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5)
2023(14747)
2022(12323)
2021(11159)
2020(9080)
2019(20072)
2018(19672)
2017(36419)
2016(20095)
2015(22047)
2014(21999)
2013(21624)
2012(20539)
2011(18974)
2010(19204)
2009(17698)
2008(17047)
2007(15316)
2006(13952)
2005(12773)
作者
(62177)
(51777)
(51327)
(48699)
(33067)
(24775)
(23124)
(20348)
(19913)
(18316)
(17838)
(17193)
(16944)
(16506)
(16227)
(15809)
(15365)
(15216)
(14926)
(14735)
(13186)
(13097)
(12560)
(11986)
(11853)
(11442)
(11426)
(11417)
(10522)
(10344)
学科
(101693)
经济(101592)
管理(52642)
(49582)
(36732)
企业(36732)
方法(31811)
地方(30384)
中国(28971)
(27361)
数学(27328)
数学方法(27152)
业经(22097)
(21376)
农业(18988)
(18094)
(17554)
地方经济(17367)
(16468)
贸易(16456)
(15825)
环境(15819)
(15592)
金融(15584)
(15313)
银行(15265)
(14831)
(14263)
技术(13312)
(13240)
机构
学院(291630)
大学(288401)
(127665)
经济(125067)
研究(111934)
管理(105103)
理学(89321)
理学院(88166)
管理学(86739)
管理学院(86203)
中国(83357)
科学(69643)
(62200)
(59145)
(58829)
(54826)
研究所(53527)
中心(49637)
业大(46964)
(46728)
农业(46386)
财经(42759)
(40203)
(39970)
师范(39448)
经济学(39395)
北京(39256)
(38666)
(37715)
(36534)
基金
项目(194062)
科学(151616)
研究(138793)
基金(137962)
(122802)
国家(121739)
科学基金(102169)
社会(89547)
社会科(84779)
社会科学(84759)
(79992)
基金项目(73077)
(65850)
自然(64865)
自然科(63312)
自然科学(63290)
自然科学基金(62105)
教育(62060)
资助(55013)
编号(54933)
(48554)
重点(44822)
成果(43822)
(41184)
(40293)
课题(40151)
发展(38559)
(37989)
创新(37805)
国家社会(37102)
期刊
(153843)
经济(153843)
研究(89415)
中国(66480)
(54893)
学报(51350)
科学(46052)
(39714)
管理(39616)
大学(37703)
农业(37144)
学学(36001)
教育(31929)
(28988)
金融(28988)
业经(25627)
技术(25627)
经济研究(25401)
财经(21554)
问题(20053)
(19478)
(18787)
技术经济(15402)
(15134)
资源(14622)
科技(14480)
商业(14478)
世界(14474)
(14197)
国际(13742)
共检索到45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鸣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讨论经济因素对于省域竞技体育实力的影响,并用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成绩代表省域竞技体育实力,用地区生产总值代表省域经济综合实力,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省域竞技体育实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教育投入、科技投入、运动员数和教练员数对地区竞技体育实力有显著影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体育和传媒投入、科技投入、运动员数和教练员数都对地区竞技体育实力有正向影响,而教育投入对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影响为负向的。其他一些因素对地区竞技体育实力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磊  
文章就竞技体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对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基于回归模型对于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体投入、国民体质以及地区差异对于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均有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小红  赵炜涛  
文章采用第十二届全运会各省的综合得分代表省级竞技体育实力,在已有经济发展与竞技体育研究基础上,加入国民体质对于竞技体育的分析,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经济发展、国民体质与竞技体育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递减的趋势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国民体质对竞技体育本身和邻省的竞技体育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小红  赵炜涛  
文章采用第十二届全运会各省的综合得分代表省级竞技体育实力,在已有经济发展与竞技体育研究基础上,加入国民体质对于竞技体育的分析,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经济发展、国民体质与竞技体育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递减的趋势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国民体质对竞技体育本身和邻省的竞技体育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金毅  范媛媛  黄跃飞  刘海  
以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为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59年—2017年13届全运会奖牌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角度对60 a来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等级分区中80%为中低水平区,高水平区仅占20%.东、中、西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递减的特征.2)各省级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绝对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相对差距呈现缩小趋势.省际竞技体育实力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略有改善,但幅度不大.3)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重心聚集在鲁、豫、皖三省的空间范围内,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4)从2005年全运会开始,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相邻省级地区"高—高"、"低—低"聚集分布的特征.在60 a的发展历程里,东北地区经历了"强—弱—强"的过程,中部地区与之相反,经历了"弱—强—弱"的过程,东部地区是逐渐增强的过程,而西部地区则是一直处于弱势状态.HH和LL类型分别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集聚,LH类型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HL类型分布比较分散,四大地区均有分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志国  袁红玉  
英雄人物对社会的贡献也反映在精神领域。体育英雄也不例外,体育英雄对当前社会的意义表现在经济价值、教育价值、道德指向价值、文化传播价值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体育英雄这几方面价值的论述,认识到英雄传统对建设和谐、向上的社会道德氛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琴  汤长发  
利用前沿非线性PSTR模型和我国2007-2013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体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其特征。研究表明:体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在体育财政投入水平较低的地区,体育财政投入无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体育财政投入水平较高的地区,体育财政投入显著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随着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逐步实现对相应门槛值的跨越,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同时,我国各省域体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北京、浙江、广东、海南、内蒙古、陕西、西藏、新疆等八个省域体育财政投入显著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鸣  
文章试图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的框架,力求全面综合地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为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窦智  叶文辉  
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育在国际间政治、经济交往及文化交流方面显得日益重要。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比赛为主要特征,以夺取比赛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自1989年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辉煌战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体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这引起人们对于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问题的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振兴  
随着我国多次成功举办大型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基础,体育教育为体育运动在群众中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影响,提出了利用体育教育推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为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莲香  胡彦龙  蒋箔  
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孕育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竞技人才坯材,只要采用适当的渠道、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培养,我国的各项竞技体育及事业,尤其是人才匮乏、发展迟缓的运动项目必将在较短时期内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珺东  李波  
省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但是单一的评价方法很难有效地对省域经济这样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给出科学评价。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灰色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的组合评价方法,选取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5个年度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三种方法的综合排名结果。其次,利用组合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地区综合排名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平稳、中部发展、西部落后"格局的结论。最后,就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冬青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是社会的缩影,它不仅受教练员的水平、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和努力、器材设备等因素的直接影响,还受体育训练和管理体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间接影响。为此本文对中国、日本、美国和前苏联四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体育投资和女子竞技体育等方面的相似和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出体育、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中国女子竞技运动成绩背后存在着的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值得探寻的内外规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云   訾卫东   李佐惠  
中国竞技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助力,因此有必要对竞技体育科研成果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3年3 918篇中国竞技体育科技相关文献,从研究机构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主题、研究热点演变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竞技体育科研合作网络在整体上已经初步具有规模,以专业体育院校、综合类大学体育机构及体育科研院所为主要节点,各高产作者的所属机构与研究核心机构相吻合,且核心作者的研究领域也与领域内主题聚类标签基本吻合;研究主题以运动员为研究中心,具体涉及竞赛、训练、战术、教练员、生理、生化等方面,运动项目以中国奥运优势项目、新兴项目、冷门项目为主。然而,近些年中国竞技体育科研有关研究成果数量整体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且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科技助力模式未能充分促进竞技体育科研创新。根据研究发现,建议构建竞技体育科技训练多元化体系,完善训练、科研和保障“三位一体”模式,并搭建竞技体育科研赋能创新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