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5)
- 2023(4574)
- 2022(3797)
- 2021(3568)
- 2020(3016)
- 2019(6858)
- 2018(6512)
- 2017(12015)
- 2016(6643)
- 2015(7269)
- 2014(7217)
- 2013(7274)
- 2012(7208)
- 2011(6598)
- 2010(6840)
- 2009(6421)
- 2008(6225)
- 2007(5754)
- 2006(5176)
- 2005(4431)
- 学科
- 济(29275)
- 经济(29240)
- 农(24287)
- 业(17075)
- 农业(16493)
- 管理(14542)
- 地方(10736)
- 业经(9550)
- 土地(9143)
- 中国(8834)
- 财(7949)
- 农业经济(7322)
- 制(7224)
- 企(7207)
- 企业(7207)
- 学(7105)
- 方法(6991)
- 发(6676)
- 数学(6304)
- 数学方法(6271)
- 家(6160)
- 工作(6031)
- 国家(5821)
- 财政(5662)
- 发展(5350)
- 展(5342)
- 村(5139)
- 农村(5121)
- 政(4998)
- 收入(4935)
- 机构
- 学院(92792)
- 大学(90017)
- 济(36806)
- 经济(35788)
- 研究(34828)
- 管理(34730)
- 理学(29305)
- 理学院(28927)
- 管理学(28527)
- 管理学院(28333)
- 中国(27132)
- 农(26117)
- 科学(21467)
- 京(19367)
- 农业(19071)
- 财(18388)
- 所(18180)
- 中心(17343)
- 业大(17108)
- 江(16516)
- 研究所(16281)
- 省(16130)
- 范(14127)
- 师范(14038)
- 财经(13297)
- 州(12671)
- 农业大学(12499)
- 经(12012)
- 院(11996)
- 北京(11646)
- 基金
- 项目(61979)
- 科学(48158)
- 研究(47766)
- 基金(43042)
- 家(37077)
- 国家(36616)
- 科学基金(30810)
- 社会(30585)
- 社会科(28552)
- 社会科学(28543)
- 省(28458)
- 基金项目(23436)
- 划(21262)
- 编号(20635)
- 教育(20522)
- 自然(18273)
- 自然科(17750)
- 自然科学(17745)
- 自然科学基金(17376)
- 成果(16876)
- 资助(16287)
- 农(15848)
- 发(15049)
- 课题(14719)
- 部(13755)
- 重点(13723)
- 性(12537)
- 创(12396)
- 发展(12298)
- 制(12286)
共检索到153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新文
省府胜诉陕西省首起村委会状告省政府土地确权案纪实孙新文1996年12月6日。古城西安。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14时30分。行政审判庭庭长李如山宣布:“上诉人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程安东,陕西省省长。委托代理人谭道发,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副局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朝和
“四至界线”引发的纠纷———云南省潞西县首起企业状告县土地局土地权属案纪实王朝和本是一起发生在云南省盐业公司驻芒市支公司与“邻居”县农机培训站之间的土地权属纠纷案,经潞西县土地局多次处理,芒市盐业支公司仍然不服。他们认为:潞西县土地管理局颁发给该公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叶琳
土地确权是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但是推进的速度滞后于中央的目标。当前土地确权的推进除了法律、政策支撑和政府主导意志外,村委会的参与是影响进程的重要因素。以确权工作的还权赋能为切入点,虽然法律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村委会是当前情景下现实意义上的集体产权代理人;同时新时期村委会具有"群众性自治和基层政府代理人"这一"政社合一"的特性,因而在土地改革中村委会不能"去行政化"。对于土地确权,需要明确村委会土地确权推进执行者的历史责任、依靠村委会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加强村委会土地确权的动态管理。特别地,需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权责对等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术魁 赵毅 刘旭玲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防范征地冲突外包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为获取"帕累托改进"而缔结防范契约,但由于存在隐性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缺陷,后者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破裂。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地方政府有效激励村委会防范征地冲突的改进措施,提出:考虑把村民、开发商等纳入契约框架,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契约的约束力;从信号传递及信号甄别的角度,派驻征收项目顾问,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有利于防范风险,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政治偏好型村委会,可通过设计预期政治晋升和嘉奖来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对于经济偏好型村委会可适当提高收益分配比例,加大违法成本以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杨照
农民普遍认为由国家出钱、农民出工、村委会组织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急需政府解决社会保障和孩子学费负担。有的地区村委会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发挥,缺乏村民的参与和认同;有的地区村委会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农民也表示出对村委会贪污腐败、挥霍村集体财产的担忧。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能出工建设新农村,反映了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角色 分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城市郊区土地被征收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土地红利的产生,并进一步在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村委会(农民)之间分配;其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即(被动)城镇化过程。而城镇化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土地红利分配的格局。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格局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合理提高个人的土地红利份额,但为了有效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村委会需要承担失地农民的谈判代表、土地红利分配方式的决定主体、土地股份公司的实际管理者三个职能。
关键词:
土地红利分配 村委会职能 城镇化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圆圆 左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村委会因扎根于农村、亲近于农民的特殊性,其在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政府单一管理到政府治理并由村委会参与,应该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
政府 村委会 农村社会保障 公共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福云
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选举模式:普遍模式、无候选人选举模式、整体提名模式、定位选举模式与组合竞选模式。本文在考察分析各种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选举模式各自的合法性及其特征、优缺点等,并在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 选举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济 谢克俭 周国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博 王珺卓
村民委员会选择性治理行为,是指村委会对那些于自身有利的事就去管、去做,而对那些不利或者费力不讨好的事就尽量不管、不做的现象。选择性治理直接导致了村级集体土地违法建设行为高发,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甚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亟待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激励约束机制,解决选择性治理问题。选择性治理土地问题的表现村民委员会越位集体土地经营管理。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依法具有本村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但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云奇 谢军 李冠军
蔬菜保护地是朝阳市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在旱灾严重,大田绝收的情况下,蔬菜保护地不但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还涌现了不少因发展蔬菜保护地增收的农户。在朝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和各级发展蔬菜保护地政策的支持下,朝阳蔬菜保护地发展势头强劲,农民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蔬菜保护地的积极性,但如何进行保护地用地调整也摆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亚丁 杨秀文
现实中一些村委会角色定位不清,致使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村委会应完善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和监督,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村委会 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友叶 陈义平 徐理响
村级选举是考察村民自治、村庄自主和乡村治理的可视化窗口。探究村级选举实践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是中国农村研究的重要论题。通过对安徽省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证性剖析发现,村级选举表现出"高票当选、低票落选"的弱竞争性样态。本文立足于政治系统论,以"制度—生活"为核心机制建构村级选举生态系统,深度分析该生态结构的生成逻辑、运行秩序与实践困境。制度权威影响下选举的规范化与乡村秩序中选举的生活化共同塑造"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制度化选举赋予"竞"的生态属性与选举行为,生活化选举形塑"不争"的选举策略与乡土规则。"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反映了现代性的制度规范与乡土性的生活智慧,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三重维度上营造良性选举秩序。由于村级选举中制度性因素与生活化要素的共同作用,在一些选举场域中造成自治空间的消解、选举程序的虚置与选举运行的非均衡化等实践困境。对于如何化解选举中的困境,平衡制度化选举与生活化选举在基层实践中的矛盾性与差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村级选举 政治生态 乡村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送春
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因监督意识淡薄、法律规范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而出现委托人监督缺失、代理人自我监督乏力、政策对象监督失效等现象,这不利于村委会权力的良性运行和村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强化监督意识、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监督过程的合法性、监督结果的有效性,以提高村委会政策执行效率,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委会 政策执行监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茆雪瑞
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但农业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因,而农业PPP项目为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已有研究对农业PPP的研究主要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而忽略了"特别法人"村委会在农业PPP项目中的影响。本文首先将农业PPP项目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并从理论上讨论村委会在不同时期的职能。其次,通过现实案例讨论村委会发挥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PPP 特别法人 村委会 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