017(7045)
- 2016(3324)
- 2015(3673)
- 2014(3504)
- 2013(3448)
- 2012(3094)
- 2011(2717)
- 2010(3022)
- 2009(3304)
- 2008(2140)
- 2007(1929)
- 2006(1801)
- 2005(1779)
- 学科
- 融(23964)
- 金融(23964)
- 银(20688)
- 银行(20688)
- 行(20211)
- 中国(12455)
- 济(12220)
- 经济(12210)
- 业(11649)
- 中国金融(10800)
- 企(10149)
- 企业(10149)
- 管理(9195)
- 制(6790)
- 财(6485)
- 地方(5366)
- 务(5302)
- 财务(5290)
- 财务管理(5285)
- 企业财务(5137)
- 事业(4215)
- 方法(4211)
- 业经(4077)
- 数学(3930)
- 数学方法(3916)
- 体(3887)
- 体制(3573)
- 业务(3492)
- 农(3489)
- 制度(3236)
- 机构
- 学院(41988)
- 大学(40475)
- 济(20882)
- 经济(20424)
- 中国(18551)
- 管理(14911)
- 银(13580)
- 银行(13169)
- 研究(12812)
- 融(12659)
- 金融(12424)
- 行(12363)
- 理学(12323)
- 理学院(12243)
- 管理学(12118)
- 管理学院(12052)
- 财(11709)
- 人民(9692)
- 财经(9210)
- 中心(8900)
- 国人(8888)
- 中国人(8853)
- 中国人民(8814)
- 经(8340)
- 经济学(7843)
- 人民银行(7625)
- 京(7563)
- 经济学院(7217)
- 财经大学(7077)
- 中国人民银行(6968)
共检索到7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唐羽
国际金融改革需要精准施策,对系统的评估和调整应以提升总体稳健性为原则,解决新兴的脆弱性问题则要求具备风险前瞻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距今已有十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20年,拉美金融危机则是30年前的事。金融危机是否有规律可循?十年来的国际金融改革是否彻底改变了金融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我国的信用合作事业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早在苏区和以后的各革命根据地,农民群众就集股办信用合作社。全国解放以后信用合作有了新的发展,到现在全国有信用社和信用分社8.7万个,职工28万人,信用站30多万个,不脱产人员30多万人。一九八二年底信用社存款390亿元,贷款121亿元,还代理部分银行业务。信用社在组织农村资金,支援农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艳芳 赵鹞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视角,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可能运用场景进行辨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区块链所支撑的点对点支付恰恰是金融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将要淘汰的支付结算方式,区块链并不能解决点对点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信用问题;第二,不管形态怎样变化,货币的本质和功能不会发生变化,区块链所支撑的加密货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而引发道德风险,且由于没有公开的权威发行与信用背书,从而无法解决"最后贷款人"等问题,因而加密货币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第三,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使其无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反而增加了交易的时间与成本;第四,区块链支撑的数字资产交易需要在实体资产与链上数据之间建立起可信的渠道,客观上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然而这又与区块链"消除中介,降低交易费用"的优势相悖。总的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可能应用并不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交易效率、加剧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视角来辨析,"区块链+金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琦
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是银行改革的目标——学习邓小平金融思想的体会王琦邓小平的金融思想博大精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79年,还是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以战略家的气魄设计了我国未来金融发展与地位及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浦阳 靳一 张亮
本文通过7个主要OECD国家的359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数据,探讨金融服务多样化与银行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金融服务多样化对银行收入起到负面作用;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均显著的降低了银行收入;同时本文验证了宏观经济发展和银行收益具有正相关关系。加入时间效应后的研究结果与基本模型一致,表外业务、非利息收入以及信用风险均对银行收益产生负相关影响,但非利息收入对银行收入的负相关影响只体现在1996~2000年和2001~2006年两个时间段;加入国家效应的研究发现,金融服务多样化减小了美国银行的收益,而对欧洲银行收益则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
银行绩效 金融服务多样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令京
1979年开始的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过去那种僵硬低效的“会计出纳型”金融体制,正在向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真正的银行型”金融体制转化。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金融思想。尤其是他关于“真正的银行”学说,指明了社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永森 吴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谓之为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它无疑将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起我国的第一次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笔者仅就入世对我国长期的、隐形的影响。以及各种影响之间的联动效应和逻辑关系等一些问题做一浅析,以资各位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文彬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晓虹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学习质量为中心开展的。网络学历教育从最初的以教学内容和形式为核心,随后是各个院校下大力气开发的教学管理平台,都仅仅是在校教育的简单延伸。网络学历教育的学习质量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只有从网络教育学习质量管理这一突破口出发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超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智
近年来,企业重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如何做好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成为重组企业得以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文章结合南京工程公司重组成立一年来,以开展各项活动为抓手,促进内部融合,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重组企业 企业文化 活动 融合 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俊生
所谓"以房养老",指的是老人以自家房产的产权为抵押,从银行或政府每月获得相应收益用于养老,在去世后产权自动转出,成为出资养老者的财产。这种养老模式,其实是个别孤老在长期接受好心人帮助自己养老后对对方的一种回报。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养老关系,更多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养老模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政
一种自我肯定的信念。一种不服输的拼搏意志,一种征服一切的精神——这些,才最终使人类能够掌握精神财富并创造物质财富,这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根本的能力与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这可以称之为财富的母体,财富中的财富。正是因为这种征服的精神,这种财富中的财富,人类才成了世界的主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我们企业一以贯之着"以人为本"。在1980年代创业的时候,中国企业的管理还非常粗放,没有什么管理,都是在学习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但是,我们当时也在做管理基础的工作,在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就搞了一个自主管理班组。尽管1980年代的生产条件非常差,但我们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当时我们的班组是冰箱门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