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9)
2023(5119)
2022(4358)
2021(3945)
2020(3470)
2019(7620)
2018(7599)
2017(14677)
2016(8033)
2015(8917)
2014(8908)
2013(8667)
2012(8156)
2011(7278)
2010(7308)
2009(7055)
2008(7025)
2007(6395)
2006(5692)
2005(5279)
作者
(22673)
(19236)
(18802)
(18095)
(12184)
(9117)
(8525)
(7354)
(7272)
(6845)
(6525)
(6447)
(6262)
(6065)
(6035)
(5773)
(5667)
(5664)
(5542)
(5424)
(4799)
(4764)
(4521)
(4368)
(4336)
(4260)
(4253)
(4234)
(3799)
(3666)
学科
(31140)
经济(31069)
管理(29711)
(26003)
(21537)
企业(21537)
(12029)
(11554)
(10799)
方法(10606)
数学(9017)
数学方法(8946)
业经(8631)
地方(8530)
(8469)
中国(8004)
体制(7095)
农业(7086)
(6614)
财务(6597)
财务管理(6579)
环境(6310)
企业财务(6261)
(5941)
银行(5934)
(5926)
金融(5924)
(5682)
(5656)
技术(5547)
机构
学院(113985)
大学(113715)
(48612)
经济(47494)
管理(44567)
理学(38248)
理学院(37828)
研究(37739)
管理学(37300)
管理学院(37081)
中国(29105)
(25941)
(22985)
科学(21554)
(19549)
(19492)
财经(19358)
(18563)
中心(17884)
(17362)
业大(16961)
研究所(16371)
(15511)
农业(14919)
经济学(14907)
(14537)
(14179)
财经大学(14173)
师范(14059)
北京(13713)
基金
项目(75779)
科学(60955)
研究(57237)
基金(55535)
(47057)
国家(46632)
科学基金(41125)
社会(38124)
社会科(36040)
社会科学(36030)
(33125)
基金项目(29922)
教育(26204)
自然(25695)
自然科(25064)
自然科学(25056)
(24994)
自然科学基金(24610)
编号(22845)
资助(21576)
(20765)
成果(18790)
(17341)
重点(17066)
(16439)
课题(16430)
(16338)
创新(15379)
国家社会(15362)
教育部(15161)
期刊
(59190)
经济(59190)
研究(35530)
中国(27431)
(21406)
(19176)
管理(17566)
学报(16299)
科学(15721)
大学(13286)
学学(12591)
农业(12461)
(12284)
金融(12284)
教育(11534)
财经(10052)
业经(9961)
技术(9598)
(8546)
经济研究(8171)
问题(7602)
(5810)
科技(5642)
(5631)
技术经济(5362)
(5345)
财会(5232)
现代(5228)
理论(5158)
会计(5101)
共检索到178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金木  
省联社在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这一作用已在逐步消退,急需重新构建其作用机制省联社是在我国农信社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其作用机制也是建立在推动农信社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省联社在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它的这一作用已在逐步消退,急需重新构建其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金木  
省联社在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这一作用已在逐步消退,急需重新构建其作用机制省联社是在我国农信社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其作用机制也是建立在推动农信社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省联社在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它的这一作用已在逐步消退,急需重新构建其作用机制。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金木  
因江苏省联社插手4家上市银行高管任命引发了社会舆论对省联社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省联社在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这一作用已在逐步消退,急需进行改革,重新构建其作用机制。省联社是在中国农信社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其作用机制也就是建立在推动农信社体制的改革上。1996年,中国农信社虽然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但其资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军新  唐天伟  谢元态  
省联社改革问题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关键议题,牵涉到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个人、农村信用社与行政当局关系。如何去行政化,尊重市场主体意愿成为省联社改革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提出和运用行政当局—企业激励机制的扩展框架,回顾农村信用社改革四十年历程,理解省联社模式的历史背景,找出其中的内在影响因素,对省联社模式作为过渡性制度的次优选择加以分析,剖析其优势丧失的原因,确定当前省联社改革的合理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王子源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信机构,其数字化转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论文从省联社的角度出发,在揭示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分析了省联社职能定位的改革方向及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职能,进而剖析了省联社迎接数字化转型挑战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省联社推进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立雪  
通过对26个省区市横截面数据和3个直辖市面板数据的分析,并比较其各个方程拟合优度的大小,得出省联社体制下农村信用社和农业的关系并不紧密,与此同时在服务"三农"方面和一般商业银行与单一法人体制下农村商业银行相比也没有优势,省联社体制并不有助于"三农"金融服务。分析原因可以归结于现在的体制管理层级太多,省联社体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改革中可以考虑"日本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勇州  
研究省联社改革问题,还须先梳理省联社的发展渊源,找出症结,才能提出有效的建议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案。较2016年"开展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相对笼统的提法,今年提法更加明确,也更具紧迫感。从"开展试点"到"抓紧研究",这说明省联社改革已到抉择关口。然而,省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勇州  
研究省联社改革问题,还须先梳理省联社的发展渊源,找出症结,才能提出有效的建议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案。较2016年"开展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相对笼统的提法,今年提法更加明确,也更具紧迫感。从"开展试点"到"抓紧研究",这说明省联社改革已到抉择关口。然而,省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晏国祥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深化,关于省联社改革的难点、改革模式的选择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性金融定位、省政府掌握省联社改革模式的最终决策权、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省联社为什么而存在、各利益主体对省联社改革模式的意见分歧将是影响未来省联社改革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历史包袱的化解与困难联社的发展问题将是省联社改革模式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未来省联社的职能将在管理与服务两种职能中选择,取消省联社模式的改革情形不大可能出现。各利益主体改革意见的分歧可能会使省联社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廖有明  易伯明  许伟  徐尊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的任务。这里讲的高度适应性就是金融组织体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商行设置要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深化农信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至2019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新华  方凯  刘洁  
科技进步是生态效率增长的源泉,其对生态效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有4种实现途径和形式: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国际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调整。基于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将上述4种实现途径和形式作为环境变量,对广东省21个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着重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深入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并根据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的结果,分析有效提升广东省生态效率的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红新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面临多样化的制度模式和制度选择:股份制改造模式、行业协会模式、金融监管模式。结合三种模式的利弊分析,我们认为,对农村信用社省联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模式较为可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盛光  
作为新一轮农信社深化改革博弈妥协的产物,"省联社"管理模式在金融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功能异化,并产生制度困境。在比较股份制改革模式、金融监管模式、行业协会模式、金融服务公司四种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兼具"行业管理"与"行业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才是"省联社"制度重塑的最优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龙  
吉林省经济增长率与其自身惯性、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及R&D投入存量和其滞后值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各投入要素发挥作用的时滞较长,经济增长惯性较大。因此,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增加R&D投入不仅能够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资本利用率和资本使用效率、节约资源,对实现吉林省经济内生增长和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经济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应该突出R&D投入重点,加大科研投入,增强R&D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打造完善的产学研互动机制。并应该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