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5)
- 2023(5008)
- 2022(3808)
- 2021(3497)
- 2020(2435)
- 2019(5579)
- 2018(5349)
- 2017(9647)
- 2016(5218)
- 2015(5819)
- 2014(5846)
- 2013(5536)
- 2012(5042)
- 2011(4506)
- 2010(4659)
- 2009(4055)
- 2008(4024)
- 2007(3817)
- 2006(3486)
- 2005(2694)
- 学科
- 济(22126)
- 经济(22111)
- 管理(12698)
- 中国(11913)
- 地方(9410)
- 业(7771)
- 农(7063)
- 城市(6357)
- 业经(5672)
- 企(5168)
- 企业(5168)
- 方法(4974)
- 发(4829)
- 农业(4802)
- 环境(4776)
- 城市经济(4599)
- 数学(4045)
- 数学方法(3995)
- 理论(3726)
- 教育(3664)
- 地方经济(3435)
- 制(3341)
- 发展(3327)
- 展(3321)
- 学(3276)
- 和(3256)
- 财(3050)
- 划(2872)
- 融(2865)
- 金融(2864)
- 机构
- 学院(69420)
- 大学(67245)
- 研究(25249)
- 济(24926)
- 经济(23992)
- 管理(23566)
- 理学(19356)
- 理学院(19038)
- 管理学(18701)
- 管理学院(18551)
- 中国(17945)
- 京(15432)
- 科学(15309)
- 中心(11996)
- 范(11739)
- 师范(11660)
- 江(11568)
- 所(11426)
- 财(11378)
- 研究所(10211)
- 院(10184)
- 州(9636)
- 北京(9587)
- 师范大学(9345)
- 农(9332)
- 业大(9062)
- 技术(8815)
- 财经(8596)
- 职业(8119)
- 省(7844)
- 基金
- 项目(47851)
- 研究(38336)
- 科学(37724)
- 基金(32378)
- 家(27679)
- 国家(27384)
- 社会(24244)
- 科学基金(23680)
- 社会科(22809)
- 社会科学(22802)
- 省(19932)
- 教育(17765)
- 基金项目(17432)
- 划(16697)
- 编号(16431)
- 自然(13571)
- 成果(13401)
- 自然科(13219)
- 自然科学(13219)
- 自然科学基金(12915)
- 课题(12764)
- 发(11985)
- 资助(11343)
- 重点(11039)
- 年(11038)
- 发展(10039)
- 创(9974)
- 规划(9883)
- 展(9867)
- 国家社会(9764)
共检索到110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友云 陈琳
为加强省际边界经济协作和发展省际边界地区,省际边界地带需要进行中心城市建设。本文以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为例,分析了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应准确定位产业和功能,树立系统观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扶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和军 杨雪婷
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提升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效果的重要途径。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科学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和沈阳的各指标综合评分,发现沈阳在社会服务功能上稍有优势,而在对外开放功能、区域辐射功能、文化创新功能上落后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沈阳要成为继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后的又一国家中心城市仍有一定差距。沈阳应以抓住"工业4.0"机遇、走数字化转型道路为契机,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为抓手,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益为主线,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为途径,以培养科技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为手段,提升其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一、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使命中心城市这个提法时间已久,并且一直都为各方面所看重。所谓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功能综合、实力雄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分层次的,就国家范围而言有国家中心城市,到目前为止已明确认定了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的郑州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心城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翔 徐美
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省际边界城市的特点,构建湖南省际边界中心城市的选择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和聚类分析法,结合湖南实际,选择岳阳、郴州和怀化作为湖南省际边界中心城市的培育对象。在此基础上,从综合经济实力、中心性与辐射带动力、产业发展及区位交通条件等方面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由此认为湖南省际边界中心城市的培育提升可从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流通业、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省际边界中心城市 湖南 岳阳 郴州 怀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系2021年12月20日在河南南阳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记录及综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由范恒山、杨开忠、金碚、曹文炼、肖金成倡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组成。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南阳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国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南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河南省将南阳确定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是实至名归。中心是相对于区域而言的。所谓中心城市,首先,就是有一定的腹地,周边一段距离内没有比之更大的城市。其次,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带动力就越强。最后,有一定的首位度,和周边的城市比较,是遥遥领先的。南阳作为副中心城市,是相对于河南全省而言,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制造业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翊莎
河南省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2020年3月27日在洛阳市召开。会议明确了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要求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依法赋予洛阳部分省级权限,支持洛阳在部分领域先行先试,在新起点上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打造带动河南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A报业集团正值重塑产业结构、着力转型发展关键期,文章对A报业集团如何借势发力、逆势突围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晗 肖金成 郭楠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对于持续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范围有限,多数地区仍处于城市群和都市圈以外,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除了要重视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更要重视城市,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把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要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政府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菊 任红怡
推进贵阳市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建立,是促进贵州省经济崛起、实现"大扶贫"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国家西部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及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为贵阳市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应充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农村电商、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智慧旅游;建立大数据产业群、发展实体经济;宣传"阳明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培养创新型人才、"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提升民生服务质量、实现全民公平共享,从而全面推进贵阳市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建立。
关键词:
大数据 创新型中心城市 贵阳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猜猜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面向全球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资源的突出优势。本文在深入剖析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海洋金融产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设立海洋金融机构、鼓励航运金融发展、培育海洋金融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林 王效梅
本文通过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经济辐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超大城市规模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更强。从作用机制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新的桥梁。最后文章提出加快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消费能力,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颖 何镇宇 秦丽芬
滇南中心城市是规划建设中的一个百万人口大城市,它将在云南省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县三城市所在的地区建成。文章通过对滇南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程度分析,认为当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效果不显著,因此,要通过加快三城市合并、建设高效率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式工业园建设、科学规划服务业的发展来加快城市化建设。
关键词:
滇南中心城市 城市化 新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哲松 陈方 李毅
在当我国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文化中心城市是城市与文化产业两者现代发展理念相结合的产物,符合当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城市发展;同时文化中心城市因具有全球化特征也成为一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媒介保障,其全球化程度还代表着一国在全球交流中的影响力。鉴于北京作为全国具有代表性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文章借助文化贸易为衡量尺度,对北京对外文化输出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探讨未来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文化中心城市 文化产品贸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旭阳 黄征学
国家中心城市是城镇化进程与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产物,具有较强创新、服务、集聚和扩散功能。2010年2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等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各大城市都在积极申报。已明确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内经济实力总体上比较强,但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一是城市全球竞争力不强。据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创新能力 全球城市网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粉玲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资源的集聚地,也是城市流通效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基于此,本文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力推动试点城市流通效率的增长,且这一推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并通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试点城市流通效率的增长。第三,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立对我国三大地区试点城市流通效率发展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东部城市影响最大,对中部城市次之,最后为西部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