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5)
2023(5950)
2022(5012)
2021(4541)
2020(3750)
2019(8289)
2018(8023)
2017(14657)
2016(8221)
2015(9204)
2014(9368)
2013(9166)
2012(8680)
2011(7757)
2010(7865)
2009(7103)
2008(6940)
2007(6493)
2006(5735)
2005(4695)
作者
(24859)
(20666)
(20416)
(19478)
(12857)
(10172)
(9390)
(8248)
(7908)
(7427)
(7163)
(7145)
(6582)
(6405)
(6356)
(6333)
(6318)
(6069)
(5900)
(5787)
(5223)
(5183)
(5014)
(4759)
(4696)
(4692)
(4565)
(4550)
(4233)
(4225)
学科
(38965)
经济(38945)
管理(22625)
(17638)
地方(17467)
(13285)
企业(13285)
方法(13273)
(12426)
数学(11517)
数学方法(11328)
环境(10674)
中国(9708)
地方经济(9391)
农业(8761)
业经(8646)
(8363)
(7138)
生态(6559)
资源(6533)
(6226)
(6003)
(5785)
技术(5590)
理论(5404)
(4437)
教育(4413)
(4274)
(4221)
区域(4210)
机构
学院(114298)
大学(110885)
管理(43715)
(42045)
研究(41137)
经济(40839)
理学(37223)
理学院(36743)
管理学(35965)
管理学院(35783)
中国(29357)
科学(28340)
(24347)
(22179)
(20882)
(19885)
中心(19823)
业大(19572)
研究所(19268)
(18273)
师范(18107)
(17313)
农业(17032)
(16831)
(15737)
(15592)
北京(14939)
师范大学(14394)
技术(14118)
财经(13261)
基金
项目(83312)
科学(65460)
研究(62659)
基金(56038)
(49023)
国家(48582)
科学基金(41488)
(38720)
社会(38139)
社会科(35996)
社会科学(35982)
基金项目(30583)
(30028)
教育(28366)
编号(26454)
自然(26275)
自然科(25462)
自然科学(25454)
自然科学基金(24890)
资助(21634)
(20469)
成果(20309)
课题(19855)
重点(19828)
(17309)
(16958)
发展(16416)
创新(16253)
(16087)
(15851)
期刊
(51858)
经济(51858)
研究(30387)
中国(28725)
(19733)
学报(17733)
教育(17699)
科学(16926)
农业(14067)
管理(14018)
大学(13042)
技术(12618)
(11947)
学学(11941)
资源(10244)
业经(9787)
(7745)
(7343)
金融(7343)
图书(6993)
科技(6861)
统计(6525)
(6445)
问题(6320)
经济研究(6290)
职业(6227)
技术经济(6223)
(5800)
决策(5674)
(5610)
共检索到173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强  陈伟  苏屹  
文章使用元分析和文献萃取方法,遵循系统论思想,以资源节约支持系统、环境保护支持系统、经济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为切入点,构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纳Group Eigenvalue Method确定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排序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和解释力度,识别影响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关键因子和子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  何小勇  
在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系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更是直接影响评价合理性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从确定影响系统评价指标的因变量和果变量的角度出发,提出应用因果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性,从而确定指标权重,是一种新的定量描述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江波  
信息资源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要科学地定量分析与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资源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则对组成信息资源丰裕指数模型各层次因素权重进行确定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模型中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广达  俞雪芳  袁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有必要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纳入财务考核范畴。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生态文明财务指标缺乏的现状,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财务分析指标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在财务学、生态学和期望理论基础上,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行为成效提供评价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权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引导显得尤为必要。分析生态文明要素构成,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设计相结合方法,从生态本色文明和生态发展文明两个角度研究构建由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山东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计生态文明五级评价标准并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山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登英  康灿华  
在提出公路交通科技创新能力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逐层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了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显示了这一方法分析复杂问题的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宓泽锋  曾刚  尚勇敏  陈思雨  朱菲菲  
通过结合熵权TOPSIS法和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1我国自然系统的建设相对缓慢,生态文明整体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其他系统的影响;2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省份极为缺乏,协调度高的省份总体水平普遍不高;3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经济系统的促进作用变弱,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作用得到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心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杰  曹玉昆  
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在充分比较、筛选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难以获取数据的思想教化层面进行了专门的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居民生态文明习惯养成率较高,但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文明情感较深厚,但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虽然逐年好转,但各层面发展不均衡,思想教化、生态文化及生态社会层面急需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才吉卓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器”。全面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可以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及时发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青海省地处生态要地,生态价值大、生态责任大、生态潜力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青海省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构建青海省市州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创新,而且有助于精准分析和客观研判当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短板,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才吉卓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器”。全面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可以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及时发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青海省地处生态要地,生态价值大、生态责任大、生态潜力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青海省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构建青海省市州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创新,而且有助于精准分析和客观研判当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短板,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雷  刘文国  张良  王海亮  
为了不断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本质和特征,构建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41个可获得数据指标进行了2轮打分筛选,最终确定了27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及其权重值。以普洱市为案例,计算结果显示:生态文明排名前3位的县(区)分别是思茅区、景东县和宁洱县,得分分别为1.072、0.87和0.783。本研究得到了普洱市各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及排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