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3)
2023(12133)
2022(10332)
2021(9414)
2020(8141)
2019(18541)
2018(18134)
2017(34786)
2016(19176)
2015(21777)
2014(21715)
2013(21889)
2012(21003)
2011(19348)
2010(19555)
2009(18093)
2008(17762)
2007(16182)
2006(14357)
2005(12944)
作者
(58297)
(49221)
(49186)
(46822)
(31598)
(23846)
(22443)
(19080)
(18616)
(17515)
(17120)
(16857)
(16007)
(15632)
(15382)
(15343)
(14720)
(14359)
(14311)
(14246)
(12500)
(12179)
(11961)
(11475)
(11175)
(11125)
(10855)
(10670)
(9999)
(9928)
学科
(100912)
经济(100830)
管理(47284)
(42909)
方法(37279)
数学(33082)
数学方法(32768)
(32145)
企业(32145)
地方(27708)
(24262)
中国(22527)
(22448)
(18524)
业经(18367)
农业(16629)
地方经济(15997)
(14948)
环境(14371)
(14225)
贸易(14219)
(13537)
(13444)
(12661)
金融(12657)
(11860)
银行(11824)
理论(11785)
(11347)
(10789)
机构
大学(285213)
学院(283751)
(121872)
经济(119254)
研究(105404)
管理(101509)
理学(86712)
理学院(85459)
管理学(83791)
管理学院(83229)
中国(78051)
科学(66806)
(61654)
(55298)
(53405)
(51514)
研究所(50519)
中心(48043)
(45610)
业大(42910)
财经(42434)
(40840)
农业(40482)
师范(40477)
北京(38808)
经济学(38733)
(38238)
(37835)
(36926)
经济学院(34766)
基金
项目(187845)
科学(147029)
基金(135503)
研究(134791)
(119344)
国家(118392)
科学基金(99478)
社会(85572)
社会科(80907)
社会科学(80881)
(73593)
基金项目(72608)
自然(64024)
(62854)
自然科(62417)
自然科学(62394)
自然科学基金(61253)
教育(60932)
资助(54729)
编号(53804)
成果(44424)
重点(43432)
(43050)
(41241)
课题(38365)
(37874)
科研(36172)
创新(35642)
国家社会(35515)
计划(34729)
期刊
(143441)
经济(143441)
研究(86676)
中国(55393)
学报(47389)
(46293)
科学(44055)
(40973)
大学(34571)
管理(34551)
学学(32673)
农业(31058)
教育(26643)
(25039)
金融(25039)
技术(23946)
经济研究(22974)
财经(21324)
业经(20865)
问题(19304)
(18447)
(16836)
资源(16136)
技术经济(15298)
(14381)
统计(14296)
(14115)
图书(13284)
世界(13169)
理论(12747)
共检索到432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以赣州市为例,选取14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赣州市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赣州市县域经济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以章贡区为中心向四周县域降低的环带状地域联系与分异规律,可划分为发达型、次发达型、中等型和滞后型4个层次区。同时,基于对其县域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健全城市规模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等促进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贞礼  
随着区域差距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将成为事关中国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种区域差距,不仅存在于快速增长的中心区域与缓慢增长的边缘区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各个边缘区域内部。尽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  丁嵩  刘光柱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ESDA-GIS方法对1997—2010年处于全国经济边缘的广西区内空间差异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其县域经济已初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发展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总体空间集聚水平仍较低。在局部差异方面,高—高类型区集中在桂南县域及柳州、桂林中心城区,低—低类型区集中在桂西及桂中县域。受空间相互作用影响,边缘省区内核心—外围结构显著。经济热点区在保持总体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向桂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集聚的趋势。经济增长也具有较强空间关联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快速跃迁,增长的空间差异缓慢缩小。进而,从历史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开放开发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边缘省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与政策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钟敏  
文章从“十五”期间江西省赣州市17个县(市)经济发展指标评价入手,分析了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贞礼  
文章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边缘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策略定位,并从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学波  杨成凤  宋金平  李伟  
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及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基于中国835个省际边缘县域1992—2012年多年份人均GDP数据,从全国、地带和省区三个尺度探讨了中国省际边缘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全国尺度上,省际边缘县域经济水平在1992、2002和2012年3个时间节点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有所增强,空间关联类型总体格局稳定,集聚特征明显,空间自关联类型的格局演变反映了中国经济扩散与经济梯度的空间转移;东、中、西三大地带尺度方面,地带内部省际边缘县域的差异大于省区间的差异且发展趋势一致,地带间的省际边缘县域经济差异和演化趋势具有显著的梯度性,地带间省际边缘县域的经济差异大于省区间的差异,三大地带省际边缘县域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中、西部地带有扩大趋势;省区尺度上,省际边缘县域与省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差异显著增大,绝对差异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可分为四种类型。在经济差异的形成机理方面,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资源环境、历史基础、人文要素、区域政策等一般因子和空间近邻效应、省际边缘区位等特殊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李俊峰  
基于县域尺度,从理论层面概括了不同类型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向心整合、邻域整合和离心整合三种一般模式。借助实地深度访谈、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模型,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空间经济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不同发展阶段,主动的空间经济整合取向,是县(市)域内部向心整合模式、县(市)际邻域整合模式和县(市)域跨界离心整合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验证了强弱非均衡型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离心整合模式的客观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力  郑延智  廖作鸿  
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然后以赣州市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量化分析赣州市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其中包括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赣州市财政支农支出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敏  
金融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更多地受制于外部环境,其建设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以赣州为例,提出金融生态的建设应从地区差异性出发,着力于改造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雪  韩增林  赵林  王静  
以鄂豫皖赣省际边缘区为研究视角,运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模糊聚类、ESDA以及GIS可视化等方法对边缘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鄂豫皖赣省际边缘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相对发展率均较低,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经济发展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有低聚高散的特征,格局相对稳定;低水平县(市)以边界线为轴线向左右扩展,边界效应日益明显;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集聚性,但整体空间集聚性较弱,低水平俱乐部趋同效应明显。②在自然区位、经济条件、政府导向、空间作用及边界阻隔的影响作用下,产生的"桥梁效应"远远小于"切变效应",形成了边缘区区域经济格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钟敏  曾省晖  
从县域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出发,在对江西省赣州市辖15个县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择具有小企业发展典型代表意义的浙江省温州市和经济结构相似的广东省韶关市为参照对象,并选取200户样本企业进行内部比较,进而剖析小企业发展的各种差异,从中总结出小企业发展的可供选择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满四  
当前,我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利用外资工作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如江西省赣州市尽管"十一五"时期引进外资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结构欠优,外资项目规模小、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外商投资领域集中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在外商投资较为集中的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集中度低;外资产业与全市总体产业和六大主导产业匹配度尚不十分协调,无法满足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不能充分促进本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核心产业群。文章认为,可通过改变重量轻质的引资战略、引进竞争诱导技术、优化外资来源结构、发展本地配套产业、创造吸收外商投资的新优势、完善引进外资机制等加以改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袁兆康  章美娟  周小军  范文燕  万红  肖云昌  操秋阳  蔡燕玲  邓大安  洪定香  
目的:了解赣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收支情况及支出流向。方法:设计专门调查表对赣州市章贡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1—2003年的经济收支状况及支出流向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机构每年均实现盈利,年均总盈余3.20万元;支出中以人员经费所占比例最高(41.10%),其次为药品支出,占28.95%;在特殊支出中,除预防接种盈余外,其余均加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负担。结论:目前,赣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运行状况尚可,但经济负担日益加重,政府应在政策和经费投入上给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的倾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宇硕  白永平  李慧  
基于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2000-2008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密集区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较好的县域集中于湟水谷地、兰—青铁路沿线一带;密集区经济空间格局呈核心—外围空间结构,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且具有东西分异、南北分异和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特征;2000—2008年,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差异有所减小,其中兰州市区、红古区、白银区和西宁市区保持区域经济核心地位不变,中等水平县域由数量少、斑块状的分散布局转变为范围广、集聚性强的面状空间形态,低增长型县域呈组团式集聚分布于密集区南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