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2)
2023(14215)
2022(12558)
2021(11765)
2020(9930)
2019(23015)
2018(22790)
2017(44516)
2016(24068)
2015(26979)
2014(26746)
2013(26146)
2012(24058)
2011(21508)
2010(21191)
2009(18978)
2008(18149)
2007(15404)
2006(13267)
2005(10963)
作者
(67702)
(56541)
(55810)
(53216)
(36004)
(27105)
(25353)
(22325)
(21562)
(19726)
(19420)
(19015)
(17785)
(17583)
(17409)
(17070)
(16948)
(16845)
(16132)
(16099)
(13961)
(13712)
(13566)
(13019)
(12725)
(12442)
(12401)
(12300)
(11230)
(11134)
学科
(96920)
经济(96818)
管理(66589)
(63269)
(51972)
企业(51972)
方法(46647)
数学(41032)
数学方法(40437)
(26148)
中国(22808)
(22312)
地方(21394)
业经(21078)
(20959)
农业(17815)
(16279)
贸易(16271)
(15698)
理论(15630)
环境(15419)
技术(15091)
(15013)
(14931)
(14425)
财务(14355)
财务管理(14324)
企业财务(13563)
(13006)
(12181)
机构
大学(333903)
学院(332402)
管理(135050)
(129909)
经济(127044)
理学(118804)
理学院(117459)
管理学(115151)
管理学院(114567)
研究(108736)
中国(77394)
科学(69882)
(69680)
(56005)
(54435)
(53386)
业大(52308)
中心(49802)
研究所(49425)
(47185)
财经(46528)
(45195)
师范(44778)
北京(42724)
农业(42578)
(42561)
(40242)
经济学(38475)
(38235)
师范大学(36577)
基金
项目(241456)
科学(190875)
基金(176188)
研究(174657)
(153898)
国家(152687)
科学基金(132056)
社会(109493)
社会科(103756)
社会科学(103727)
(95467)
基金项目(94915)
自然(87877)
自然科(85871)
自然科学(85846)
自然科学基金(84263)
教育(80696)
(79873)
资助(71980)
编号(70957)
成果(55890)
重点(54021)
(53145)
(51136)
(50130)
课题(48353)
创新(46818)
科研(46515)
教育部(45536)
大学(44735)
期刊
(134455)
经济(134455)
研究(91182)
中国(56690)
学报(53702)
科学(49914)
(48738)
管理(46906)
大学(40893)
(40738)
学学(38560)
教育(35802)
农业(34261)
技术(29914)
业经(23066)
(22781)
金融(22781)
财经(21305)
经济研究(20350)
(18116)
问题(17836)
图书(17312)
(17004)
科技(16653)
资源(16168)
技术经济(15888)
(15860)
理论(15608)
实践(14477)
(14477)
共检索到46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祥  杜德斌  
采用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产业合作潜力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测度中部六省2000、2005和2010年的工业区域分工强度、行业专业化强度、合作潜力和空间联系强度,探讨省际工业分工合作导致的空间联系变化。中部六省省际工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均呈现不均衡发展特征,山西工业分工程度较低,湖南、河南较高;湖北省际合作潜力最强,山西省际产业间合作潜力较弱。中部六省省际空间联系逐步增强,湖北与其他五省空间联系最强,山西最弱,但其增长最快。中部六省需深化省际工业分工,山西需逐步增强与其他五省的工业分工,湖南与河南应将分工向更多专业化水平较低的产业扩散,并加强与其他四省的空间联系;改善省际交通运输条件,打造无障碍物流和通行区,降低空间距离的消极影响,以湖北为轴心,加强湖北与安徽、河南、湖南的工业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芳  何小勤  杨洋  崔璨  
运用引力模型和断裂点模型,测度了两地之间的工业经济空间联系。结果表明,成渝工业产业间趋同和产业内差异并存,成都工业经济辐射范围较广,重庆工业经济辐射力较强,总体工业经济联系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和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建仁  刘卫东  
文章在建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把判断工业化水平各阶段的标准指标序列纳入比较序列,从而建立起一个基于灰色关系分析的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7年中国及中部六省的工业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本模型不仅能对评价对象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排序,而且还可以判断出它们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以及与完成该阶段的程度,从而使得评价更具说服力和实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萍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代物流产业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中部崛起也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遇,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DEA模型分析了中部六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杨涛  黄炳南  刘志杰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增长在经济地理上的变化进行量化,但却忽视了区域内部经济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依托传统模型发展而来的空间拓展模型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较好地反映临近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将空间拓展模型应用于我国中部六省,并且与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若竞争力分量差值为正,则表明临近区域对该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了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永菊  
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下简称为RHQ)集聚产生的两种链式效应促进我国城市间分工合作是完成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有效途径之一。两种效应分别基于企业空间价值链和产业空间价值链,前者是RHQ和生产基地之间的链式效应,后者是核心区与产业基地之间的链式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胜利  张维敏  
本文以中部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9~2019年中部六省9种主要的工业能源消费量进行碳排放计算。通过Tapio脱钩模型、LMDI指数分解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部六省工业能源碳排放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现阶段,中部六省碳排放量增速减缓,工业经济增长趋于平稳。且中部六省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向强脱钩发展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中部六省实现最佳脱钩状态的顺序为: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山西。经熵值法优化后得出,能源消费效应是促进碳排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是促进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依靠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力促进中部六省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慧雯  张璇  
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该区域的各市之间有着不同的产业优势,因而形成了该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模式。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演进,即是对长三角分工合作起源了解其存在的历史模式和问题,后对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分工与合作的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分工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蔺伟  
高校二级学院的工作机制可表述为"集体领导、党政同责,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多元参与、民主管理"。本文从治理过程特别是实际操作层面阐释学院党政分工合作的实现路径,为中国特色现代学院治理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廷廷  徐长乐  
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体系正形成新的格局,产业分工合作模式也由单纯的"中央大一统"格局向战略联盟、总部经济、园区共建等模式深化。在阐述该地区产业分工合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微观视角出发,剖析了现阶段该地区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模式,以期为长三角地区未来的发展、模式创新及其他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国峰  杨金璐  
建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科技含量、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六类共28个指标的工业化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中部六省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工业化呈两极分化现象,湖北、安徽位于前列,江西、湖南位居其中,河南、山西处于落后位置,并根据据因子得分进行排名,提出中部六省各省工业化均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自云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讨论的就是分工,他把分工看作是社会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分工合作也是金融创新的基本路径,金融创新就是分工合作范围不断变化、分工合作方式不断调整的过程。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储蓄者和企业家发生了分离,为了双方的利益,储蓄者决定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企业家来经营,企业家承诺保证实现储蓄者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建立起储蓄者与企业家之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式的合作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韩凤芹  
本文在重新审视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的属性,中央地方在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上应明确为分工与合作关系,既不能泾渭分明,一分了之;也不能主次不分,责任不清。基本思路是:一是明确中央事权及相应的支出责任。宏观统筹协调、宏观科技政策、基础性、前沿类研究等应确定为中央事权,中央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对因自身特殊需求,履行了部分中央事权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机制分担成本,如当前地方政府、企业投入了自身应用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中央可考虑对地方政府给予事后奖励、对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以形成合力。二是难以明确划分、需要合作完成的,在支出责任上分清主次,尽可能做到责权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小宁  
本文讨论了不同的合作方式,提出了非分工合作与直接合作的概念,并认为在企业中大量存在的非分工合作与直接合作是企业区别于市场的特殊性质,而且非分工合作与直接合作也是集体学习和集体知识的逻辑起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刘春梅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中部六省1995-2007年间的碳足迹,并就经济发展规模对中部六省碳足迹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碳足迹与经济发展规模均不表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倒"U"型关系,湖南省表现为倒"N"型关系,其余五个省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同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中部六省碳足迹变化中的人口规模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表明中部六省碳足迹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一次能源效率的提高,但仅依赖能源效率的提高已难以抑制经济发展引起的碳排放的增加,导致中部六省碳足迹自2001年以后均有逐年迅速加深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