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5)
- 2023(11087)
- 2022(9031)
- 2021(8399)
- 2020(6395)
- 2019(14231)
- 2018(13555)
- 2017(25058)
- 2016(13858)
- 2015(15603)
- 2014(15910)
- 2013(15119)
- 2012(14325)
- 2011(13014)
- 2010(13251)
- 2009(11564)
- 2008(11002)
- 2007(9894)
- 2006(8939)
- 2005(8379)
- 学科
- 济(60055)
- 经济(60014)
- 管理(30904)
- 业(28645)
- 地方(25146)
- 中国(21529)
- 农(20952)
- 企(18987)
- 企业(18987)
- 业经(15535)
- 农业(14823)
- 方法(14558)
- 地方经济(13890)
- 数学(12081)
- 数学方法(11912)
- 发(11844)
- 环境(11162)
- 学(11088)
- 融(10816)
- 金融(10814)
- 制(10332)
- 银(10257)
- 银行(10246)
- 理论(10077)
- 行(10073)
- 技术(9942)
- 财(9398)
- 贸(9320)
- 贸易(9308)
- 易(8853)
- 机构
- 学院(192832)
- 大学(178934)
- 济(72526)
- 研究(71036)
- 经济(70597)
- 管理(63731)
- 理学(52940)
- 中国(52911)
- 理学院(52183)
- 管理学(51140)
- 管理学院(50790)
- 科学(44067)
- 京(40202)
- 所(36117)
- 农(33514)
- 江(33167)
- 财(32912)
- 中心(32672)
- 研究所(32546)
- 范(30382)
- 师范(30081)
- 技术(28951)
- 业大(27537)
- 州(26965)
- 院(26565)
- 职业(26028)
- 农业(25616)
- 北京(25510)
- 省(25266)
- 财经(24421)
- 基金
- 项目(124636)
- 研究(99633)
- 科学(97582)
- 基金(82499)
- 家(71173)
- 国家(70418)
- 科学基金(59542)
- 社会(59243)
- 省(56677)
- 社会科(55915)
- 社会科学(55902)
- 教育(47587)
- 编号(44647)
- 划(44627)
- 基金项目(43632)
- 成果(35460)
- 自然(35127)
- 发(34876)
- 自然科(34191)
- 自然科学(34181)
- 课题(33953)
- 自然科学基金(33459)
- 资助(31869)
- 重点(29802)
- 年(28998)
- 发展(28289)
- 展(27776)
- 创(26485)
- 部(25518)
- 规划(25507)
- 期刊
- 济(95054)
- 经济(95054)
- 研究(58326)
- 中国(50690)
- 教育(36726)
- 农(33240)
- 学报(26623)
- 科学(25657)
- 管理(24732)
- 农业(23324)
- 技术(22831)
- 财(22773)
- 大学(20605)
- 融(20090)
- 金融(20090)
- 学学(19116)
- 业经(18487)
- 职业(15500)
- 经济研究(14195)
- 问题(11987)
- 坛(11763)
- 论坛(11763)
- 业(11325)
- 资源(11226)
- 财经(11012)
- 技术教育(10202)
- 职业技术(10202)
- 职业技术教育(10202)
- 发(9821)
- 科技(9728)
共检索到309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超萍 虞凯
省域高职院校分类发展,不仅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省域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政府优化管理,引导高职院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科院校分类评价已进入全面普及阶段,但高职院校内部分类及分类评价尚未真正实现。对分类必要性、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明确分类的原则和标准,搭建起“3×3+1”的“十宫格”省域高职院校三维分类框架,并以浙江为例,进行了分类运用。提出要转变管理理念,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分层分类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程;探索多维评价,构建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做到现实与未来联动、共性与个性兼顾;合理运用结果,完善分类评价资源配置,激励高职院校开展良性竞争;坚持特色办学,在类型宫格与省域需求中追求高水平,为高质量分类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晔 宗诚
文章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思路,明确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职业高中以学生自由选择为前提,服务多样化人才培养;中等专业学校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服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工学校以社会服务为导向,聚焦促进个体创业就业。在此基础上,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满足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持续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重塑中等职业教育新形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砥 李环 尉小荣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教育新生态、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新热点。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举措与实施成效,然后梳理了不同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关注重点,接着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治理、实现终身学习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最后思考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参与办学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结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联合体;优化专业结构,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推行实践教学星级评价,培养职业技能与素养高度融合的人才等路径,以促进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时艳 符家庆 沈小燕 沈竹雅
公共体育教育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特高高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体育教育为一流人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为"特高高职"建设实现社会赋能提供有效途径,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提供有力抓手。为适应"特高高职"建设需要,公共体育教育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营造院校体育文化氛围、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提高公共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艳
人工智能技术掀起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浪潮,加速社会行业和职业的演变,推动高职业院校转型升级。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特色专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动态优化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入,形成具有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和教育生态,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服务贡献力。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院校 特色专业 融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婷 柏文涌
高职院校已进入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主导的内涵发展阶段。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深化与拓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办学定位精准化不足、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双重不足、社会服务能力薄弱、治理结构封闭等多方面问题。由此,高职院校需要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引领,科学定位办学理念和目标,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打造"专兼"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郭彩云
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观念、组织、制度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了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政府职能的路径:更新政府观念体系,树立协作、全局、市场意识;完善政府管理体系,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和信息互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政府间合作的基本规范和利益补偿机制;转变职能方式,进一步构建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
政府职能 区域经济发展 协作 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谷炽辉
SPOC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融合了在线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优势,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路径。因此,本文在分析SPOC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框架设计进行了思考,以期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效率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SPOC模式 继续教育 框架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旭 陈敏
国有四大银行在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中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以四大商业大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机构参与竞争的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传统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当前,应逐步完善以中小银行机构为核心的新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将地方政府管理纳入事前防范体系;重点构建事后处理体系,建立同业救助基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以有效化解金融结构变迁中的区域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结构变迁 区域金融安全网 框架 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丹 王萌萌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利用数字化思维与手段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产教融合精准对接;普职课程双向融通;参与主体多元开放。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为:坚持培养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树立横纵融通的“大职业教育观”;打造开放性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构建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因此,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数字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未来职业,提供“工作世界”的课程内容体系;立足社会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强化数字化院校建设,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杨 严金明 石义
研究目的: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解释。研究结论:在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中,要以国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契合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与措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洪沛 肖玉贤 熊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为坚持特教特办,推进新时代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导。文章通过阐释数字化、教育治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内涵,在厘清数字化与教育治理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明确了面向普惠发展的特殊教育数字化治理概念及内涵,并创新性地从整体性治理的理念与基本特性出发,提出了集支撑体系、技术体系、互动体系于一体的治理体系框架,从而就特殊教育数字化治理推进的关键切入点提出了三条可能的实践途径,旨在为新一轮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特殊教育治理 数字化 体系框架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雯珊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支持教师发展,同时驱动组织创新的重要举措,对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在"双高计划"政策背景下,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发挥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教学交流咨询与评价反馈、服务科研活动以及构建产学研用社会服务平台等功能。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还处在探索期,既要从国内外普通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中吸取成功经验,又要突出自身职业性的特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构建人文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等实施路径,促进教师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善江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成为最大挑战。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师资建设先进经验,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内涵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策略为: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机制;高职院校中观层面的管理激励机制;教师个人微观层面的以反思性实践教学为特征的自我更新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校企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