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8)
- 2023(15452)
- 2022(13424)
- 2021(12565)
- 2020(10565)
- 2019(24292)
- 2018(23968)
- 2017(46147)
- 2016(24986)
- 2015(27909)
- 2014(27850)
- 2013(26914)
- 2012(24529)
- 2011(21812)
- 2010(21580)
- 2009(19556)
- 2008(18613)
- 2007(15980)
- 2006(13748)
- 2005(11518)
- 学科
- 济(97359)
- 经济(97251)
- 管理(69738)
- 业(63459)
- 企(52903)
- 企业(52903)
- 方法(46979)
- 数学(40484)
- 数学方法(39920)
- 农(25322)
- 学(24349)
- 中国(24258)
- 财(23877)
- 业经(21106)
- 地方(18578)
- 理论(18398)
- 农业(16936)
- 制(16885)
- 贸(15884)
- 贸易(15879)
- 易(15402)
- 务(15275)
- 财务(15194)
- 财务管理(15160)
- 和(15152)
- 环境(14856)
- 技术(14778)
- 企业财务(14352)
- 银(13742)
- 银行(13697)
- 机构
- 大学(344259)
- 学院(343876)
- 管理(137094)
- 济(131213)
- 经济(128311)
- 理学(119572)
- 理学院(118225)
- 管理学(115926)
- 管理学院(115294)
- 研究(111491)
- 中国(80600)
- 京(72389)
- 科学(71201)
- 财(59255)
- 农(54373)
- 所(54364)
- 业大(52381)
- 中心(51044)
- 研究所(50094)
- 江(48768)
- 财经(48537)
- 范(47639)
- 师范(47110)
- 北京(45052)
- 经(44255)
- 农业(42705)
- 院(41338)
- 州(39640)
- 经济学(39241)
- 师范大学(38162)
- 基金
- 项目(244712)
- 科学(192147)
- 研究(178274)
- 基金(176848)
- 家(154150)
- 国家(152897)
- 科学基金(131870)
- 社会(111282)
- 社会科(105271)
- 社会科学(105246)
- 省(96386)
- 基金项目(94359)
- 自然(86832)
- 自然科(84798)
- 自然科学(84776)
- 教育(83242)
- 自然科学基金(83214)
- 划(80874)
- 编号(73317)
- 资助(72969)
- 成果(58190)
- 重点(54399)
- 部(53318)
- 发(51547)
- 创(50593)
- 课题(50156)
- 创新(47133)
- 科研(47077)
- 大学(45914)
- 教育部(45815)
- 期刊
- 济(137855)
- 经济(137855)
- 研究(95719)
- 中国(59456)
- 学报(56176)
- 科学(50755)
- 农(48538)
- 管理(48518)
- 财(44323)
- 大学(42628)
- 教育(41275)
- 学学(40064)
- 农业(34002)
- 技术(30779)
- 融(24182)
- 金融(24182)
- 业经(23905)
- 财经(22717)
- 经济研究(22334)
- 经(19366)
- 图书(18537)
- 问题(17773)
- 业(16713)
- 科技(16527)
- 版(16425)
- 理论(16011)
- 技术经济(15343)
- 统计(15122)
- 资源(14947)
- 商业(14921)
共检索到481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刘
当前旅游真实性的研究困境体现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不可通约,以及与实践常识之间的沟壑。为研究真实景观带给游客何种体验这一关键问题,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深入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真实景观的旅游体验中,符号理解占据了体验流的重要地位,它推动着主体的形式感知与意义探索,并营造了庄重的情感氛围。(2)真实景观相对游客是"自在"存在的,而仿造景观是"为我"存在的。真实的建造缘由与历史经历赋予景观以情境正当性,由此产生游客体验的强大吸引力。(3)构成旅游者寻找真实性的根本动机并不是现代性,而是主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体验 现象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刘
当前旅游真实性的研究困境体现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不可通约,以及与实践常识之间的沟壑。为研究真实景观带给游客何种体验这一关键问题,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深入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真实景观的旅游体验中,符号理解占据了体验流的重要地位,它推动着主体的形式感知与意义探索,并营造了庄重的情感氛围。(2)真实景观相对游客是"自在"存在的,而仿造景观是"为我"存在的。真实的建造缘由与历史经历赋予景观以情境正当性,由此产生游客体验的强大吸引力。(3)构成旅游者寻找真实性的根本动机并不是现代性,而是主体在存在中对于世界因缘整体性的领会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体验 现象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斌 张澍军
国内学者在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旅游现象时,由于未能对旅游体验等概念进行现象学的澄清,导致旅游现象学研究始终在心理学意义上进行。本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整体性、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以及旅游体验的自身构成等问题进行了现象学分析,并与目前代表性观点就上述问题的方法论进行商榷。本文认为,旅游世界从本源上讲是由形式上不在场、但本质上又时时牵扯在场的生活世界及其"资粮"构造并呈现着自身,旅游体验则是在异地场的非谋生实践体验与生活世界积淀的体验相互激荡构成的境域中构造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用"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整体性 旅游世界 生活世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骁鸣
Erick Cohen的旅游体验现象学研究没有为现象学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一个坚实基础,后续学者的工作也同样不能令人满意。文章从胡塞尔的体验学说开始,延伸到现象学运动中其他重要人物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最后尝试勾勒出现象学体验学说对旅游体验研究的3个方面启示:(1)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即以焦点-边缘的视域结构为基础的生活世界;(2)推出一些新的研究命题,如对于旅游的意义的研究;(3)引入或创立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包括多模态方法和富文本方法。
关键词:
现象学 胡塞尔 体验 旅游 生活世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程琦 周武忠
从更为基础的哲学角度研究旅游体验的本体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为这种内在反思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文章对于一次典型的观光旅游体验进行了现象学描述,发现原有的知觉、意义和情感体验分别转化为旅游世界的本真发现、符号意义的自在给予和角色转换的情感超越,此时旅游体验流显现出自由的本质。通过进一步的意向结构分析,旅游体验实际上是被意识所构造,由意向作用对感觉材料进行统握的结果。这种旅游体验的"构造"观也引发对于旅游理论和概念新的反思。
关键词:
现象学 旅游体验 本体描述 意向构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侯颖 张海洲 陆林
在经验研究中探讨具有独特个人意义的旅游体验时,手段-目的链(MEC)方法同其他方法类似,具有贴近心理认知结构的方法论倾向,因此存在固化意识、简化现象、引导研究对象演绎理性等风险。描述现象学(DP)方法虽然在实际操作、数据分析和理论转化上存在困难,但是因为秉持悬搁研究者、回到实事本身的现象学原则,研究者可以获得旅游者丰富的意识体验和生活世界的经验内容,并洞见体验的发生,以弥补手段-目的链方法的缺陷。改进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呈现程序,最终将以新颖的见解与清晰的结构填补并架构旅游体验理论。文章回顾了手段-目的链方法和现象学方法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方法论基础,重申旅游研究者在现象学的哲学立场上进行反思和讨论,并在经验研究中运用直观的洞见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手段-目的链 现象学 方法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周星 徐颖儿 吴问津 袁佳欣
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身体转向”的背景下,微观身体逐渐成为窥探旅游体验的关键视角。研究基于身体现象学,构建了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与意义分析框架,利用感官民族志等方法对稻城亚丁徒步旅游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徒步旅游者的旅游世界“知觉场”形成源于外部环境对其身体感觉、运动通道、多感官知觉等具身体验的不断刺激;(2)作为“具身-认知”的过程,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源于技能与挑战的平衡,且主客互动推动旅游者获得新的认知体验;(3)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的意义蕴含在具身实践的身体知觉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并通过主体知觉意识、情感体验、价值判别所呈现;(4)Flow体验状态意味幸福情绪的获得,最终给予真实自我和真实世界的价值判断。研究尝试从身体现象学视角出发,对体验领域的Flow体验进行研究,是对旅游体验研究话题扩展的有益尝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兴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概念,并对旅游体验塑造方法及科学性进行了探讨。笔者从注重提升过程氛围、突出文化符号真实性、鼓励社区参与等角度,围绕旅游期望提升、"真实"情境/氛围营造、旅游地居民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塑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诗晴 谢彦君 史艳荣
旅游过程作为一种时序性、多节点的谱状和网状相联结的结构,决定了旅游者的感知与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和续贯性,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由此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着眼旅游者个体在选择城市景观作为体验对象时的感知-决策过程,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国内15个知名旅游街道的线上评论和相关网络游记为材料,分析旅游者街道景观的感知-决策过程,发展出"景观迭代"这一用以解释该过程的核心范畴。研究表明,第一,旅游者的城市景观感知-决策是一个"城市景观-街道景观-街道构景"的景观迭代过程,每次迭代都遵循相似的"感知-对比-选择"程序;第二",凸起感"是每一层级旅游决策的核心所在,各次迭代过程中的决策行为都建立在对"凸起感"感知的基础上;第三,旅游决策过程中交织着预算型决策和冲动型决策两种类型,从城市景观到街道场景进而到街道构景的整体决策迭代过程中,越接近具体的旅游情境,冲动型决策的特征越明显。研究进一步将旅游决策的情境化取向这一命题予以巩固,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及决策过程的认识,对理解旅游者的行为、指导城市旅游景观尤其是街道场景、街道构景的规划和营销,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华 马明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旅游模式已进化到"体验旅游"这一高级阶段,针对体验旅游的特征,本文对济南的城市景观进行了思考,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强化易识别的城市景观结构;营造多样性的城市景观环境体验氛围;突出差异性的城市景观元素;完善参与性旅游的互动平台的相应解决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谢中田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作者认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这些情境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另类行为环境:旅游世界。通过对旅游世界结构性要素的分析和描述,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旅游现象的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哲学渊源来自现象学方法。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世界 旅游情境 现象学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东 夏学英
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为旅游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近年来关于旅游景观的研究颇多,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意识到了旅游研究的整体性和异质性,这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多数研究并没有进入到景观研究的实质范畴,旅游景观研究中的尺度、结构、等级等问题多没有涉及。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旅游景观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成型的方法和指标,为旅游景观研究中所面临的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因此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借鉴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申葆嘉的"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谢彦君的"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两个颇有影响的观点,恰好分别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产物。针对这两个观点及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可以阐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对于申葆嘉的论证,游乐性旅行何时发展成为旅游现象、什么样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这很难说有客观标准,而必然会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对于谢彦君的论证,当他请大学生们描述他们的"旅游"经历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旅游"的概念,因而得到的不是"旅游的本质",而是"旅游体验的意义
关键词:
旅游学 研究方法论 实证主义 现象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燕 郑焱
文章以作为凤凰古城"原汁原味"文化表征物的旅游景观为感知单元,应用头脑风暴法抽取对凤凰古城风貌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作为感知测量要素。进一步应用符号学理论、博弈理论、消费者行为反馈模型、市场导向理论、市场细分理论等架构研究理论框架,使用参数检验过程实现本研究的"两个对比"。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判别分析法区分出在市场导向下与旅游者古城景观真实性改进策略相左的居民群体,并对不同类群居民的人口和社会学属性特征进行讨论。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证明在古城景观真实性感知研究中引入双视角的必要性;2.指出凤凰古城景观真实性改进
关键词:
凤凰古城 景观真实性 感知 比较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骏 古风
声生态学将声音视为环境当中的景观,强调人与声音以及环境间的关系。而长期以来,城市旅游研究基本都停留在视觉要素领域,但旅游体验是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声景观的优化,可以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景观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声景观具有物理和环境两大类属性,通过以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能够探寻到声级与旅游者感知度的关系,以及声景观环境属性中基调音、标志音、信号音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声生态学的视角对自然与人文声景观的设计及后期声景观的管理、运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城市生态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声生态学 城市旅游 声景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