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5)
2023(14573)
2022(12646)
2021(11747)
2020(9805)
2019(22313)
2018(22239)
2017(42677)
2016(23353)
2015(26422)
2014(26396)
2013(26121)
2012(23833)
2011(21533)
2010(21566)
2009(19956)
2008(19636)
2007(17483)
2006(15584)
2005(13743)
作者
(67632)
(56514)
(55815)
(53429)
(35630)
(27173)
(25279)
(22181)
(21483)
(20038)
(19220)
(19064)
(17822)
(17800)
(17383)
(17161)
(16860)
(16452)
(16208)
(16051)
(14063)
(13950)
(13629)
(13000)
(12670)
(12652)
(12564)
(12516)
(11367)
(11121)
学科
(94851)
经济(94716)
(73812)
管理(69741)
(52764)
企业(52764)
(48198)
方法(40138)
数学(34727)
数学方法(34240)
农业(32004)
(25551)
业经(25478)
中国(23955)
(22506)
(19537)
地方(18643)
(16125)
(15598)
(15554)
贸易(15540)
财务(15523)
财务管理(15486)
(15143)
技术(14955)
环境(14755)
(14743)
企业财务(14718)
银行(14702)
理论(14573)
机构
学院(333710)
大学(333069)
管理(134880)
(133817)
经济(130877)
理学(117159)
理学院(115948)
管理学(113991)
管理学院(113403)
研究(110329)
中国(84138)
(70940)
(69719)
科学(67997)
(61908)
业大(55754)
(55099)
农业(53563)
中心(51291)
研究所(49822)
(49735)
财经(48789)
(44322)
北京(44283)
(42638)
师范(42284)
(39670)
(39521)
经济学(38575)
经济管理(36972)
基金
项目(228895)
科学(180449)
研究(169926)
基金(166256)
(144095)
国家(142855)
科学基金(123275)
社会(106928)
社会科(101063)
社会科学(101037)
(89970)
基金项目(88513)
自然(79638)
自然科(77725)
自然科学(77712)
教育(76700)
自然科学基金(76305)
(74623)
编号(70710)
资助(67811)
成果(57243)
(50984)
重点(50514)
(48715)
课题(47609)
(47291)
(45435)
创新(44133)
国家社会(43677)
教育部(43378)
期刊
(151451)
经济(151451)
研究(97932)
(70532)
中国(67544)
学报(53020)
科学(48945)
农业(47892)
(46813)
管理(46804)
大学(41236)
学学(39002)
教育(36095)
(30877)
金融(30877)
业经(29012)
技术(28765)
财经(23306)
(22640)
经济研究(21144)
问题(20655)
(19682)
(17529)
理论(16613)
技术经济(16358)
科技(16323)
图书(16074)
现代(15393)
实践(15280)
(15280)
共检索到492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国强  王令超  杨建波  杨建锋  田燕  
与县级农用地分等相比,省级农用地分等具有以下特点:县与县之间的等别要有可比性、行政区域边界等别要协调(能接边)、多层次,即一次工作可同时完成省、市、县三级成果、数据管理难度大等。因此在以省为单位进行农用地分等时,如何保证分等成果的质量成了关键技术问题。河南省采用过程控制和多途径结果检验相结合,对农用地分等质量进行控制。过程监控是指从工作底图标准化开始,到基础数据的调查整理与录入、分等参数选择、指数计算等,都要保证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准确;多种途径对成果进行检验包括宏观规律分析、微观差异分析、分等指数的统计分析、等别收益验证、与以往成果对比分析、实地验证等,多方面检验成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宁  郑宏刚  余建新  王波  刘锡勉  
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的方法,为省级汇总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归纳法,以定量化为主的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研究方法满足省级成果汇总要求,保证省级成果的可比性,以及省级与县级属性数据的可追溯性与空间分布的一致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慧敏  吴克宁  周勇  魏洪斌  辛亮亮  
耕地自身存在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依托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项目,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结合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9种限制型:排水限制、质地限制、水分限制、障碍层次限制、污染限制、酸碱度限制、有机质限制、灌溉限制以及剖面构型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别提升潜力,从而计算出耕地质量限制型谱序,对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县存在12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其中2~5等地以酸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丽君  魏巍  郑宏刚  刘淑霞  马华平  余建新  
探讨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方法,保持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现势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对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应用需求,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不区分渐变与突变采用全面更新的方法会产生很大的更新成本。该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区分质量渐变与突变区域的县级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系统方法,并以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示范县陆良县对此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以陆良县201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该县2011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区别对待县域范围内耕地"渐变"、"突变"区域,并对突变区域"增加"、"建设"、"减少"三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应用不同的农用地质量更新技术流程与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艳  周勇  陈平  汪善勤  
参考国家制订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利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并应用于湖北省仙桃市的农用地分等评价。首先,确定用于农用地分等的指定作物为中稻和小麦;然后,采用叠置法划分农用地分等单元,根据土壤属性、作物经济数据和分等参数,计算分等单元综合指数;最后,利用等间距法将仙桃市农用地划分为三等,其中以1等为主,1、2、3等农用地分别占77.48%,13.76%,8.7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艳  周勇  陈年山  娄人英  
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农用地分等评价为例 ,提出了在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ComGIS)的农用地评价中 ,以矢量化并经校正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貌图进行叠加产生的土地资源类型图作为农用地评价单元图 ,并通过与样点综合评价因素图层进行叠置分析来获取评价单元属性数据的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减少了工作量 ,提高了分等结果的科学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对农用地也要分等定级许月明,梁山(河北农业大学)为解决农用地浪费,除加强宣传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思想上形成以土地法规为准绳,珍惜利用每寸土地的自觉意识外,还需要对土地的质量、生产能力做出科学评估,确定其质量等级与价格,以乡、村为最基本单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存智  
研究目的:厘清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明确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要求,明晰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和总体思路,分析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方法和处理技术。研究结论: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不仅体现了当代多学科特征和技术水平,而且促使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博士  吴克宁#教授  赵华甫#副教授  许妍#博士  周子健#硕士  
针对以县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该文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网络体系、评价体系以及组织体系的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其中,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开放性可选择的监测指标的构成及其监测周期;监测网络体系则由监测控制区、监测样区和监测样点构成;监测评价体系包括耕地生产性评价、保护性评价、稳定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环境健康性评价、等别变化评价。重点阐述了根据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限制系数划分耕地等别类型的方法、监测控制区划定的方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监测评价的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胜龙  邱凌婧  茹凯丽  陈巧燕  胡勇  
为建立农用地(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客观准确地进行农用地(耕地)分等,减少现行农用地分等方法中的人为因素影响,提高农用地分等的精度。以福建省长泰县丘陵山地区为实证研究区,通过无监督网络——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筛选出2 602组典型样本,分别进行有监督网络——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学习训练,将分等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以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和等别作为输出变量,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农用地分等模型与SVM农用地分等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正确率为89%,精度较高;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评价结果正确率为99%,达到高精度等级。2种模型均能满足农用地分等的精度要求,但SVM模型较BP神经网络效果更好,更适合应用于农用地分等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王洪波  王国强  张蕾娜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农用地实际产能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了通过三层次产能比较优化农用地利用的机制。研究结论:将农用地产能划分为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当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并且分别核算,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农用地产能安全问题并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怡璇  吕芳  
以旅顺口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等图件资料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土地经济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属性查询功能和制图技术对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定级进行研究。在进行分等定级研究工作中,运用叠置法划分分等单元;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大小;利用指定作物来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在划分农用地等别时使用等间距法,最后生成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经济等别图。最终获得的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结果显示,旅顺口区自然质量等为8等至12等,共5个等别,其中11等占参与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40.79%,10等占38.79%,8等、12等、9等次之;利用等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中贵,彭补拙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个较复杂的问题。近年国内虽然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认识还不统一,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将分等和定级两个不同概念模糊化。文章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概念内涵和分等定级研究的形势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回顾了国内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的主要方法体系,并对其中模拟作物产量法、限制因素法、综合指数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最后对农用地分等定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力图使分等定级方法体系更为完整,为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实际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陈桂珅  苏强  程锋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