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1)
- 2023(12421)
- 2022(10131)
- 2021(9520)
- 2020(7196)
- 2019(16284)
- 2018(15638)
- 2017(29243)
- 2016(16194)
- 2015(17810)
- 2014(17752)
- 2013(17204)
- 2012(16485)
- 2011(15125)
- 2010(15645)
- 2009(14144)
- 2008(13789)
- 2007(12460)
- 2006(11510)
- 2005(10692)
- 学科
- 济(68084)
- 经济(68023)
- 管理(40315)
- 业(37654)
- 企(26351)
- 企业(26351)
- 地方(26204)
- 中国(25425)
- 农(24527)
- 方法(17728)
- 业经(17107)
- 农业(16901)
- 数学(15074)
- 数学方法(14831)
- 地方经济(14275)
- 财(13332)
- 发(12873)
- 制(12841)
- 融(12620)
- 金融(12618)
- 学(12617)
- 银(12519)
- 银行(12510)
- 环境(12358)
- 行(12242)
- 贸(11685)
- 贸易(11668)
- 教育(11517)
- 理论(11302)
- 易(11206)
- 机构
- 学院(222160)
- 大学(216915)
- 济(89968)
- 经济(87631)
- 研究(84679)
- 管理(78971)
- 理学(65622)
- 理学院(64718)
- 中国(64120)
- 管理学(63658)
- 管理学院(63190)
- 科学(50047)
- 京(47886)
- 所(42682)
- 财(42239)
- 中心(38934)
- 江(38752)
- 研究所(38236)
- 农(37796)
- 范(36195)
- 师范(35906)
- 院(31224)
- 财经(31165)
- 州(31065)
- 北京(31015)
- 业大(30395)
- 省(28768)
- 农业(28766)
- 师范大学(28596)
- 经(28029)
- 基金
- 项目(141596)
- 研究(113146)
- 科学(111885)
- 基金(96503)
- 家(82521)
- 国家(81660)
- 社会(69508)
- 科学基金(69492)
- 社会科(65711)
- 社会科学(65698)
- 省(60528)
- 教育(53260)
- 基金项目(49570)
- 划(49111)
- 编号(48921)
- 成果(41400)
- 自然(40642)
- 自然科(39580)
- 自然科学(39571)
- 自然科学基金(38782)
- 资助(38275)
- 发(38069)
- 课题(36842)
- 重点(33183)
- 发展(31451)
- 展(30884)
- 年(30808)
- 部(30448)
- 创(29775)
- 性(28698)
共检索到369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然历史选择。省域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热点和实践焦点之一。从省域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政策逻辑看,在政策主体上,省域各部门往往多元共振,但不同省份的决策方式各异;在政策目标上,重在防治高等学校的恶性趋同、建立有序的高等学校体系;在政策工具上,重视淡化刚性规制、加强柔性引导。为了优化政策实践路径,省域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政策应紧扣省情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力防政策走样和反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袁玉芝
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厘清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逻辑。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执着于扩张的逻辑、资源的逻辑以及外部导向的逻辑后,从学科差异与院系设置、学院自治与资源配置、经费结构与分类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逻辑。借鉴哈佛大学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学科逻辑、人力资源配置的逻辑、教学资源配置的逻辑、科研资源配置的逻辑、学校与院系资源配置的逻辑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资源配置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资源配置 内涵发展 哈佛大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海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此战略背景,国家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围绕新发展格局背景,对我国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政策逻辑进行了分析,并由此阐述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在宏观层面,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在中观层面,加强资源配置、贯通协同机制;在微观层面,加强科技支撑、人才强省战略建设。文章对于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和实现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国家审计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翠英 经蕊 冯泓铭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呈现创新模式多元化、创新体系多极化和创新能力差异化等特点。产业集群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方面与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并通过要素共享机制、规模经济效益机制和竞争效应机制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需要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效统筹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 作用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洪向华 冯文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发展倡议,科学全面地阐述了世界为什么要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全球发展倡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聚焦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主题;是对西方发展主义的超越和扬弃,彰显了致力于人类共同发展的大国韬略;着眼“发展”这一时代重大课题,是自身发展寓于全球发展的必然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等三大倡议。未来,还需在发展理念的深化、机制的对接、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跨越与转变,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塑、世界发展新格局的构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用理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这种论争其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遵从逻辑的论争:主张理论指导实践者秉持的是一种理论优先性逻辑;倡导教师实践理论者秉持的是一种实践优先性逻辑。文章认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既有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秦榕 刘振芳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超常儿童教育 逻辑路向 实践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朋林 叶静童
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准确把握绿色金融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应遵循的发展逻辑与演进路径:在理论层面上,通过对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绿色金融生存逻辑、优化逻辑的深入剖析,探究了绿色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对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和实践历程的分析与经验总结,得出了适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最后,结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更好更快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以及发展方向,在实现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凡新 欧阳日辉
平台经济是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模式的经济形态。数据要素与平台经济形成耦合性,在不同阶段呈现资源化、产品化、全域化的特征,推动平台成长、扩张和赋能。微观层面数据连接、数据匹配、数据联动提升平台企业价值交换效率、促进供工用工匹配、增进主体协作实现需求侧规模经济;宏观层面数据协同、数据复用和数据融合实现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拓展,推动平台生态价值共创促进供给侧高质量发展。平台数据要素供需不匹配、应用水平不足、要素流动不畅、权益保障不全等因素制约作用发挥,通过增强优质数据供给、促进数据复用融合、强化生态价值共创,充分释放平台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数据要素增长潜力。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据要素 高质量发展 制约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晶 姜如玥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也将是我国低碳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来源。本文对我国数字经济赋能低碳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我国2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数据,对数字经济影响低碳发展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赋能低碳发展,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条机制赋能城市低碳发展,但数字经济通过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赋能低碳发展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畅通。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大城市发挥得更为充分。空间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力城市间形成低碳发展协同机制。本文为数字经济赋能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也为我国从数字经济入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低碳发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赛先 沈红
本文由六章组成,第1章为绪论。第2章首先考察了高等学校的源头——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及分类情况,接着分国别研究了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几个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类型发展情况及高等学校分类情况。研究发现,高等学校类型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呈现出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各国的高等学校分类与它们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实践紧密相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琴
中国省域发展的空间逻辑,始终随着国家区域战略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而转换。就国家层面而言,四十年来已经完成了从梯度推进到点区辐射的战略调整,也经历了从极化到均衡、再到极化与均衡相交融的螺旋式的周期循环。2012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密集设立国家级新区;近期国家层面不断强调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这都表明,一批中心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需提升能级与辐射引领能力,进而发展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空间推进器"。在地方实践中,"强省会"战略已经成为多个省份共同选择的省域发展的新空间逻辑,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强省会"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以江苏为例,在国家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首要定位是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为此,江苏需要实现全域发展的持续走强,需要加速补齐"省会相对弱势"短板,加快构筑"南京+苏南优势区域"的双引擎模式,进而实现全域的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省域发展 空间逻辑 强省会 地方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玉帆 杨蕾
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产生的战略部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发展引擎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从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诠释了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从党的领导、类型特色、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和品牌特色六个方面提出构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李一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军
职业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延伸。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大体经历了萌生、发展和确立三个阶段,其发展逻辑是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的主动选择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职业本科教育从政策研制到落地试点既离不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强劲引力,也离不开党和各级政府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不断释放各种政策利好的不懈助力,更离不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本身对丰富层次、完善结构追求的内生动力。在路径指向上,要统一思想,明确高职院校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夯实基础,加强法律、标准等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保障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坚守职业本科教育属性的典型职教类型特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