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1)
- 2023(14510)
- 2022(12595)
- 2021(11784)
- 2020(9843)
- 2019(22267)
- 2018(21734)
- 2017(41402)
- 2016(23002)
- 2015(25509)
- 2014(25435)
- 2013(25245)
- 2012(22912)
- 2011(20329)
- 2010(20109)
- 2009(18121)
- 2008(17764)
- 2007(15152)
- 2006(12969)
- 2005(11049)
- 学科
- 济(88181)
- 经济(88089)
- 管理(67686)
- 业(62782)
- 企(51272)
- 企业(51272)
- 方法(41562)
- 数学(36509)
- 数学方法(36147)
- 财(33139)
- 农(24463)
- 中国(23420)
- 地方(21585)
- 学(20685)
- 业经(19244)
- 务(17268)
- 财务(17209)
- 财务管理(17157)
- 农业(16744)
- 制(16612)
- 企业财务(16303)
- 贸(16031)
- 贸易(16026)
- 易(15529)
- 环境(14547)
- 理论(14110)
- 技术(13913)
- 财政(13817)
- 和(13773)
- 银(12883)
- 机构
- 大学(319892)
- 学院(318213)
- 管理(125908)
- 济(121986)
- 经济(119386)
- 理学(110758)
- 理学院(109483)
- 管理学(107530)
- 管理学院(106981)
- 研究(106896)
- 中国(77488)
- 科学(71553)
- 京(67275)
- 财(60605)
- 农(59041)
- 所(55077)
- 业大(53836)
- 研究所(50728)
- 中心(48021)
- 农业(46829)
- 财经(46034)
- 江(45158)
- 经(41951)
- 北京(41718)
- 范(41213)
- 师范(40707)
- 院(38789)
- 州(36346)
- 经济学(36198)
- 财经大学(34248)
- 基金
- 项目(230027)
- 科学(179123)
- 基金(166325)
- 研究(161539)
- 家(148108)
- 国家(146888)
- 科学基金(124733)
- 社会(101163)
- 社会科(95883)
- 社会科学(95855)
- 省(90810)
- 基金项目(89654)
- 自然(83729)
- 自然科(81762)
- 自然科学(81737)
- 自然科学基金(80242)
- 划(76953)
- 教育(73536)
- 资助(67643)
- 编号(64863)
- 重点(51899)
- 成果(51148)
- 部(49478)
- 发(48825)
- 创(47975)
- 创新(44815)
- 科研(44809)
- 课题(44357)
- 计划(43845)
- 大学(41836)
- 期刊
- 济(126036)
- 经济(126036)
- 研究(89463)
- 学报(59793)
- 中国(58033)
- 农(52158)
- 科学(51235)
- 财(48444)
- 大学(43812)
- 管理(42399)
- 学学(41692)
- 农业(36261)
- 教育(31919)
- 技术(24774)
- 融(23044)
- 金融(23044)
- 财经(21767)
- 业经(21045)
- 经济研究(20951)
- 经(18476)
- 业(18290)
- 科技(17105)
- 版(16673)
- 问题(16564)
- 业大(16170)
- 图书(15990)
- 理论(14745)
- 资源(14667)
- 技术经济(14623)
- 商业(13923)
共检索到447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艳梅
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因素可分为非制度性因素和制度因素,采用12个指标构建的面板模型计量结果显示,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公共服务支出需求是影响中央转移支付大小的关键因素,但与中央转移支付同方向变化的结果表明其不代表公平的性质;1994年实行的新财政体制包含着改变中央财权弱化格局的导向和制度安排,其制度的不完善性恰恰正向影响了中央转移支付的大小;另外,地方政府是否为边疆省份、少数民族多寡和区域的安全性等政治考量也是影响中央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地方条件 非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缑小平
厘清中央转移支付总规模和分省转移支付的决定因素,是政府决策者和财政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转移支付及其决定因素之间的计量关系,可以深化对中央转移支付分配机制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测算转移支付总规模和分省规模,有利于安排年度财政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提出经济发展规模、中央财政收入、货物进出口额、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是中央转移支付总规模的决定因素的假设,通过计量建模测算了较为精确的计量关系,并验证了上述假设成立。分省转移支付影响因素包括滞后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仲常 董东冬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生态文明建设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农林水事务专项转移支付、节能环保专项转移支付。近年来,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农林水专项转移支付和节能环保专项转移支付都逐年大幅度增长,但存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投入总量少,没有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理念,专项转移支付多、一般性转移支付少,纵向转移支付多、横向转移支付少,项目过多过细,地方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高度依赖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生态环保事权和支出责任,科学测算生态环境财政支出需求,把"区域"和"块块"理念引入到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分"区域"类型设计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主体功能区 中央财政 转移支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曲夫 侯金彤
中央转移支付对资源空间配置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30个两位数制造行业工业土地出让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工业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资源空间配置的集聚,并且这种集聚效应在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作用力更明显;消费和投资对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心来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均显不足且依次递减,但中央的转移支付总体上并未实现与各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地方上解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负相关性较强,应适当调整。税收返还降低了中央转移支付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性,应适时取消。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性最强,应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专项转移支付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但应缩小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庚 巫骥
文章梳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演变历程和转移支付管理实践变化与趋势,使用空间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基尼系数分析和RE指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公平性不断提升;转移支付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规模不断增大、精准性不断提高、地方平衡性不断增强。(2)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降低了各省域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推动了各项省域协调发展指标均衡提升。(3)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主要通过推动人均财政支出均等化和规范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后,从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省以下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近年来,中央财政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进一步健全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更好地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2009年预算安排来看,财政部门在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采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方学 齐海鹏
论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孙方学,齐海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称政府间的转移支付(intergovernmenttransfer),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项制度。一般地说,它包括转移支付的方向和转移的标的等内容。转移的方向可分为横向的转移支付和纵向的转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促进中国地方公共服务发展和均等化中的作用,然后从公平与效率角度,探究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促进地方公共服务发展和均等化的原因。分析表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有助于中国省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但抑制了其发展;促进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发展,但加剧了其省份差异;对公共基础教育服务则不具有显著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时对不同地方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的关注不同,进而对地方公共服务发展产生的财政激励不同。因此,要使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既能实现地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能促进其发展,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就需要完善转移支付模式,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黎明 王宁
本文通过地方之间、中央和地方两个博弈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对策分析说明中央应该把地方政府的收入努力程度作为衡量转移支付量的重要依据 ,这样才能使地方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使中央有限的转移支付量在地方政府之间分配得更加有效率、公平。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博弈 财政缺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为民 李光龙
本文运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直辖市)的数据,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引起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是稳定的,反之则不成立,即数据不支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虽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正向影响地方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支农投入也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抑制财政支农投入,导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也是效果不显著,因此更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必须重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春辉 李顺平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方式包括无条件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种。没有设立一般性卫生转移支付和卫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数量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卫生转移支付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尽快完善我国转移支付的法制建设,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卫生转移支付中的比重,并且加强对卫生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政策建议 立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高立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宏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