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4)
2023(4133)
2022(3435)
2021(3611)
2020(2801)
2019(6889)
2018(7311)
2017(10855)
2016(7165)
2015(7757)
2014(7914)
2013(6562)
2012(5992)
2011(5588)
2010(6036)
2009(5091)
2008(5048)
2007(4529)
2006(4327)
2005(4104)
作者
(14808)
(12033)
(12026)
(12007)
(7798)
(5744)
(5719)
(4979)
(4616)
(4510)
(4181)
(4144)
(3956)
(3940)
(3879)
(3878)
(3723)
(3605)
(3578)
(3527)
(3407)
(2975)
(2893)
(2877)
(2876)
(2849)
(2744)
(2641)
(2575)
(2450)
学科
教育(19321)
(14093)
管理(14075)
经济(14060)
中国(12653)
(8198)
(7967)
(7404)
教学(7233)
理论(7210)
(7141)
企业(7141)
(6168)
国家(6058)
财政(5954)
(5708)
(5054)
体制(5012)
(4778)
(4479)
(4306)
(4009)
发展(4004)
工作(3941)
(3882)
业经(3826)
研究(3712)
(3688)
机关(3635)
国家机关(3633)
机构
大学(82628)
学院(77510)
研究(33092)
教育(27971)
(24873)
经济(24026)
(21779)
管理(21739)
师范(21721)
(19539)
中国(18878)
师范大学(18157)
理学(17716)
理学院(17399)
(17054)
管理学(17036)
科学(16946)
管理学院(16831)
(15969)
研究所(14093)
(14055)
北京(13753)
职业(13427)
中心(13053)
技术(12252)
(12075)
财经(11348)
教育学(10801)
(10542)
(10409)
基金
项目(43691)
研究(43096)
科学(35544)
教育(28642)
基金(27147)
社会(24488)
社会科(22786)
社会科学(22781)
(22073)
国家(21687)
成果(21126)
编号(20772)
课题(18305)
(17956)
科学基金(17612)
(17279)
(16112)
规划(13085)
基金项目(12926)
(12858)
项目编号(12591)
(12230)
(11886)
重点(11536)
(11363)
研究成果(11357)
(11315)
阶段(11285)
教育部(11219)
(10818)
期刊
教育(49198)
研究(40060)
(32861)
经济(32861)
中国(30690)
(14437)
职业(12088)
技术(10448)
管理(8333)
学报(8088)
大学(8044)
技术教育(7889)
职业技术(7889)
职业技术教育(7889)
科学(7321)
(7223)
(6747)
金融(6747)
高等(6229)
财经(6103)
(5996)
论坛(5996)
学学(5462)
高等教育(5424)
(5375)
经济研究(5302)
成人(5163)
成人教育(5163)
(5039)
农业(4522)
共检索到142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以省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统筹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选择,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等进行统筹规划、协同管理。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最根本的任务是结构体系的优化与功能再造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这一领域的改革,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厘清统筹的内涵与要义,把准统筹的价值取向和主要任务,明确有待深入破解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左磊  
省级政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应通过区分举办者权利和行政管理者权力的思路来厘清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内涵,落实省级政府的举办者权利,扩大省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力并予以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经过20多年的改革,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在体制性分权与结构性放权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对统筹责任缺乏系统界定与有效约束、统筹权力与责任不匹配、对政府教育行政权力的法治化约束不足和高等教育治理方式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继续深化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改革,需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依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约束地方政府的权力、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孔维申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分权改革和高等教育地方化共同催生了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然而,以行政型分权和以权力分散及权力委托为主的高等教育分权模式等因素导致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在实践中被弱化。要摆脱这一困境,须通过高等教育立法确定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从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到今年全国统筹正式实施,这个过程超过了10年。全国统筹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运行中还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剧烈的变化,需要进一步解读和诠释全国统筹的意蕴,从而更好地推动制度调适、改进和完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健   臧志军  
在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过程中,省级统筹不仅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强省级统筹是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权衡集权与分权利弊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形成省域特色、理顺主体关系、服务区域发展及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总体处于探索阶段,在职责权限、法律法规、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实施掣肘,有必要以明确职责权限为关键,以更新法律法规为保障,以完善组织架构为重点,设计省级统筹优化路径,形成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新格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万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主题,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的前进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任建明  
本文列举并评论了理论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正反两方面的主要观点,从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对近年来高教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高教改革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主要不是市场化的问题,而是并没有走向市场化,或者市场化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要创建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市场,必须通过充分且合理的政府管制,促进相关市场主体的发育,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合理的高教机会公平,约束大学组织的单纯牟利行为。政府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市场规则的“创立者”,市场运行的“服务者”和“规制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惠莉  王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章分析了在此背景下省级统筹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及内涵,并提出了如下举措:积极探索"规划引领",创新高职教育供给模式;积极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释放高职教育供给活力;积极探索"现代职教体系",拓展高职教育供给空间;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激发高职教育供给潜力;积极探索"分类招考制度",夯实高职教育供给基础;积极探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职教育供给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克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变"不适应"为"适应"就是"改革";探索新型专业教育模式甚至超越专业教育模式,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始终未能真正突破,问题在"知识为本"的体制和模式没有改革;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应是素质教育导向的改革;应通过改革建立素质教育新体系。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更新和改革,所要适应的是新时代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要求,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应以"育人为本",不是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去育人,而是按照育人的需求去调整学科,对育人的关注应高于对学科的关注;改革的方向是"三个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1998年以来,各地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日益增大,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趋同、特色不够鲜明、与社会联系不紧等问题日趋突出,高等教育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为破解这一矛盾,安徽省高等教育按照"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丽萍  朱玉成  
课题组通过对北京、上海等5个省市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试点的改革方案、管理制度、配套政策、试点成效等进行调研后发现,各试点在推动高校体制创新、政府角色转型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布局缺少整体规划,行政因素过度渗入;教育主管部门多"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质量监督与处罚机制跟进滞后。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加强社会监管力量参与,实施"两条腿走路"战略,推动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符合教育规律和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这既是对改革目标的要求,也是对改革方式的总结。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教育改革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教育改革。其次,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改革一个方面就会涉及到其他教育,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几乎都是综合改革。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加强省级教育统筹是推进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推进到"怎样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为谁发展"的价值诉求阶段,更加强调改革的集中集成,这既是国家治理思维转变的战略要求,也是各地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多地以管理、技术、资源要素、产业等的集成为重点进行集成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产村相融和三产联动,但制度协调与集成、激励与评估、风险防范与集成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集成改革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推进到"怎样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为谁发展"的价值诉求阶段,更加强调改革的集中集成,这既是国家治理思维转变的战略要求,也是各地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多地以管理、技术、资源要素、产业等的集成为重点进行集成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产村相融和三产联动,但制度协调与集成、激励与评估、风险防范与集成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集成改革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