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5)
2023(18908)
2022(16248)
2021(15396)
2020(12706)
2019(29142)
2018(28920)
2017(54868)
2016(30487)
2015(34134)
2014(33996)
2013(32642)
2012(30199)
2011(27247)
2010(27814)
2009(25495)
2008(24870)
2007(22130)
2006(19814)
2005(17816)
作者
(82928)
(69108)
(68464)
(65523)
(44204)
(33010)
(31375)
(26731)
(26376)
(25025)
(23568)
(23276)
(22120)
(21948)
(21398)
(21220)
(20426)
(20344)
(19918)
(19871)
(17324)
(16931)
(16528)
(15927)
(15449)
(15435)
(15373)
(15320)
(13765)
(13602)
学科
(112160)
经济(112018)
管理(90483)
(83446)
(69895)
企业(69895)
方法(45421)
数学(38595)
数学方法(38016)
中国(36003)
(32232)
(31816)
业经(26451)
地方(26174)
(25551)
(25036)
教育(24703)
技术(22998)
理论(22531)
农业(21527)
(19824)
贸易(19808)
(19183)
(18922)
银行(18879)
(18757)
财务(18678)
财务管理(18639)
(18032)
环境(17953)
机构
大学(418040)
学院(414030)
(161214)
管理(159853)
经济(157385)
研究(142061)
理学(137238)
理学院(135570)
管理学(133222)
管理学院(132394)
中国(104172)
(90881)
科学(85258)
(78714)
(70238)
(64202)
中心(63951)
(63365)
研究所(63308)
师范(62950)
财经(60938)
(60243)
北京(58291)
业大(56771)
(55234)
(52120)
(51182)
师范大学(51152)
经济学(47822)
农业(46494)
基金
项目(275688)
科学(219218)
研究(210763)
基金(197395)
(169812)
国家(168254)
科学基金(145273)
社会(131503)
社会科(124389)
社会科学(124362)
(108417)
基金项目(103991)
教育(101477)
(92082)
自然(91974)
自然科(89791)
自然科学(89771)
编号(88246)
自然科学基金(88129)
资助(80031)
成果(74506)
课题(63117)
重点(62449)
(61862)
(59640)
(59367)
创新(54802)
项目编号(54164)
教育部(53864)
(53683)
期刊
(183269)
经济(183269)
研究(134259)
中国(93019)
教育(74657)
管理(61183)
(60930)
学报(59584)
科学(56412)
(54988)
大学(47000)
学学(42455)
技术(39618)
(38231)
金融(38231)
农业(37604)
业经(29727)
财经(29619)
经济研究(28469)
(25398)
问题(23181)
图书(22752)
科技(20033)
(19688)
职业(19490)
技术经济(19306)
理论(19199)
(19159)
论坛(19159)
(18348)
共检索到63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端鸿  陈庆  
自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各省级行政区域迅速做出反馈,相继出台地方"双一流"建设方案。本文通过对"双一流"政策创新扩散以及各地政府的执行行为研究认为,提高教育政策在地方创新扩散的效率需要:1.重视强制机制在教育政策创新扩散中起到的关键作用;2.学习机制与竞争机制联动,为教育的创新扩散提供动力;3.推行重大教育政策应适度下放权力,为其提供政策创新的空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绪忠  郭宁宁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重要手段。运用政策扩散理论,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扩散情形,深入分析探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四种扩散机制。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实施意见,从而推动深化产教融合从制度理念到实践层面的真正落地。通过分析,建议结合省域特点,提升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政策扩散的力度,切实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落地,同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政府行政指令机制加强深化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晓玲  李朝阳  刘京  张霞  
以中国30所"双一流"A类高校2015~2018年间的政策响应为例,实证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校长任期、学科特色与省(市)内其他高校响应程度对高校的政策响应程度具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实现高校校长适度流动,培育创新创业教研人才,构建校际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响应程度的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猛基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投入产出的思想,文章构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接着,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排在前5位;部分省份经济总量虽大,但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迎昌  
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宋迎昌(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兴衰无不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国外对上述问题的理论探讨、以引起国内区域经济与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勇  胡伟清  
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完整、系统的技术创新扩散动力机制。文章首先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企业创新扩散的动力就是其扩散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对扩散动力机制现有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一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的方式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并通过模型,深入分析了企业创新扩散动力的具体形式以及动力强弱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技术创新企业还是技术吸收企业,都具有推动力和牵引力两种动力形式,而技术创新扩散实质上是市场竞争和企业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所以,完善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邹东升  陈思诗  
权力清单是助推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快速创制与仿效也成为政府创新扩散的例证。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扩散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政策文本的对比分析,从时间、空间、清单内容和扩散方式四个维度探究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权力清单制度扩散随时间推移明显呈现出“S型”曲线增长趋势;空间上区域邻近效应显著且以“试点—推广”为基本扩散路径;清单内容兼具政策模仿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征;扩散方式则表现为文本设计上的“权责合并”与“权责分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宇鹏  王卫平  
本文认为,企业集群是市场竞争锤炼出来的中小企业合作方式;是产权分立,各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群体;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系统;是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群体;它的形成与地区资源禀赋没有直接关系。文章提出,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不能依靠行政手段人为安排;行政区域政府可做的是通过保护产权,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培育社会诚信,支持各种中介组织等措施,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月  
教育政策的创新扩散机制为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奠定了基础,是教育改革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新高考改革正处于试点经验逐步扩散的关键期:首批试点的经验仍需不断反思,后续试点的方案尚在谨慎设计。结合政策制定过程的思路来分析,新高考试点地区已结合自身的创新优势设计、完善改革方案,可行方案尚须在共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创新方案的实施与扩散正通过渐进性调节和部分复制获得进一步推广。对于后续试点地区而言,政策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有助于降低创新方案的成本风险,动态监控舆情能够降低制度的公信力风险,高校与社会参与将合理控制政策的可复制性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张路蓬  刘国巍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创新扩散逐渐受到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分析了创新扩散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不同拓扑结构的创新扩散演化动力模型。将信息获取、领导者创新能力及机会利益作为创新扩散的动力因子。通过利用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揭示了小世界、无标度等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创新技术的扩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信息获取对创新扩散的影响较大;在动力因子设定相同的情况下,网络主体连接越规则,创新扩散越充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磊  苏涛永  秦酉  
传统的政策创新扩散研究主要关注是否采纳新政策,而往往忽略了新政策的差异。本文将政策创新决策划分为两个阶段:是否创新,政府做出接受或拒绝新政策的选择;如何创新,政府制定出具体的新政策。以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为案例,实证分析了政策创新扩散机制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政策创新扩散机制在两个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创新阶段,辖区内部因素对政府决策影响不显著,对扩散机制的调节作用较弱;在如何创新阶段,公众需求显著影响政府决策,公众需求和创新能力也显著调节扩散机制。(2)政策创新扩散机制在两个阶段也存在共性。扩散机制显著影响政府决策且受辖区内部因素调节,不同扩散机制的时间滞后效应差异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影  王茜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治理方式,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从时间、空间和方向3个维度,对1995—2018年所颁布的323项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解释中国PPPs政策扩散的过程与特征。结果显示,我国PPPs政策创新目前正处于"S"型曲线的快速扩散期;政策空间扩散上,呈现出地区性辐射扩散的特点;政策扩散方向上,存在着中央向地方自上而下、中央内部部门由高到低的层级扩散,以及各同级政府部门间的平行扩散路径。为提升政策创新扩散效果,政府应将政策模仿经过政策学习后转化为政策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双一流"背景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应着重完善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深化东部"双一流"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学科帮扶,建立西部高校人才岗位制度和特殊津贴制度,建设西部高校国家级学科平台,加快西部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连举  肖玉贤  刘经涛  崔然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战略,包含创新策源的主体、条件、途径与内容多个要素。通过重新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4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八大经济区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确定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开放发展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科学新发现;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五大经济区的创新策源水平高于东北、西北两大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关联度最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顾裕玲  钱俊  
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和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联结方式演化特征;基于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内涵,描述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设计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服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平台组织结构;设计了平台运行机制。期望为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及其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