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67)
- 2023(21052)
- 2022(17960)
- 2021(16702)
- 2020(14262)
- 2019(32628)
- 2018(32263)
- 2017(61667)
- 2016(33718)
- 2015(38081)
- 2014(37764)
- 2013(37002)
- 2012(34223)
- 2011(30755)
- 2010(31023)
- 2009(28895)
- 2008(27828)
- 2007(24919)
- 2006(21547)
- 2005(18978)
- 学科
- 济(132479)
- 经济(132329)
- 管理(98114)
- 业(93706)
- 企(78279)
- 企业(78279)
- 方法(61291)
- 数学(53325)
- 数学方法(52632)
- 中国(38813)
- 财(36367)
- 农(36183)
- 地方(30351)
- 融(30102)
- 金融(30093)
- 业经(30017)
- 银(29299)
- 银行(29231)
- 学(29141)
- 行(28011)
- 制(27752)
- 农业(24365)
- 贸(23744)
- 贸易(23729)
- 技术(23636)
- 务(23458)
- 财务(23368)
- 财务管理(23312)
- 理论(23302)
- 易(22986)
- 机构
- 大学(469556)
- 学院(469092)
- 济(184605)
- 管理(183069)
- 经济(180393)
- 理学(158137)
- 理学院(156364)
- 研究(156107)
- 管理学(153395)
- 管理学院(152554)
- 中国(121506)
- 京(99765)
- 科学(98467)
- 财(86504)
- 农(79361)
- 所(78729)
- 中心(73817)
- 研究所(71795)
- 业大(71639)
- 江(70742)
- 财经(68948)
- 北京(62718)
- 经(62583)
- 农业(62187)
- 范(61783)
- 师范(61130)
- 州(57126)
- 院(57113)
- 经济学(55696)
- 技术(51373)
- 基金
- 项目(320808)
- 科学(251355)
- 研究(232633)
- 基金(230983)
- 家(201861)
- 国家(200170)
- 科学基金(171674)
- 社会(144889)
- 社会科(137230)
- 社会科学(137190)
- 省(127804)
- 基金项目(122097)
- 自然(112707)
- 自然科(110112)
- 自然科学(110082)
- 自然科学基金(108086)
- 教育(108071)
- 划(106857)
- 资助(95701)
- 编号(95423)
- 成果(77427)
- 重点(72053)
- 部(69910)
- 发(68330)
- 创(68236)
- 课题(66465)
- 创新(63386)
- 科研(61701)
- 大学(59728)
- 教育部(59602)
- 期刊
- 济(198034)
- 经济(198034)
- 研究(134122)
- 中国(94147)
- 学报(77341)
- 农(71078)
- 科学(68922)
- 财(67303)
- 管理(66064)
- 大学(58150)
- 教育(54654)
- 学学(54591)
- 融(50434)
- 金融(50434)
- 农业(48032)
- 技术(42353)
- 财经(33185)
- 业经(33136)
- 经济研究(31667)
- 经(28355)
- 问题(25443)
- 业(25434)
- 图书(24725)
- 科技(22995)
- 统计(22858)
- 技术经济(22782)
- 版(22625)
- 理论(22394)
- 策(21208)
- 商业(20741)
共检索到69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柏玲 唐艳玲 袁蕾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98-200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金融支撑体系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省域金融支撑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并且落后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对金融的依赖性要大于发达地区。从短期来看,金融体系的不同方面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却大相径庭。其中金融规模对自主创新具有正的短期效应,但这种短期效应具有时滞性,一般在3年后才开始显现出来。而金融体系的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自主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降斌 李艳梅
基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内陆科技圈四个科技区域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这四个科技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金融体系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四个科技区域的金融体系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有长期的支持效应,但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有较大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显著,但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内陆科技圈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东红
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河南省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创新的积累效应以及R&D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而技术引进和创新积累效应的作用都不明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增加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长期的创新规划,并将技术引进的重点集中于核心技术。
关键词:
自主创新 R&D支出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究竟促进了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滞后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地区显著,对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地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省域间自主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数字经济对自主创新的正向空间溢出并不显著。因此,应强化数字核心技术供给,畅通数字创新渠道;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释放知识产权保护红利。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蕊
本文使用我国1998~2005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内资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本文首次引入了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等自变量,分别分析FDI整体、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对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溢出效应的大小。此外,本文打破传统的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区域的方法,按照内、外资工业企业技术差距的高低,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地区,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三个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溢出效应的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淑娟 叶蜀君 解方圆
在分析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生产函数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静态和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从金融发展结构上看,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张有利于通过增加企业研发累积投入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却起到抑制作用;从金融发展效率上看,股票市场融资效率提升有利于通过增加企业研发累积投入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银行融资效率没有发挥作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均有利于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累积投入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胡昌平 张敏
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组织必须与社会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条件、信息资源环境等相适应。本文从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分布式协同构架下的服务支撑体系的分层构建,探讨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服务支撑体系的实现。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信息服务 支撑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蕙 张武强
在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信息需求的类型及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剖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信息服务 支撑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东华 王青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丰华 刘瑞明
自主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但产业升级能否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否实现携手并进?本文分析认为,产业升级可以通过微观需求拉动效应、中观地区协同效应、宏观国际贸易效应带动企业、地区、国家三个层面的自主创新。我们利用1997-2011年全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向第二、三产业升级能够有效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导致了三大区域产业升级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性,东部第三产业带动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强于第二产业,而中部、西部第三产业带动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弱于第二产业;政府介入经济程度、开放程度、投资增长速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陶静
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通过对我国中部六个省份2005-2014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引入FDI溢出效应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二者的交叉项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自主创新能力时,FDI的溢出效应对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弱化的效果。在考虑了自主创新能力,引入FDI的溢出效应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之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陶静
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通过对我国中部六个省份2005-2014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引入FDI溢出效应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二者的交叉项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自主创新能力时,FDI的溢出效应对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弱化的效果。在考虑了自主创新能力,引入FDI的溢出效应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之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一平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对于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不利的。文章采用中国1992-200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文章的重要发现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约能源的诱致性创新。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自主创新 能源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