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8)
- 2023(13954)
- 2022(11411)
- 2021(10544)
- 2020(8978)
- 2019(20240)
- 2018(19570)
- 2017(38590)
- 2016(19868)
- 2015(21906)
- 2014(21441)
- 2013(21001)
- 2012(18602)
- 2011(16188)
- 2010(15812)
- 2009(14581)
- 2008(14387)
- 2007(12464)
- 2006(10488)
- 2005(9393)
- 学科
- 济(93382)
- 经济(93298)
- 业(89000)
- 企(81771)
- 企业(81771)
- 管理(74121)
- 方法(43902)
- 数学(34984)
- 数学方法(34640)
- 业经(30054)
- 财(29486)
- 农(28050)
- 贸(24584)
- 贸易(24574)
- 易(23909)
- 务(22604)
- 财务(22566)
- 财务管理(22543)
- 企业财务(21368)
- 农业(20202)
- 中国(19622)
- 技术(18516)
- 地方(18499)
- 制(16715)
- 和(15931)
- 理论(15834)
- 划(15627)
- 策(14865)
- 体(13564)
- 环境(12632)
- 机构
- 学院(281911)
- 大学(274289)
- 济(127666)
- 经济(125713)
- 管理(121189)
- 理学(105839)
- 理学院(104925)
- 管理学(103658)
- 管理学院(103122)
- 研究(80444)
- 中国(64083)
- 财(56616)
- 京(53739)
- 财经(46399)
- 科学(44220)
- 经(42396)
- 江(40116)
- 经济学(39172)
- 农(38654)
- 中心(38503)
- 业大(36546)
- 所(36458)
- 经济学院(35765)
- 商学(34911)
- 商学院(34602)
- 财经大学(34540)
- 经济管理(33180)
- 研究所(32807)
- 北京(32240)
- 州(31679)
- 基金
- 项目(192958)
- 科学(157254)
- 研究(145225)
- 基金(145131)
- 家(123199)
- 国家(122148)
- 科学基金(109767)
- 社会(97769)
- 社会科(93112)
- 社会科学(93095)
- 基金项目(77348)
- 省(75269)
- 自然(69269)
- 自然科(67789)
- 自然科学(67777)
- 自然科学基金(66596)
- 教育(65981)
- 划(61452)
- 编号(57973)
- 资助(57460)
- 创(43942)
- 部(43759)
- 成果(43402)
- 重点(42526)
- 发(42144)
- 国家社会(41496)
- 创新(40272)
- 业(39859)
- 人文(39392)
- 教育部(38901)
- 期刊
- 济(134606)
- 经济(134606)
- 研究(75945)
- 管理(48553)
- 财(47148)
- 中国(42957)
- 农(35314)
- 科学(33960)
- 学报(31091)
- 技术(27273)
- 大学(26191)
- 学学(25308)
- 农业(25011)
- 业经(24845)
- 融(23849)
- 金融(23849)
- 财经(22949)
- 经济研究(21788)
- 经(19864)
- 教育(19270)
- 问题(19029)
- 贸(18873)
- 技术经济(16416)
- 国际(16177)
- 业(15683)
- 商业(15321)
- 财会(14739)
- 现代(14201)
- 世界(14104)
- 统计(12900)
共检索到39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敏 蓝发钦 国文婷
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结合地区货物运输数据及企业供应链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际贸易有力推动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表现为省际异地并购数量及规模的显著提升。信息机制及避险机制是省际贸易推动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渠道。信息机制中,省际贸易联系缓解了地区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为新技术学习提供便利。避险机制中,企业出于规避竞争替代风险及违约风险的动机,提升了其异地投资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省际流出学习效应及流入学习效应同时存在;加强地区营商环境及信任环境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放大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推动作用。本文结论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樊骁
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异地并购这一重要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考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异地并购决策,尤其对跨省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并购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税负水平更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目标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更好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或海外背景的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跨区域流动驱动因素的研究,从异地并购视角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苗妙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跨区流动作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表征着市场化进展程度,同时受制于政府干预导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本文旨在从税收竞争角度考察资本跨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税收竞争的资本流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与投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形成与FDI等方面。但是,前者忽略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性,后者囿于投资方式的同质性。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跨区(跨国)流动的微观过程,也是企业基于区位选择的成长路径。本文从企业异地并购这一独特的微观视角切入,运用因子分析法度量我国30个省份税收负担和环境得分,以2009-2011年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婕 董静 邓浩然
资本跨区域流动是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而金融要素又是促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为此,文章从异地并购的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并探讨了多维管理层特征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参与程度的提升促使被投企业扩大异地并购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跨区域流动;但风险投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可能发生在各风险投资股东均为非大股东、主导风险投资为非国有产权属性和风险投资联合投资的情境中。(2)风险投资介入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并购发达地区企业的逆流并购的情境中更显著,且风险投资的参与也打破了地理距离障碍,激发被投企业愿意在远距离的异地并购中扩大投资规模。(3)企业管理层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抑制了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异地并购规模的促进作用;CEO任期的增加强化了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异地并购规模的促进作用。文章提供了风险投资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经验证据,对优化企业异地并购决策以及推动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玲 李建成 刘晴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扩展的克鲁格曼新贸易模型来分析异地商会如何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和弱化市场分割推进两地贸易。基于中国省籍异地商会和1998-2016年中国省际行政区划铁路货物运输数据的分析结论为:异地商会使得从原籍地到当地的贸易流出提高了10%;这一结论在工具变量法、事件分析、子样本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检验中仍然成立;省际贸易增加是由异地商会形成的信息成本优势和两地市场分割的弱化引致的;相对从原籍地到当地的贸易流出,异地商会更显著促进了到其原籍地的贸易流入(13%)。此外,异地商会在目的地市场化水平较低的情境下更能促进其原籍地与当地的区域贸易,并通过"邻里溢出效应"增加邻省与当地的省际贸易。本文认为异地商会建设有利于增加省际贸易,改善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推进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异地商会 社会网络 区域贸易 区域一体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凡 陈波 黄炜
资本要素市场分割是当前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堵点。标准作为统一市场的制度根基,为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技术语言,能够有效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面临的壁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关注标准化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我国2014年逐步试点的物流标准化政策,并利用手工收集整理的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母子公司数据,构建交错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行业规范标准化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物流标准化显著促进了资本跨区流动,表现为其能够显著吸引异地上市公司前往试点城市设立子公司。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是物流标准化吸引异地企业投资的两个重要机制,且物流标准化对于前来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确实发挥了降本提效的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制造业企业、省内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跨区资本流动受物流标准化的影响更大,同时,物流标准化对资本跨区流动影响的地理边界覆盖了超过1/5的国土面积。本文研究不仅为我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为我国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了智力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蕊 陈安平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政府对资本区际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政府显著改善数字治理环境,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通过增强社会信任、降低不确定性和削弱区域信息壁垒以促进资本流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要素市场成熟的地区,数字政府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政府突破了“卢卡斯悖论”,推动资本向欠发达地区再分配。此外,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强化资本流动效应,增加外围投资,从而发挥“辐射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云飞 戴国强 高鹏
资本跨地区流动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地区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它将促进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加速资本短缺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生产效率提升。本文利用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异地投资数据,考察了省级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对资本跨地区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提升在促进资本跨地区流动方面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效减少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管理层的短视行为,减轻了企业融资的限制,同时提升了产业链现代化和企业价值,进而增强了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性。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非银行股东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金融科技在促进其跨地区投资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有效推动了资本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本文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考虑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鼓励创新,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及简化投资程序来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和激发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动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粮 邓欣晨 邵旭方 郝颖
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股权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异地股权投资规模,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动资本的跨区域流动;数字化转型公司进行异地股权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以及市场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股权投资的激励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以及融资约束较高的样本中更为强烈,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以及资源获取等机制影响公司异地股权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建国 周雨婷
采用2000-2017年中国企业对116个国家与地区的跨国并购数据,本文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意图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贸易伙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存在"缔约效应",将增加中国企业对该缔约方110%的并购交易。但是,缔约效应的持续性效果呈逐年减弱趋势,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新协约成员的加入具有"溢出效应",但其作用效果较为有限,仅增加原投资东道国(地区) 2%的交易。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缔约方与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企业与非协议签订方和现自由贸易协定的其他成员的跨国并购交易存在抑制效应。由此可见,贸易自由化便利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胡靓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数据库,对2002-2008年我国企业跨区域并购的情况进行了归集整理,并分析了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跨区域并购,我国的资源型产业存在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加工型企业存在向配套措施完善的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迹象。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各区域跨区域并购的净数量和净金额与区域内对应产业的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区域并购具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跨区域并购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忠
文章根据不完全合约理论,同时借助钱德勒关于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受企业组织能力影响的基本思想,并且假设异地并购的收益是本地和异地经理协调行动的函数,结果发现中国跨区域并购的一体化机制的形成取决于两地经理的双边协调努力,而地方政府更加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合理的税收安排和可信的股权激励有助于跨区域大型公司的形成。
关键词:
跨区域并购 协同效应 不完全合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贞发 陈芳敏 陈卓恒
财政体制是影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基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的概念性框架,利用全国市县级政府财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县级政府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对当地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内在逻辑。结果显示,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尤其是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的负向非对称性会显著驱使本地企业在异地投资设立子公司。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更加明显,且主要促进了资本的省内跨市流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所在地和投资目标地的财政收支分权差异通过市场投资环境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共同驱使企业进行跨区域投资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驱使的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在短期内造成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的增加以及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在当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数字技术本身的新突破可以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效率,促进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本文结合2007—2021年企业数字专利和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证据,探究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可以促使异地子公司利润分回母公司,进而提高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产业化行业和非数字经济行业、同一经济圈以外以及市场分割程度较低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没有数字技术创新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也有助于企业跨地区发展,但促进效果并没有前者强。此外,虽然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资本流向更为发达的地区,但有利于缩小母子公司所在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本文从企业异地发展的角度揭示数字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的重要作用,检验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实践结果,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巩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垒 牛文正 沙一凡
省际资本流动壁垒成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阻碍,而普遍存在的机构跨区域持股现象为增强异地并购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提供了可能。文章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切入,基于共同所有权理论与区位理论,分别构建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机构跨区域持股影响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理论模型,并借助2005—2020年异地并购数据,实证检验机构跨区域持股对省际资本流动壁垒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目标地市场垄断程度较高时,机构跨区域持股降低了异地并购发生的概率,提高了省际资本流动壁垒,发挥了市场分割作用;目标地市场垄断程度较低时,机构跨区域持股提高了异地并购发生的概率,降低了省际资本流动壁垒,发挥了市场整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地市场垄断程度较高时,机构跨区域持股能够通过退出威胁提高省际资本流动壁垒,而并购方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与异地并购经验能够缓解这种不利影响;目标地市场垄断程度较低时,机构跨区域持股通过减少交易成本降低省际资本流动壁垒,能够为提升异地并购的长期绩效提供保障。文章为揭示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影响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引导共同机构股东降低省际资本流动壁垒、激发国内循环动力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