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7)
2023(18414)
2022(15938)
2021(15069)
2020(12716)
2019(29363)
2018(29337)
2017(55756)
2016(31123)
2015(34918)
2014(35059)
2013(34205)
2012(32040)
2011(28602)
2010(29098)
2009(27121)
2008(26947)
2007(23898)
2006(21580)
2005(19593)
作者
(90207)
(74833)
(74160)
(71216)
(48118)
(35974)
(33677)
(28902)
(28768)
(27375)
(25723)
(25471)
(24229)
(24045)
(23797)
(22923)
(22263)
(22206)
(21688)
(21672)
(18832)
(18808)
(18267)
(17343)
(16894)
(16857)
(16762)
(16677)
(15247)
(14971)
学科
(114339)
经济(114164)
管理(93974)
(86408)
(72442)
企业(72442)
方法(46238)
(42620)
数学(39259)
数学方法(38673)
(35052)
中国(34026)
(31834)
地方(27402)
业经(27386)
(27171)
(23924)
财务(23836)
财务管理(23773)
(22709)
农业(22664)
银行(22645)
企业财务(22586)
(21969)
(21588)
(20853)
金融(20845)
理论(20799)
(19921)
贸易(19911)
机构
大学(430440)
学院(428659)
(166988)
管理(163273)
经济(162945)
研究(151498)
理学(138498)
理学院(136869)
管理学(134438)
管理学院(133650)
中国(117111)
(93753)
科学(93660)
(89375)
(78268)
(75576)
(71219)
研究所(70144)
中心(69434)
财经(66179)
业大(64548)
(59888)
北京(59539)
农业(58781)
(58237)
师范(57589)
(55307)
(54383)
(51675)
经济学(49114)
基金
项目(283006)
科学(220686)
研究(208503)
基金(202271)
(176942)
国家(175395)
科学基金(149024)
社会(128286)
社会科(121184)
社会科学(121147)
(112431)
基金项目(106267)
自然(97315)
教育(96670)
自然科(94931)
自然科学(94902)
(93982)
自然科学基金(93159)
编号(86145)
资助(84048)
成果(73128)
重点(63963)
(62572)
课题(61151)
(60127)
(58086)
创新(54240)
科研(53859)
(53262)
教育部(53175)
期刊
(195894)
经济(195894)
研究(136116)
中国(96517)
(73411)
学报(71200)
(69322)
科学(62879)
管理(62196)
教育(56099)
大学(53829)
学学(50243)
(46435)
金融(46435)
农业(46400)
技术(36802)
财经(33204)
业经(31346)
经济研究(29502)
(28278)
问题(24880)
(23460)
图书(22702)
(21016)
理论(20978)
科技(19737)
技术经济(19151)
(19073)
现代(18969)
会计(18901)
共检索到674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祖春  
江苏三年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这一改革取得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与行政市管县体制之间体制性摩擦造成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原市管县体制所固有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在快速萎缩,省对县、市对县管理和协调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真空。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科学、有序地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省、市、县政府间的职责权限;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改革;允许和鼓励市县构建合作型财政管理关系;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实行全方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市级财政调控能力减弱、积极性将受到影响等。同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制约着财政体制的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鹏  
从理论基础、现实意义、改革成效、思路及改革模式等方面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简要述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丽华  李保春  张蕾  
近年来,在中央的推动下,西部各省进入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的密集期,但未实现中央确定的2012年底全面铺开的顶层设计目标。西部地区甚至部分中部地区改革试点的原地踏步,彰显了改革风险的客观存在。正视改革风险,积极应对和防范风险,成为进一步推动改革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风险的含义所谓制度改革风险是指由制度设计以及改革实施过程中引发的未来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结果可能与最初改革顶层设计目标产生较大的差异,其差异可能对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  
本文指出政府财政层级过多的几项主要弊端,论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客观现实性,提出取消“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几条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磊  
为了有助于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顺利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笔者对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试点情况进行了研究,特提出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在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宁静  赵国钦  贺俊程  
本文采用全国县级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总体上不利于民生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医疗服务方面,改革对人均医疗床位数的影响虽不明显,但导致医疗支出比重相比于改革前下降了11.67%。在公共教育方面,改革对中小学生数占人口比重产生了负面效应,且导致教育支出比重较改革前下降了4.19%。另外,笔者还发现,改革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性和时间滞后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笔者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指标统计描述、县域经济活力指数分析、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度3种方法,对始于2007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试点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平均增幅普遍高于非试点县,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试点县县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经济活力指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显著改善了试点县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仍不明显。多维测度结果均表明,当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山西省试点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不显著,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军  王晓丹  
近几年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在各省陆续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既有的市管县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可以预期,这项改革措施有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等多种潜在作用。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该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江苏省51个县(市)2004-2009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县(市)扩权而产生的"政府竞争效应"实现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恒   王树昊   李川川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从企业税收负担和资源配置维度考察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实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经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究其原因,改革的实际税负渠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源配置渠道带来的正面影响,初始税收负担较重或资源错配程度较高的区域所受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丰富了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微观企业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庞明礼  石珊  金舒  
H省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8年,根据H省174位财政局长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本文总结出H省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改革困境,包括体制衔接困境、权责匹配困境、定位困境、合作困境和监督困境。为解决上述困境,应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明确收支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权责匹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定位;建立健全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亚红  刘佳  
文章基于陕西省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自然实验的倍差法模型估计,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陕西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方面的效应。静态模型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的整体政策效应明显,省直管县改革显著地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约提高16.8个百分点。同时,省直管县改革还显著地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率,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率因省直管县改革的实施每年约提高246个百分点。但并没有促进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同时,模型分析还发现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策效应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看出改革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