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5)
2023(4137)
2022(3222)
2021(3195)
2020(2342)
2019(5473)
2018(5647)
2017(9876)
2016(5289)
2015(5485)
2014(5438)
2013(4982)
2012(4425)
2011(3915)
2010(3988)
2009(3713)
2008(3588)
2007(3061)
2006(3031)
2005(2855)
作者
(12782)
(10930)
(10728)
(10585)
(6969)
(5078)
(4864)
(4214)
(4012)
(3775)
(3715)
(3714)
(3550)
(3479)
(3442)
(3327)
(3158)
(3036)
(2989)
(2922)
(2771)
(2650)
(2611)
(2535)
(2508)
(2449)
(2423)
(2332)
(2122)
(2115)
学科
(17263)
经济(17233)
管理(12567)
(11016)
(9954)
(9146)
企业(9146)
(7406)
(7361)
体制(6605)
(6601)
银行(6600)
中国(6598)
(6451)
业经(6337)
(6052)
金融(6050)
(5765)
地方(5671)
农业(4920)
(4106)
(3980)
制度(3978)
税收(3973)
(3927)
教育(3689)
财政(3153)
理论(3147)
(3117)
教学(3084)
机构
学院(62937)
大学(61379)
研究(24970)
(24672)
经济(24055)
管理(21611)
中国(21247)
理学(17444)
理学院(17221)
管理学(16990)
管理学院(16839)
(15129)
科学(13708)
(13487)
(12356)
中心(11330)
(11222)
研究所(10861)
财经(10337)
(10269)
(9926)
师范(9855)
(9537)
(9458)
(9193)
北京(9040)
(8455)
师范大学(7961)
业大(7809)
教育(7731)
基金
项目(39324)
研究(32996)
科学(30926)
基金(26842)
(23159)
国家(22895)
社会(20356)
科学基金(19257)
社会科(19096)
社会科学(19092)
(15809)
教育(15615)
编号(14483)
基金项目(13804)
(13244)
成果(12615)
课题(10874)
自然(10643)
自然科(10354)
自然科学(10351)
自然科学基金(10149)
资助(9598)
(9494)
(9491)
(9259)
(9184)
重点(9142)
(8715)
(8674)
项目编号(8608)
期刊
(34582)
经济(34582)
研究(24510)
中国(18927)
教育(13612)
(12057)
(11647)
金融(11647)
(10854)
管理(8964)
学报(8240)
科学(7813)
大学(6889)
农业(6703)
学学(6200)
业经(6152)
技术(5465)
财经(5188)
经济研究(5147)
(4498)
职业(4256)
问题(4022)
改革(3883)
(3883)
农村(3313)
(3313)
(3209)
(3141)
(3089)
(3028)
共检索到11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操世元  
作为一项体制内创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不仅为缓解县域财政困难提供了制度上保障,而且为理顺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作为一种新尝试,在各地实践中,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行政体制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内在约束。本文通过对省直管县改革缘起和路径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认为,充分发挥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优势,需要行政省直管县的体制创新,但从财政体制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不仅需要认识上的深化,而且需要突破一系列约束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雪峰  贾晋  王慧  
本文首先梳理了"省直管县"改革的背景及内容,在结合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改革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县级财政解困、公共服务供给及县域经济增长方面。进一步分析表明,"省直管县"改革既没有促进县级财政解困和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改革效果并不理想。针对现有问题,本文提出上级政府应该在明确各级政府权责的基础上,促进政府的职能转换,循序渐进地推动"省直管县"改革的深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占斌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十多个省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这种“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之举,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而且目前还有扩大之势。笔者认为,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对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行政绩效均有益处,应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前进方向。改革的路径可考虑渐进式分类展开,并通过行政区划的改革配合,用约20年的时间调整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瀚尧  王乔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克  
本文通过对法律供求分析发现,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程度较低,省与县(市)之间进一步的财政分权呈现出无序化、随机化和封闭化的特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以财政收益权、财政支出权和预算配置权为核心的财政权分配与重构,其法治化路径应以省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地方性法规为宜,完善分税制改革,实现财政收益权法治化;进一步明晰事权划分,实现财政支出权法治化;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现预算配置权法治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善才  
"郡县治,天下安"是我国历史上行政治理的典型经验;而行政"省直管县"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也是对我国宪法的回归。目前,我国有1636个县和374个县级市。它们上承省、市,下接乡镇,是宏观与微观结合部,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枢纽,是支撑中央政权稳固运行的根基。近年来,为解决城乡矛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各地陆续推行了以财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凯波  
1.教育支出遵循渐进主义决策模式。以往年度教育支出比重高的县(市),本年度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会高。当没有控制年份固定效应时,无论是差分GMM的估计结果还是两步系统GMM估计结果都表明上一年教育支出比重对本年影响为正,而两年前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为负,这可能是遗漏年份固定效应造成的。在加入年份虚拟变量之后,一年前和两年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萍  康松  王静  
财政省管县体制的改革不仅是行政管理手段的简单变革,也是涉及地方各层级政府权力的再分配,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过程可以分为改革过渡期和改革深化期两个阶段。改革过渡期主要存在利益调整、管理监督和区域协调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改革深化期主要包括行政体制、税收体制、法律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应该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革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丹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在探索和实施"省直管县"管理体制,目前这项改革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对市、县经济利益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利用2001-2011年我国市、县两级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财政上"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极大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本级的经济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平  陈露  
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在部分省份实行省直管县改革,意在缩减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部分学者在研究这几年的改革效果后,得出了"省直管县"改革起到了促进县域经济增长,释放财政压力的作用,却极少有学者研究"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本文利用部分省份2002年到2012年的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比较改革组与对照组之间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差异,从而得出改革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也得出"省直管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全面省直管则对县域经济增长再度产生促进作用;(4)宜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占中心城市体量较大、距离较远的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邓卫广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