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8)
2023(5592)
2022(4799)
2021(4504)
2020(3908)
2019(8721)
2018(8613)
2017(16651)
2016(9282)
2015(10276)
2014(10559)
2013(10392)
2012(9976)
2011(8412)
2010(9253)
2009(8772)
2008(8983)
2007(8265)
2006(7297)
2005(7142)
作者
(28373)
(23508)
(23230)
(22525)
(15069)
(11438)
(10553)
(8960)
(8753)
(8701)
(8047)
(8030)
(7556)
(7508)
(7419)
(7029)
(7024)
(6912)
(6855)
(6666)
(5920)
(5832)
(5825)
(5427)
(5352)
(5315)
(5216)
(5172)
(4939)
(4768)
学科
(32864)
经济(32811)
管理(28629)
(27220)
(22870)
企业(22870)
方法(14836)
(13283)
审计(12189)
数学(11913)
数学方法(11592)
中国(10430)
(9587)
(9586)
(9411)
(9127)
财务(9099)
财务管理(9025)
企业财务(8665)
(7840)
银行(7827)
(7288)
(7178)
金融(7178)
业经(6969)
理论(6277)
农业(6178)
(5956)
各类(5914)
(5865)
机构
大学(132819)
学院(131944)
(49572)
经济(48241)
管理(46199)
研究(45496)
理学(38421)
中国(38022)
理学院(37937)
管理学(37003)
管理学院(36754)
(30009)
(29659)
科学(28857)
(25064)
(24092)
财经(22502)
(21940)
中心(21738)
研究所(21717)
(20258)
业大(19206)
北京(18827)
农业(18818)
(17796)
(17180)
(16989)
师范(16768)
财经大学(16668)
(16032)
基金
项目(79971)
科学(61693)
基金(57821)
研究(56153)
(51585)
国家(51119)
科学基金(42808)
社会(34567)
社会科(32722)
社会科学(32709)
(30864)
基金项目(29730)
自然(28858)
自然科(28144)
自然科学(28136)
自然科学基金(27628)
教育(26188)
(26122)
资助(25191)
编号(22104)
成果(20001)
重点(18465)
(17731)
(17325)
课题(16159)
科研(15914)
(15788)
(15758)
教育部(15003)
大学(14985)
期刊
(59008)
经济(59008)
研究(43132)
中国(33280)
(27155)
学报(24050)
(22368)
科学(20195)
管理(18000)
大学(17867)
学学(16878)
(16331)
金融(16331)
教育(14671)
农业(14633)
财经(11562)
技术(10119)
(9940)
审计(9653)
经济研究(9571)
财会(9081)
会计(8680)
业经(8491)
问题(7779)
(7573)
(7330)
(6746)
统计(6367)
理论(6269)
(5969)
共检索到217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维  
由于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已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理解 ,因此成为真实性审计的重要内容。资产减值的测试应收集三方面的审计证据 :是否存在资产减值迹象的证据 ,资产可收回价值的证据以及对现金产出单位进行认定的证据。资产减值会计记录的审计检查目的是评价资产帐面价值的真实性 ,应从资产减值的确认和冲回两方面进行。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郝桂岩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的规范性企业所有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及时确认与计量,但由于不同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和适用的具体准则也有所不同。企业不能任意扩大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应关注计提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清娟  
以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利润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进行准确审计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生长环境特殊,其真实价值变动难以计算,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审计的研究,针对目前审计过程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增加大众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审计了解的同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为审计人员提供新的审计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涵  朱学义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所谓资产组是指企业可认定的能够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当企业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计量时,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这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戴禹尧  
随着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突显和简政放权的实施,我国巨大经济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然而,经济的腾飞也会加速资产的贬值。本文从企业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介绍,总结了各类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并指出了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其次,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内容的分析,发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宇洵  杨翊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定义的重大调整,资产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本质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伴随着资产定义的调整,新会计制度中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细化的要求,但同时又并未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的具体方法做出明文规定。本文在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了具体的说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菊  
企业的大部分资产都是会减值的,因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内涵的确认与计量的分析,应针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和规范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浩  
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为避免由于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提供依据。在我国,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规范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因此,加强资产减值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分析资产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瑞庆  巫珊玲  
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是会计中最富争议的规范之一。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开始,到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对所有的资产项目进行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回顾了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施行情况,揭示了原有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构成及其特征与主要变化的剖析,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戴禹尧  
随着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突显和简政放权的实施,我国巨大经济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然而,经济的腾飞也会加速资产的贬值。本文从企业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介绍,总结了各类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并指出了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其次,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内容的分析,发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美红  
为了披露和释放资产减值风险,从90年代开始,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和制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则及相关准则,我国也规定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减值准备.面对我国企业资产减值的现状,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和制度尚需跟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华  
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作凤  
一、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一)判断减值迹象资产减值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企业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各项资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姚淑瑜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即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本文从公允价值和现值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中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指导性框架,并从完善主体预算制度的角度探讨了现值技术在资产减值计量中运用的可行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顾明剑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资产减值确认中存在的问题。资产减值确认的实质是资产价值的再确认。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资产减值确认的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