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8)
2023(14980)
2022(12581)
2021(11347)
2020(9871)
2019(22605)
2018(22455)
2017(43557)
2016(23681)
2015(26907)
2014(26800)
2013(26925)
2012(25168)
2011(22609)
2010(22715)
2009(21491)
2008(21776)
2007(19942)
2006(17503)
2005(16076)
作者
(69792)
(58414)
(58307)
(55593)
(37322)
(27871)
(26513)
(22790)
(22073)
(21000)
(19813)
(19679)
(18709)
(18676)
(18164)
(18007)
(17754)
(17198)
(16907)
(16871)
(14586)
(14492)
(14265)
(13332)
(13121)
(13083)
(13059)
(13052)
(11675)
(11667)
学科
(107105)
经济(106959)
(93524)
管理(83017)
(82213)
企业(82213)
方法(44631)
数学(35322)
数学方法(35032)
(34722)
(33555)
业经(32952)
地方(25271)
(24422)
中国(24410)
农业(24235)
(23136)
财务(23105)
财务管理(23065)
企业财务(21810)
技术(20681)
(18759)
(17983)
贸易(17971)
(17738)
(17641)
(17381)
(17333)
理论(17173)
环境(16042)
机构
学院(349069)
大学(343660)
(146392)
经济(143326)
管理(137195)
理学(117130)
理学院(115855)
管理学(114223)
研究(114083)
管理学院(113546)
中国(88807)
(72738)
(70242)
科学(69201)
(62504)
(57927)
(56167)
财经(54680)
中心(53641)
业大(52051)
研究所(51859)
(49221)
农业(48886)
北京(45391)
(44091)
经济学(44044)
(43044)
师范(42663)
(41009)
经济学院(39946)
基金
项目(226289)
科学(178617)
研究(166793)
基金(163235)
(140810)
国家(139531)
科学基金(120761)
社会(106629)
社会科(101006)
社会科学(100975)
(91768)
基金项目(87694)
自然(77526)
自然科(75596)
自然科学(75573)
教育(74914)
(74794)
自然科学基金(74240)
编号(67705)
资助(65337)
成果(53989)
重点(50650)
(50253)
(49698)
(49584)
课题(46688)
创新(45785)
(45383)
(45263)
国家社会(43432)
期刊
(172766)
经济(172766)
研究(102124)
中国(70074)
(59162)
(58648)
管理(53733)
学报(50741)
科学(49154)
农业(39679)
大学(38885)
学学(36913)
(32461)
金融(32461)
技术(31557)
业经(30557)
教育(30525)
财经(27623)
经济研究(25431)
(23864)
(23586)
问题(23394)
技术经济(19702)
现代(17687)
(17179)
财会(16928)
(16861)
商业(16573)
资源(16417)
科技(16061)
共检索到530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郇恒飞  
基于对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结合企业实地访谈,认为省际边缘区双向联系的过渡型区位条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制造业具有较强的集聚引力。通过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聚过程的分析,发现文化因素、种子企业、主体行为分别主导了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的萌芽过程、成长过程和扩张过程,提出了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的动因,是边界效应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条件下,多要素时空耦合和系统耦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构建了耦合的机制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李俊峰  
基于县域尺度,从理论层面概括了不同类型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向心整合、邻域整合和离心整合三种一般模式。借助实地深度访谈、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模型,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空间经济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不同发展阶段,主动的空间经济整合取向,是县(市)域内部向心整合模式、县(市)际邻域整合模式和县(市)域跨界离心整合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验证了强弱非均衡型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离心整合模式的客观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韩会然  
根据区域城镇化内涵和省际边缘区特点,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运用熵值法,分析了2000—2009年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变化趋势,发现近10年来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以经济和基础设施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浙江块状经济传导和波及效应的反映,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表现为对前期滞后状态的一种补偿性异速增长,人口城镇化不明显,是其边缘区位对人口集聚引力弱的反映。进一步分析得出:边界效应作用力是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独有的基础动力;主导动力中的政府行政力是最重要的内生动力;周边中心城市和毗邻城市强烈的相互作用是辅助动力;最后构建了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的动力系统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惠民  杨上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技术外溢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制造业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本文通过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业、商业服务和租赁业的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多样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表现出了Jacobs外部性;各市的制造业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兵  
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位分析,并探讨制约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安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本强  
在考查安徽省36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资本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与经营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影响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股权资本约束力不足、股权融资偏好以及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导致其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为此,提出优化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志强  
论文在分析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与城镇化发展两个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匹配度。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宣城市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呈现帕累托改进态势,但两者之间存在功能与时间上的不协调,显现出"城镇化滞后-金融滞后-城镇化滞后"态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艳  刘传龙  
城市边缘区处于城乡之间,区域内的廊道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基于这个主题,以滁州市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廊道的形态,探讨了廊道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廊道的形成因素,指出了廊道连通作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廊道的三种规划与发展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多节点沿轴线分布模式和有机生长模式。欲使城市边缘区廊道成为连接城市建成区与乡村的桥梁,让城市融入广阔的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晓华  张小林  
边缘化地区是指在区域发展中 ,与核心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的地区。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分析其空间边缘化的主要表现 ,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低谷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 ,居民生活水平和地方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交通区位边缘性日益增强等。并对区域空间边缘化形成的主要机制进行探讨 ,认为空间过程缓慢是边缘化形成的历史基础 ,城镇体系发育不良是边缘化形成的空间因素 ,行政区划频繁变动是边缘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产业结构低级无序化是边缘化形成的经济原因等。区域空间边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空间边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娟  汪明进  
绍兴市以纺织、印染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我国要素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依托当地大量中小型生产企业集聚,通过参与全球性生产分工,绍兴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随着要素成本上升等发展条件改变,绍兴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绍兴传统制造业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发展文化产业,并进一步分析了绍兴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毛艳华  易中俊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广东经济的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集聚经济优势一直成为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内配套产业跟进的重要动因。本文在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制造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指数等分析工具,详细研究了广东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集聚规模、地理集聚程度与变化动态以及空间分布水平与转移趋势,对不同类型行业的集聚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结论对于当前制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师源  黄茂兴  
集聚一般被认为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深刻反作用于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选择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分析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福建省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但呈下降趋势。与华东六省一市相比,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效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避免产业布局分散化并提高集聚效率,将是提升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文辉  
在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金融资源配置会对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分析铜产业的产业集聚、金融集聚的形成以及金融支持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瓶颈,最后提出金融集聚与铜产业升级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文辉  
在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金融资源配置会对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分析铜产业的产业集聚、金融集聚的形成以及金融支持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瓶颈,最后提出金融集聚与铜产业升级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娜  
文章在对美国产业区域专业化向心力与离心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美国废水、废弃气和废物数据探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美国能源消耗增长率数据考察了美国产业集聚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从产业集聚的转型升级、集聚内企业技术、知识、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的环保节能政策三个层面给出我国雾霾治理的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