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4)
- 2023(10681)
- 2022(9262)
- 2021(8837)
- 2020(7570)
- 2019(17553)
- 2018(17492)
- 2017(34231)
- 2016(18881)
- 2015(21152)
- 2014(21318)
- 2013(21229)
- 2012(20255)
- 2011(18280)
- 2010(18448)
- 2009(17313)
- 2008(17403)
- 2007(16139)
- 2006(14236)
- 2005(12615)
- 学科
- 济(80618)
- 经济(80538)
- 业(52307)
- 农(50876)
- 管理(46574)
- 农业(33715)
- 方法(31745)
- 企(30320)
- 企业(30320)
- 数学(28245)
- 数学方法(27923)
- 业经(21199)
- 地方(20691)
- 中国(20182)
- 财(19800)
- 制(16414)
- 学(15933)
- 贸(14094)
- 贸易(14088)
- 易(13640)
- 发(12946)
- 农业经济(12572)
- 体(11476)
- 环境(10861)
- 银(10824)
- 银行(10797)
- 策(10675)
- 融(10493)
- 金融(10490)
- 发展(10355)
- 机构
- 学院(267955)
- 大学(264224)
- 济(108614)
- 经济(106002)
- 管理(100338)
- 研究(91310)
- 理学(86051)
- 理学院(85045)
- 管理学(83560)
- 管理学院(83044)
- 中国(70714)
- 农(67017)
- 科学(57797)
- 京(55865)
- 农业(51572)
- 财(49916)
- 所(47419)
- 业大(47062)
- 中心(44562)
- 江(43341)
- 研究所(42719)
- 财经(38161)
- 范(36793)
- 师范(36471)
- 经(34519)
- 北京(34307)
- 州(34148)
- 省(33097)
- 农业大学(32178)
- 经济学(32178)
- 基金
- 项目(174638)
- 科学(135258)
- 研究(130241)
- 基金(123538)
- 家(106862)
- 国家(105819)
- 科学基金(89296)
- 社会(81189)
- 社会科(76257)
- 社会科学(76232)
- 省(71921)
- 基金项目(66617)
- 划(57991)
- 教育(57732)
- 自然(55888)
- 编号(55786)
- 自然科(54456)
- 自然科学(54440)
- 自然科学基金(53424)
- 资助(49228)
- 成果(45501)
- 发(39402)
- 重点(38653)
- 部(38322)
- 课题(37499)
- 农(36725)
- 创(35331)
- 科研(33241)
- 创新(33075)
- 性(32799)
- 期刊
- 济(130684)
- 经济(130684)
- 研究(76228)
- 农(70522)
- 中国(57057)
- 农业(48044)
- 学报(45204)
- 科学(40381)
- 财(39252)
- 大学(34453)
- 学学(32539)
- 管理(29714)
- 业经(27479)
- 教育(26755)
- 融(25966)
- 金融(25966)
- 业(22973)
- 技术(22570)
- 问题(19119)
- 财经(18187)
- 经济研究(17667)
- 版(16803)
- 经(15626)
- 农业经济(15362)
- 农村(15319)
- 村(15319)
- 图书(15117)
- 资源(14222)
- 世界(14123)
- 技术经济(13344)
共检索到40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绍宾
在当前"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中,文章提出了省级政府的"双角色主体"假说,即省级政府一方面要发挥"接力者"的角色,负责将中央政府有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决策与资金安排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其他地方政府;另一方面,省级政府还要承担"供给者"的责任,不仅要对中央政府的公共品决策进行本地化的修正,还要及时应对本地居民有关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变化调整。运用山东省的数据资料证明了"双角色主体"可以确保农村公共品充足供给以及在当前"接力者"要优于"供给者",但未来后者会日渐重要的两个命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双角色主体 假说 实证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农村税费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国家与农民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利益格局调整,而且与行政、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福利、村民自治等公共管理改革联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进行。本文结合对山东省Z市的实地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剖析制约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和绩效的经济及制度原因,并探讨改进之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宇 姜海臣
本文对山东省11个县(市)32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主要农村公共品供给质量差已经取代供给数量不足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首要问题;科技和信息服务、医疗卫生不但是农民最不满意的农村公共品,也是农民最急需的农村公共品;主要农村准公共品的供给呈现多主体的格局,政府主导或引导、混合供给的模式已经形成。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农村公共品各供给主体的能动性,在继续增加供给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改善供给质量,并将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农村公共品"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和"上下结合"的供给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山东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巧云 杨文选 孟琰
市场化供给、民间组织供给、政府强制性供给是我国理论界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方式领域的主要成果。该文章基于山东省文登市S村的主要状况,分析了上述三种方式为该村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行性,并进而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建立必须注重大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可行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雪晨
污染防治事关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环境治理问题不容小觑。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以山东省为例,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的防治问题,深入探索政府和排污企业间的博弈关系,提出当下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改进工作方法、落实监管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蕾
现有研究大多表明,人口空心化带来居民向心力、凝聚力衰退以及乡村社会资本瓦解等问题,使农村公共品自主供给陷入困境。然而,以留守务农居民为参照系的统计分析显示,外出务工未明显降低居民对农村公共品的参与意愿,但改变居民对不同农村公共品的偏好。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由于外出务工居民无法完全脱离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不会明显降低居民对农村公共品的参与意愿。外出务工弱化居民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降低其对与农业生产相关公共品的参与意愿,但外出务工也带来家庭收入增加,带动其对与农村生活相关公共品的参与意愿。政府在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外出务工居民对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莉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致使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政府职能 对策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勇 罗能生
中国因"政府失灵"造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的低效率局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分阶段确定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测算政府的农村公共品供给阶段性规模目标以应对供给不足的问题;合理分解、配置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控制权可以解决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奎泉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的路径,因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所归咎的原因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与一味要求增加政府的直接投资不同,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创新、变公共品供给的政府主导为市场诱导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供给 政府行为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利平
基于山东省450份问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障碍进行了审视和总结。结果表明,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作为远远不够;农村人口的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宣传力度、满意程度、收入、文化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因素,应将他们作为今后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切入点。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风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始终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核心,自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是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的有效实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状况的调研资料,基于财务状况、经营利润、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对农村信用社此轮改制的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和系统评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彩丽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村级配套资金,而该资金的筹集问题却一直未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查山东省戈村在"通油路"工程中的筹款方式,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中的社会筹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产品 筹资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辛波
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以及其它制度学派的理论为基础,对山东省近年来农村自来水供给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后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自来水供给制度已由过去的主体缺位变迁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在此情况下,应对农村自来水的供给主体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制度 农村 自来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萍萍 袁建华 王梅
根据农民需求度和满意度二维视角,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村民进行走访调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先次序进行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山东省受访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的满意程度具有差异性;受访农民对未来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各项公共服务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同时,将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生存必备型公共服务,第二类为生活享用型公共服务,第三类为安全娱乐型公共服务,第四类为生产支持型公共服务,第五类为发展型公共服务,第六类为创新型公共服务。综合考虑满意度和需求度两个维度,结合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散点图法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归类的结果,遵循"需求为主,满意为辅,重视影响度"的原则,确定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先次序为生存必备型公共服务、发展型公共服务、生产支持型公共服务、安全娱乐型公共服务、生活享用型公共服务和创新型公共服务。因此,山东省应将生存必备型公共服务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发展型公共服务方面,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办学质量;在生产支持型公共服务方面,要以科技兴农为导向,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在安全娱乐型公共服务和生活享用型公共服务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按需供给;通过走访调查,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充分提高创新型公共服务便民性。以期为科学、合理和有效分配相关资源,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助力农村发展等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调查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4个县(市)7个行政村为例
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情况调查及其敏感度分析——以山东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社区与市场供给——基于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分析
中国式分权、政府治理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FGLS与System-GMM实证
农村住房建设用地管理剖析——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苹果产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新时期农村土地法制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中国农村工业发达地区环境效益分析——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