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2)
- 2023(5087)
- 2022(3992)
- 2021(4006)
- 2020(3308)
- 2019(7947)
- 2018(8037)
- 2017(16247)
- 2016(8635)
- 2015(10044)
- 2014(10059)
- 2013(9712)
- 2012(8631)
- 2011(7902)
- 2010(8151)
- 2009(7401)
- 2008(7281)
- 2007(6638)
- 2006(5994)
- 2005(5494)
- 学科
- 济(34742)
- 经济(34716)
- 管理(20894)
- 方法(19565)
- 业(19227)
- 数学(17867)
- 数学方法(17387)
- 企(16855)
- 企业(16855)
- 银(16158)
- 银行(16013)
- 行(14803)
- 制(13434)
- 中国(9351)
- 业务(9266)
- 度(9231)
- 制度(9221)
- 融(9089)
- 金融(9088)
- 银行制(7981)
- 农(7460)
- 理论(7282)
- 业经(6826)
- 学(6381)
- 财(6192)
- 贸(5857)
- 贸易(5847)
- 易(5699)
- 地方(5521)
- 体(5166)
- 机构
- 大学(116537)
- 学院(116197)
- 济(45958)
- 管理(45902)
- 经济(44873)
- 理学(39207)
- 理学院(38800)
- 管理学(37785)
- 管理学院(37588)
- 研究(36345)
- 中国(35032)
- 京(24865)
- 财(22369)
- 科学(21634)
- 农(19091)
- 银(18963)
- 中心(18207)
- 江(18182)
- 银行(18178)
- 所(17739)
- 财经(17323)
- 行(16881)
- 业大(16412)
- 研究所(16169)
- 经(15697)
- 北京(15677)
- 农业(15208)
- 州(15073)
- 范(14435)
- 经济学(14377)
- 基金
- 项目(76153)
- 科学(60105)
- 基金(55512)
- 研究(54806)
- 家(48140)
- 国家(47820)
- 科学基金(41511)
- 社会(33810)
- 社会科(32191)
- 社会科学(32180)
- 省(29733)
- 基金项目(28188)
- 自然(27679)
- 自然科(27101)
- 自然科学(27099)
- 教育(27029)
- 自然科学基金(26608)
- 划(25416)
- 资助(24405)
- 编号(22661)
- 成果(18387)
- 重点(17371)
- 部(16741)
- 创(15963)
- 课题(15904)
- 发(15688)
- 创新(14950)
- 科研(14721)
- 教育部(14680)
- 大学(14498)
共检索到181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沙沙
学分银行联盟是推进学分银行运行的有效方式。省级学分银行联盟能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投资成本损耗、调和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多样化需求。基于当前教育类型众多、目标诉求不同,教学模式各异,在"框架+标准+协议"路径下分类别建立联盟,采取"政府+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的标准开发模式,进行学习成果标准开发、应用及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合作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为确保联盟顺利开展,需完善联盟领导层、决策层、运行层、管理层组织架构,做好联盟制度保障、质量保障及财务保障等工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富强
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进是有关教育机构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合作的过程。在国家宏观政策框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调动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是学分银行运行层面的现实问题。联盟是推进学分银行的有效方式。联盟按照"自愿参加、准入退出、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柔性"原则运行,通过联盟,孵化机制、孕育规则、凝聚共识、促进合作,开展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尝试"以政府为主导,以联盟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抓手"的运行模式,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关键词:
联盟 协商 规则 共识 合作 推进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沙沙 蒲梅
学分银行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制度,通过学分银行能够助力"1+X"证书制度实施。该制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变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为保障制度实施,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重视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院校的主体作用,促进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融合,健全师资人员配置,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玉妹
本文认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基础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比较大的差异,在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不能照搬国家研究中心的经验,除少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外,多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要改革为非盈利性机构,并通过无形资产运营模式,走向市场和提供技术服务。
关键词:
工程研究中心 运营模式 非盈利性机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辉 李宁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大关键性问题。生态产品是需要通过投入人类劳动及物质资源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具有整体性、公共性、外部性、时空可变性特征。生态产品价值可通过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来阐释,其构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交易价格、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交易市场、企业、提供者、受益者等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迟考勋
开放银行是近些年兴起的银行经营新理念,有力驱动着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基于已有关于开放银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系统分析了开放银行的内涵、模式及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商业模式,致力于通过与第三方开展合作来共创客户价值;二是开放银行可区分为跟随型、场景型、技术型、综合型四种模式;不同的开放银行模式所需求的重点建设策略不同。我们认为,认识开放银行必须跳出传统上对API、APP等外显形式的过多关注,而应从切实提升客户价值出发来思考开放内容、方式等问题;银行应结合自身实力与业务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开放银行的建设模式,避免盲目跟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将资源优先配置到相应开放银行模式的重点建设策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昂主 胡必亮
城乡联系是一个涉及到城乡综合发展的大问题。由于其包括的范围较广,所以,研究起来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对城乡联系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作些简单介绍。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薇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运行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分担。英国和加拿大推广PPP模式的相关实践给我国以重要启示。推广运用PPP模式,需要加快PPP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培育契约精神,积极推动法治化契约制度建设;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多方合力支持PPP机制推广;建立规范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防范财政风险。
关键词:
PPP模式 融资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霄
以城市土地未来稳定收益流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对于克服现行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弊端,促进城市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年租制为前提,阐述了基于土地使用权收益权能之上的城市土地资产支持债券的内容、形式以及运作机制等,尝试以土地增值收益和风险的社会化,建立城市土地资本自我良性循环和发展机制,实现"地利共享、涨价归公"的意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坦
"以人为本"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的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由于这一理念的阐释角度是多方位的,因此其内涵也是多方位的。文章试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这对于丰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经济学 社会经济活动 阐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炜
[目的/意义]中国情报学理论需要中国特色的情报认识。围绕情报学理论的基本面建设,应重视经典理论传承的同时,鼓励多元化情报讨论。[方法/过程]从科技情报定义与科技情报工作切入,以“情报的产生离不开资料”这一基本观点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情报与信息链、情报与资料的关系,在大资料观下将资料工作与情报工作有机统一;其次,在辨析大情报观的基础上,强调情报的赋能作用;最后,提出资料工作与情报工作的统一框架。[结果/结论]情报就是情报,既不是信息,也不是知识。情报工作与资料工作密不可分。树立大资料观,通过资料工作与信息链上各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发生直接联系。发展“情报+”模式,立足国家与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开展情报工作。[局限]将资料工作与情报工作有机统一的理论框架需进一步细化,资料的物化属性在学理逻辑上还有待进一步争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卫华
学习型校园的内涵包括大学生的读书和思考,其在知识谱系上主要包括哲学知识、政治知识、实用知识、伦理知识和审美知识五方面。以此知识谱系为基本构架可以有效厘清当代高校的课程设置、理顺各专业学习的关系,这对于学习型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学习型校园 知识谱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苏成 赵志耘 赵筱媛 潘云涛 贾晓莹
目前,学术界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特征的认识仍不够明确,认知的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重点着眼于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新的阐释。通过对已有概念、内涵和特征发展状态的解读与问题的分析,从手段、方法、结果、效果等方面重新定义了颠覆性技术概念;从技术来源、市场特性、颠覆过程、主要驱动力等方面对颠覆性技术内涵进行了新阐释,从而揭示了不同类型颠覆性技术的差异化特征、颠覆的动态演化特征等;对颠覆性技术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变革性""突破性""前瞻性""替代性"与"高风险性"是其五个本质特征;并从颠覆性创新基金资助体系、优先发展领域、管理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颠覆性技术的基本概念、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更好地开展与颠覆性技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建立学理基础,为推动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现实启示。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概念 内涵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