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6)
- 2023(11345)
- 2022(10006)
- 2021(9427)
- 2020(7843)
- 2019(18059)
- 2018(17946)
- 2017(34970)
- 2016(19317)
- 2015(21724)
- 2014(21678)
- 2013(21581)
- 2012(19919)
- 2011(17780)
- 2010(17423)
- 2009(15724)
- 2008(15041)
- 2007(13009)
- 2006(11233)
- 2005(9736)
- 学科
- 济(78575)
- 经济(78496)
- 管理(51726)
- 业(48456)
- 企(38469)
- 企业(38469)
- 方法(35977)
- 数学(31641)
- 数学方法(31322)
- 农(22626)
- 地方(21367)
- 中国(19542)
- 学(17086)
- 业经(16768)
- 财(16557)
- 农业(15162)
- 贸(12866)
- 贸易(12859)
- 环境(12486)
- 和(12413)
- 易(12409)
- 理论(11890)
- 制(11692)
- 地方经济(11429)
- 技术(11329)
- 务(10197)
- 划(10188)
- 教育(10185)
- 财务(10136)
- 财务管理(10121)
- 机构
- 大学(267690)
- 学院(267385)
- 管理(108533)
- 济(103357)
- 经济(100975)
- 理学(95112)
- 理学院(94034)
- 管理学(92355)
- 管理学院(91890)
- 研究(90304)
- 中国(65374)
- 科学(59381)
- 京(57071)
- 农(48316)
- 所(46091)
- 业大(44012)
- 财(43599)
- 研究所(42610)
- 中心(41223)
- 江(38993)
- 农业(38063)
- 范(36646)
- 师范(36308)
- 财经(35840)
- 北京(35561)
- 院(32975)
- 经(32662)
- 州(31479)
- 经济学(29649)
- 师范大学(29468)
- 基金
- 项目(193120)
- 科学(151191)
- 研究(140543)
- 基金(138435)
- 家(121261)
- 国家(120226)
- 科学基金(102617)
- 社会(86653)
- 社会科(81982)
- 社会科学(81959)
- 省(78010)
- 基金项目(74833)
- 自然(67966)
- 自然科(66299)
- 自然科学(66285)
- 自然科学基金(65044)
- 划(64695)
- 教育(63683)
- 编号(58223)
- 资助(56747)
- 成果(45928)
- 重点(43134)
- 发(41984)
- 部(41929)
- 课题(39893)
- 创(39879)
- 创新(37211)
- 科研(37077)
- 计划(35309)
- 大学(35212)
- 期刊
- 济(110023)
- 经济(110023)
- 研究(74617)
- 中国(50164)
- 学报(44677)
- 农(43599)
- 科学(40838)
- 管理(36942)
- 大学(32907)
- 农业(31248)
- 学学(30964)
- 教育(30154)
- 财(29729)
- 技术(23012)
- 融(19448)
- 金融(19448)
- 业经(19227)
- 经济研究(16411)
- 财经(15903)
- 业(15793)
- 图书(15220)
- 问题(14423)
- 资源(14190)
- 科技(13851)
- 理论(13764)
- 经(13405)
- 实践(12884)
- 践(12884)
- 技术经济(12711)
- 版(12372)
共检索到378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靖 孙晓明
在我国宜耕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多地依靠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分区域、分作物地研究粮食单产水平及其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粮食生产布局规律性,为科学地制定分区和分作物的产业指导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剔除趋势"模型,分析了我国主产省份各类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和波动幅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省份可划分为高产稳产区、中产稳产区、波动区和低产区四大类型,单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以及新疆,单产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主产区单产年际波动剧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分区域产业指导政策宜分别实施稳定、优化、强基、提升四大战...
关键词:
粮食单产 主产省 波动 类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从单产波动的短期扰动性和阶段周期性出发,采用谱分析法对全国粮食单产波动进行周期分解,并进一步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产波动由5种周期的波叠加而成,其中45年长波与单产阶段性相吻合,而剩余中短波叠加基本上对应于单产扰动;作物品种更新和农田肥料结构的改变是造成45年长波周期性上升与下降的技术原因,而农业灾害则与单产扰动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预测我国粮食单产即将进入一个长达20多年的阶段性高增长期,而农业灾害在某些时段也可能进入高发期,并对单产形成短期冲击,但不会改变单产的阶段性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世一
研究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状态稳定至关重要。本文运用STL-NAR组合模型在价格分量基础上对四种粮食(稻谷、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进行预测,采用符号动力学将粮食价格涨跌描述为不同的价格状态。同时,运用隐马尔科夫链模型构建了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的状态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STL-NAR模型对稻谷、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稻谷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小麦价格呈倒“V”型趋势,玉米和大豆价格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稳定程度与价格传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粮食安全稳定时,价格传导相对顺畅,粮食价格往往呈下降趋势;而当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与粮食价格传导受阻时,则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调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朱泽一、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如同粮食安全的定义一样,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的标准,人们在衡量粮食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珊珊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失衡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利用1978~2011年粮食价格、产量、消费量等方面数据,在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价格和相关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麦诺特粮食价格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价波动作用下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福利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为0.513%,大于主销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0.008%;主产区总福利改善了16.923%,主销区总福利恶化了-0.262%。粮食价格波动促使主产区的总福利得到改善,主销区的总福利恶化。最后提出在粮食价格波动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产销区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产销区的利益协调等建议。
关键词:
粮食 主产区 主销区 价格波动 福利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文章运用比重分析、边际贡献率分析、Cox—Stuart趋势检验、方差分解影响弹性及敏感分析法对四大粮食品种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在粮食总产量中仍占有主要地位,粮食总产量对稻谷产量的敏感系数是最大的,稻谷产量的波幅明显要大于另外三个粮食品种产量;玉米产量边际贡献率有增长趋势,其他三个品种只是没有减少的趋势;稻谷和小麦生产的波动是加剧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对总产量的波动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粮食品种 产量波动 粮食总产量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蕾
本文在收集整理粮食产量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61-2011年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波动和物价波动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意义上,两者具有非对称性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物价波动会和粮食产量波动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波动 物价波动 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玉言
我国近几年来,粮食一会儿“短缺”,一会儿“卖粮难”,不断困扰着决策者。我认为,对粮食的供求,既不要过份担忧;也不要麻痹大意。关键是要对粮食供求状况作出明确的判断,决策才不盲目,防止走进误区。 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究竟是多了?还是不足?主流的观点是不足。我的观点是: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是阶段性的、低水平的“过剩”。现由是:其一,1992年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而且又是在近几年连续灾害后的“雪”上加“霜”。但反映在市场上的粮食供求平稳,粮价继续下跌。安徽农村1990年稻谷的保护价为每市斤0.34元,而1991年市场价竟下跌到每市斤0.26—0.27元。原因是灾前存粮充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彦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锐
湖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所占地位举足轻重。文章在确定综合评价粮食安全各项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在粮食安全综合指标中所占权重。笔者采用多元自回归模型构建了湖北省粮食安全短期预警系统,最后对湖北省现阶段粮食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成分分析 短期预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正雨 何鹏 李晓 唐莎
文章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分析了四川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数量安全变化态势,并采用Gm(1,1)模型对未来6年的粮食数量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8~2012年,四川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依赖于粮食单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以及耕地供给小幅增加,使得耕地压力指数K并未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粮食数量处于可控的安全态势,实现了"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政策要求。2015~2020年,无论按低方案(252.64 KG/人)、中方案(322.07 KG/人)和高方案(386.6 KG/人)粮食消费水平计算,城镇化、工业化和粮食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国 张竟竟 郭志富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总体与17地市耕地压力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虽然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加大使得产量增加从而全省总体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降低趋势。1998,2005和2012年,郑州、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和济源耕地压力指数过大,主要原因:(1)复种指数低于全省平均值;(2)受耕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平限制导致单产水平过低;(3)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值。2003年还有粮食因灾致单产低的因素影响。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单产与复种指数、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制度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忠 黄峰 李保国
粮食单产的增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总产上升的主要原因。进行粮食单产波动分解,并分析其多尺度波动特征及主导因素,从而揭示粮食单产变化的规律,对于今后中国制定相关政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复合系统分析,利用1978-2011年粮食生产统计数据,通过多年滑动平均和曲线拟合两级趋势剔除,进行了单产波动分解,并分析了粮食单产的多尺度波动特征及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应用两级趋势去除的方法可以将粮食单产分解为长期趋势、中期波动和短期波动3个项,其中短期波动主要受年际气候变化影响,中期波动曲线主要反映了研究期社会经济和粮食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单产的影响,而长期趋...
关键词:
粮食 单产 波动 趋势去除 多尺度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