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9)
2023(9747)
2022(8203)
2021(7717)
2020(6507)
2019(14781)
2018(14830)
2017(27152)
2016(15312)
2015(16841)
2014(17054)
2013(16237)
2012(15036)
2011(13151)
2010(13388)
2009(12655)
2008(12695)
2007(11374)
2006(10108)
2005(9339)
作者
(40854)
(34387)
(33696)
(32755)
(21739)
(16262)
(15442)
(13045)
(12963)
(12365)
(11680)
(11649)
(11136)
(11072)
(10953)
(10397)
(9987)
(9949)
(9748)
(9655)
(8648)
(8490)
(8277)
(7950)
(7655)
(7648)
(7641)
(7575)
(6834)
(6814)
学科
(51006)
经济(50904)
管理(49719)
(43482)
(36117)
企业(36117)
(30305)
(21889)
(18961)
中国(17313)
(16315)
方法(16254)
地方(15516)
(14762)
财务(14730)
财务管理(14675)
财政(14393)
企业财务(13982)
业经(13976)
数学(13638)
数学方法(13491)
(13416)
银行(13399)
体制(13004)
(12759)
(12290)
金融(12283)
农业(12223)
(11627)
(10597)
机构
学院(198813)
大学(197253)
(78886)
经济(76922)
管理(71854)
研究(68925)
理学(60202)
理学院(59550)
管理学(58587)
管理学院(58207)
中国(55525)
(51299)
(41276)
科学(40042)
财经(35129)
(34865)
(34539)
(34380)
中心(32489)
(31613)
研究所(30548)
业大(28088)
(27244)
(26538)
农业(26291)
师范(26255)
(26049)
北京(25604)
财经大学(25490)
(25140)
基金
项目(127717)
科学(99959)
研究(98987)
基金(89939)
(77027)
国家(76263)
科学基金(65429)
社会(62346)
社会科(58802)
社会科学(58787)
(54200)
基金项目(47358)
教育(46510)
(42542)
编号(41382)
自然(39501)
自然科(38540)
自然科学(38525)
自然科学基金(37808)
成果(36029)
资助(35599)
课题(30421)
(30272)
重点(29147)
(28545)
(27567)
(27269)
(26718)
国家社会(25289)
创新(25077)
期刊
(98000)
经济(98000)
研究(66951)
中国(53300)
(46593)
(33097)
学报(30492)
教育(28997)
管理(27744)
科学(26440)
(24962)
金融(24962)
大学(24204)
学学(22688)
农业(21404)
财经(18561)
技术(17074)
(15817)
业经(15636)
经济研究(14678)
问题(12103)
会计(11977)
财会(11510)
(10587)
(10485)
(9957)
财政(9957)
(9510)
职业(9358)
理论(8919)
共检索到32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承礼  
1994年开启的分税制改革把事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确立为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的依据。这一改革的推行带来了"财力上收、事权下移"的意外结果,使得欠发达地区和基层财政日渐困难。作为互补性的两轮改革,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制度"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分别从收入侧和支出侧试图消除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收支失衡。为了全面系统地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未来需要以政府间职权和职责的清晰划分为前提,从收支双侧着力,为省以下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县乡财政日益困难根源于地方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但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简化过多的财政级次。可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与"乡财县管"财政体制两项改革,将财政级次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达到县乡财政彻底解困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园晨  徐亚平  
财政体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支,进行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着重分析了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分灶吃饭”体制向地方包干财政体制演变的原因、作用及利弊,提出了“八五”期间改革地方财政包干制,为实现分税制准备条件的设想,强调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适应,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应经常调整的大原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学鲲  
"省管县"是近年来财政部门力推的一项重大改革。自2005年7月1日吉林省白城市所属的洮南、大安、镇赉、通榆四县市(延边州除外)正式开始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来,对省、市、县三级政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就此对白城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以小见大,从微观看宏观,站在局部思考全局,在深入分析改革面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雪珍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浙江省针对自身的客观条件,通过扩权强县,从扩大经济管理权限到人事权,再到行政权限,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在省管县体制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县域经济飞速发展,财政递增率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等16年连续居全国第一,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的数量居全国各省市区榜首。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要取得真正的成效,必须通过行政区划、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任命制度、权力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从财政省管县过渡到行政省管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德军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265个地级市中已有253个地级市实行了市管县体制,管辖着1445个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占县级行政区总数的70%。至2002年,江苏、辽宁、广东、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共16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凌波  
今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点。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乡用县管”的改革试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军  
本文以财政层级简化至三级作为构建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在三级财政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政府财力的初次分配(分税)和二次分配(转移支付),估算政府支出分配比例和财力配置比例,从而搭建起以事权与财力均衡配置为核心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架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许梦博  
财政生态是指财政制度与政策内部的运行机理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作用结果。从本质上看,财政制度与政策是为了实现公共支出而筹集公共收入,改变市场低效状态和纠正市场失灵的一种政府再分配行为。因此,政治权力决定了财政的存在形式和服务对象,社会生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朱云飞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从河北情况看,2005年实施"扩权强县"改革,省政府对22个扩权县(市)实行财政直管。2009年又对43个产粮大县实行与扩权县相同的省财政直接管理模式。目前,直管县数量增加到92个,占全省县(市)的68%,直管范围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与中央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总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会龙  郭廷廷  
"省管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与省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践相呼应,理论界对西部地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研究逐渐取得进展,但总体上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本文试图对西部地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成就、问题与不足、发展与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西部地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后续研究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推进作理论上的铺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建华  
基层财政困难影响了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多年来,上层政府通过税费改革等多种措施力图能够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服务能力的大提升,"省直管"体制改革也是出于这种目的。然而,我国基层财政困难有着财政体制与行政级次的双重原因,尽管"省直管"体制有着强大的动力与现实优势,但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外两种力量促使乡镇机构组织职能的合理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