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2)
- 2023(11655)
- 2022(10050)
- 2021(9135)
- 2020(7715)
- 2019(17990)
- 2018(17749)
- 2017(34025)
- 2016(18633)
- 2015(21322)
- 2014(21568)
- 2013(21508)
- 2012(20557)
- 2011(18842)
- 2010(19112)
- 2009(17632)
- 2008(17580)
- 2007(15750)
- 2006(13978)
- 2005(12838)
- 学科
- 济(84273)
- 经济(84195)
- 管理(47807)
- 业(46737)
- 企(34857)
- 企业(34857)
- 方法(31228)
- 数学(27191)
- 数学方法(26904)
- 地方(26693)
- 农(25527)
- 中国(25007)
- 业经(18604)
- 财(17540)
- 农业(17427)
- 学(16787)
- 贸(16345)
- 贸易(16330)
- 易(15711)
- 制(14695)
- 地方经济(14122)
- 银(13594)
- 银行(13567)
- 环境(13528)
- 融(13493)
- 金融(13490)
- 行(13103)
- 和(13057)
- 发(12640)
- 技术(11708)
- 机构
- 学院(267566)
- 大学(265393)
- 济(108803)
- 经济(106168)
- 研究(98070)
- 管理(97288)
- 理学(81976)
- 理学院(80873)
- 管理学(79460)
- 管理学院(78928)
- 中国(74680)
- 科学(61313)
- 京(58715)
- 所(51112)
- 农(49943)
- 财(49225)
- 研究所(46091)
- 中心(45214)
- 江(43236)
- 业大(40701)
- 农业(39042)
- 范(38714)
- 师范(38358)
- 财经(37976)
- 北京(37681)
- 院(35616)
- 州(34913)
- 经(34089)
- 经济学(32398)
- 省(31546)
- 基金
- 项目(171690)
- 科学(132851)
- 研究(127229)
- 基金(119812)
- 家(104508)
- 国家(103557)
- 科学基金(86827)
- 社会(77996)
- 社会科(73643)
- 社会科学(73620)
- 省(69738)
- 基金项目(63971)
- 划(58802)
- 教育(57766)
- 自然(54967)
- 编号(53625)
- 自然科(53514)
- 自然科学(53498)
- 自然科学基金(52476)
- 资助(48599)
- 成果(44057)
- 发(43210)
- 重点(39170)
- 课题(38192)
- 部(36863)
- 创(35339)
- 发展(34484)
- 展(33913)
- 创新(33110)
- 科研(32550)
共检索到420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遥 徐帆 秦萧 张鹏
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背景下,探索跨界区域的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之间的协同关系与提升路径,对于新时代区域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实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面向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益提升,综合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浦口—南谯跨界区域2005—2019年间的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育及其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两地的综合发展指数基本呈现一致的增长趋势,区域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也已发展至较高水平,但距离优质协调的目标阶段尚有一定距离,且生态子系统间以及经济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存在多次回退与波动的现象,需要以区域协同发展为核心内容制定规划响应策略。本文提出的技术路径能够为中微观尺度的跨界区域发展水平评估与提升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兵
构建适合的新模式,加快推动省际毗邻区域跨界协同高质量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省际毗邻区域跨界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态势,总结深汕模式等典型经验,提出初期宜采取“领导小组+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进入成熟期,待运行机制稳定后,可以转变为“开发公司+管委会”模式。在构建模式的过程中,应明确模式的运行原则、考核指标、机制保障。
关键词:
省际毗邻区域 跨界协同 模式 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冷志明
现实跨行政区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势所趋。目前,中国大多数省际毗邻地区已进行了初步的卓有成效的实践性探索,但因现有的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协作组织多是松散的区域经济联合休,不是国家有计划组建的一级行政区,而是按照地埋位置和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内在联系,在自愿、平等、互利的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修岩 陈露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地区不仅要继续攻坚突破、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更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携手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本研究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比较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毗邻区县间的人口与经济势能差异,总结归纳了“优势互补”的支援模式、“合作双赢”的对接模式和“共建共促”的互帮模式三种典型的毗邻区建设模式。本文结合企业注册数据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四大省际毗邻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发现长三角省际毗邻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当前发展困境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长三角省际毗邻区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省际毗邻区 困境分析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晓英 石培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敦煌市现行行政区划的不合理性日渐凸显,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对提升敦煌市的影响力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量测算敦煌市行政成本、行政效率、时空距离偏远度以及行政中心空间分散度,对比分析敦煌市与甘、青、新毗邻区的空间联系强度,对调整敦煌市行政区划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敦煌市目前存在着行政成本增长而行政效率较低的问题。敦煌市相对于酒泉市肃州区时空距离偏远,空间布局分散;与周边阿克塞县、肃北县和瓜州县联系强度大,与新疆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和若羌县联系密切。综合敦煌市的地理区位、绿洲城市布局特点等自然条件和发展机遇、行政等级等社会经济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云辉
文章主要对学术界20余年来有关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总体研究状况、省际毗邻地区的概念、经济关系、毗邻地区经济协作的目的、动力因素、条件、途径、模式及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概括性地勾画出了学术界关于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省际 毗邻地区 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健 濮励杰 张继军 王大兴
以地理位置毗邻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六和区,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安徽省巢湖市和县为研究单元,利用标准差(St)和标准差系数(Vt)来对四县(区)的经济差异状况进行研究;通过鉴别力分析、主成分分析、决策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等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一系列指标的选取和建立,找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导性因素,为我国的地区经济统筹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毗邻地区 经济状况 差异性 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祥智 杨昌鸣 叶青
聚焦转型期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居住毗邻隔离现象,分析了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形成机制与典型生成路径,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最后从住区更新与城市规划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调控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潇 张朝
以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毗邻的重点开发区作为研究区域,从人口、生态、经济和社会四个系统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法、引力模型、趋势移动平均模型等,对2006—2020年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系统差异比较、空间关联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水平均值高于关中重点开发区、陕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间异质性明显。(2)关中重点开发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强于两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弱于两个重点生态功能区。(3)各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空间作用强度总和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较高的拟合度,高质量发展在区域间具有带动作用。(4)预计2021—2025年,除个别城市,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点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但幅度均较小。基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际状态和未来趋势,区域间的联动、互助应更加灵活,探索形成高质量发展区支援低质量发展区的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川渝合作的切入点。从具有可比性的四个层次对四川省和重庆市进行比较说明: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最为突出,川渝毗邻地区四川区县的许多数据仅相当于重庆区县的一半甚至1/3!其原因主要是:川渝毗邻地区实际上是"双核"为特点的成渝经济区中以"重庆核"为中心的经济区,重庆区县自然更具区位优势且分享了重庆大规模基础建设、产业扩散、直辖政策、县直管体制等优势,重庆事实上是省域经济。缩小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思路为:四川区县要借势重庆加快发展;重庆要积极拓展腹地;潼南、遂宁、南充合作打造成渝北线枢纽;四川泸州、宜宾等沿江城市与重庆共建组合港;四川要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潇 张朝
以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毗邻的重点开发区作为研究区域,从人口、生态、经济和社会四个系统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法、引力模型、趋势移动平均模型等,对2006—2020年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系统差异比较、空间关联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水平均值高于关中重点开发区、陕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间异质性明显。(2)关中重点开发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强于两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弱于两个重点生态功能区。(3)各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空间作用强度总和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较高的拟合度,高质量发展在区域间具有带动作用。(4)预计2021—2025年,除个别城市,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点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但幅度均较小。基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际状态和未来趋势,区域间的联动、互助应更加灵活,探索形成高质量发展区支援低质量发展区的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文勇 王乃昂 何彤慧
结合文物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在2003—2007年多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牧过渡带—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过渡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军事地理环境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形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强大杠杆;国防战略和防卫要求对城市数量和规模具有重要影响;草原民族势力的收缩与扩张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示器;过渡性地理环境基础上的低水平的土地承载力和区域经济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飞前
对中、老、缅、泰毗邻地区合作开发的互补性分析吕飞前在东南亚的腹地,有一块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就是沿澜沧江——泪公河中、老、缅、泰四国的毗邻地区。1993年9月16日《远东经济评论》以“泥公河赶上高增长的浪潮”为题目发表了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桂宏红 吴义东 王先柱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省际毗邻地区的发展在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省际毗邻地区发展问题的分析,发现涉及区域间的公共治理时,政府间的合作往往会陷入困局,加剧了省际毗邻地区的治理难题。因此,基于博弈论,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政府合作困局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破解困局的政策建议,为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毗邻地区 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石培基 金淑婷 张胜武 魏伟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1990—2010年甘肃省及其毗邻(县域)区域经济差异——俱乐部收敛(趋同)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空间变异函数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其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空间上具有俱乐部趋同现象;②通过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得出,在整个研究阶段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增长表现出以2000年为分界点的两个阶段,通过对这两个子区间的研究发现其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③采用CSDA方法对甘肃省及其毗邻区1990—2010年趋同速度进行测算,总体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的趋同速度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研究区分组进行β-趋同模型的估计发现,模型的拟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整个研究分组中除成都经济区以外其他经济区的俱乐部趋同速度都在下降;④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逐步增强,其空间经济差异在宏观上不断增大,微观尺度上越来越不明显;⑤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的核密度显示,次一级的核中心增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现出先北后东、逐步向南面和西面变化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