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8)
- 2023(8420)
- 2022(7218)
- 2021(6352)
- 2020(5486)
- 2019(12564)
- 2018(12445)
- 2017(24060)
- 2016(13452)
- 2015(15132)
- 2014(15538)
- 2013(15646)
- 2012(14910)
- 2011(13642)
- 2010(13636)
- 2009(12426)
- 2008(12304)
- 2007(11351)
- 2006(9736)
- 2005(8591)
- 学科
- 济(64041)
- 经济(63998)
- 管理(38295)
- 业(32408)
- 方法(27673)
- 数学(24847)
- 数学方法(24653)
- 企(23933)
- 企业(23933)
- 地方(19233)
- 农(18758)
- 环境(18114)
- 学(15709)
- 中国(14402)
- 财(12874)
- 农业(12722)
- 业经(12013)
- 和(11140)
- 地方经济(10767)
- 贸(10369)
- 贸易(10368)
- 划(10150)
- 易(9981)
- 资源(9543)
- 制(9208)
- 生态(8874)
- 融(8240)
- 金融(8238)
- 发(7846)
- 银(7718)
- 机构
- 学院(199827)
- 大学(198697)
- 济(82886)
- 经济(81035)
- 管理(76553)
- 研究(69800)
- 理学(66159)
- 理学院(65345)
- 管理学(64217)
- 管理学院(63854)
- 中国(50964)
- 科学(46068)
- 京(41822)
- 农(38775)
- 所(36556)
- 财(34722)
- 研究所(33658)
- 业大(33288)
- 中心(32958)
- 江(31533)
- 农业(30481)
- 财经(28023)
- 范(27706)
- 师范(27457)
- 北京(25736)
- 经济学(25379)
- 经(25202)
- 院(25109)
- 州(24545)
- 省(23332)
- 基金
- 项目(138135)
- 科学(108479)
- 研究(99290)
- 基金(99075)
- 家(86903)
- 国家(86237)
- 科学基金(73121)
- 社会(62717)
- 社会科(59396)
- 社会科学(59374)
- 省(57749)
- 基金项目(53784)
- 划(47417)
- 自然(47414)
- 自然科(46081)
- 自然科学(46066)
- 自然科学基金(45202)
- 教育(44302)
- 编号(40361)
- 资助(39344)
- 发(32261)
- 重点(31989)
- 成果(31551)
- 部(29931)
- 创(28324)
- 课题(27857)
- 科研(26774)
- 创新(26656)
- 计划(26575)
- 发展(25734)
共检索到28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志华 徐军委 张彩虹
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引入“约束激励”机制前后地方政府的博弈决策行为。结果表明:仅靠地方政府自身博弈无法实现最优策略选择,必须引入中央政府的约束激励机制;通过中央政府的约束激励机制实现最优均衡策略,中央政府对单方面履行或不履行义务的省份的奖励和处罚金额之和应高于1609.27亿元,对单方面履行义务和均不履行义务的奖励和处罚之和应高于395.79亿元。
关键词:
碳生态补偿 演化博弈 约束激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步忠 曾咏梅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仅将为长江下游东部发达省份提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的涵养,还将使东部地区免遭自然灾害、疾病传播带来的巨大损失。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地区市场分割状态严重阻碍区域间经济合作。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与长江下游发达地区间无限重复的合作博弈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除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服务外,作为承接东部生态补偿的补偿,江西可以用提供生态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服务等与东部加强合作。让东部地区既能分享短期的直接利益,又能以长远眼光注重长期的、整体的、国家的利益,积极主动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课题组 贾若祥 高国力
横向生态补偿在促进生态保护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横向生态补偿健康发展,建议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横向生态补偿,完善与横向生态补偿相关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横向生态补偿的范围和领域。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实践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横向财政转移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地区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生态补偿初期阶段,由于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衡量体系缺失,产权不清,企业和公众意识不强,政府必须强制性介入。
关键词: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优先领域 边界区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兵兵 王圆 申广军
本文以跨省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源数据分析该政策对流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域生态补偿能够显著弥合流域上下游区县间居民财富差距,促进流域共同富裕。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增加转移性收入的直接途径和提升工资性收入的间接途径促进受偿区域居民财富水平提升,进而缩小流域上下游区县间财富差距。此外,该政策还能够促使受偿区域村居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并有效提升村居公共服务能力。本文研究结论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共同富裕 区域差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延步青
横向生态补偿作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流域上下游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原理,构建了能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横向补偿的理论模型,发现只有下游各地方政府给予上游公平合理的补偿,才能弥补上游由于实施生态保护而导致的效用的减少。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结构熵权法相结合,测算下游各地方政府应分摊的横向补偿的权重。并以渭河流域为例,测算得到渭河流域下游的宝鸡市政府、咸阳市政府、西安市政府与渭南市政府对流域上游横向补偿的分摊比例分别为27.11%、22.24%、29.82%、20.83%,该分摊方案定量划分了下游各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而且分摊比例与上述4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也利于强化下游各地方政府保护与建设流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炜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旭光 宋梅
市域横向碳补偿能够在保证城市环境公平的前提下实现黄河流域低碳协同发展。论文利用夜间灯光和净初级生产力卫星遥感数据估算了2003—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碳平衡状态,然后考虑资源型城市损益偏离特征和城市的公平感受对碳平衡数据进行修正,最后基于修正后的碳赤字确定碳补偿金额和补偿优先级。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于2007年首次出现碳失衡,到2018年城市碳赤字率高达62%;(2)经过修正资源型城市有166 157万吨历史碳排放被调整到了非资源型城市,个别城市碳补偿主客体地位发生转换;(3)黄河流域市域横向碳补偿呈现“东北补偿西南,中下游补偿上游”的空间格局,省会等发达城市需要支付的补偿金额明显高于其他地区;(4)以玉树州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的上游生态盈余区应当优先受偿,以下游威海等经济较发达且补偿金额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的城市应当率先支付。
关键词:
碳补偿 碳平衡 环境公平 市域 黄河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旭光 宋梅
市域横向碳补偿能够在保证城市环境公平的前提下实现黄河流域低碳协同发展。论文利用夜间灯光和净初级生产力卫星遥感数据估算了2003—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碳平衡状态,然后考虑资源型城市损益偏离特征和城市的公平感受对碳平衡数据进行修正,最后基于修正后的碳赤字确定碳补偿金额和补偿优先级。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于2007年首次出现碳失衡,到2018年城市碳赤字率高达62%;(2)经过修正资源型城市有166 157万吨历史碳排放被调整到了非资源型城市,个别城市碳补偿主客体地位发生转换;(3)黄河流域市域横向碳补偿呈现“东北补偿西南,中下游补偿上游”的空间格局,省会等发达城市需要支付的补偿金额明显高于其他地区;(4)以玉树州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的上游生态盈余区应当优先受偿,以下游威海等经济较发达且补偿金额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的城市应当率先支付。
关键词:
碳补偿 碳平衡 环境公平 市域 黄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荣钦 刘英 马林 李宇翔 侯丽朋 张战平 丁明磊
区域碳收支和生态补偿是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县域层面碳收支评估并构建区域横向碳补偿模式,对于推动区域低碳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构建了区域碳补偿的研究框架和测算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开展了县域空间碳收支核算和碳补偿方案的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县域空间碳收支及其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县域空间碳吸收强度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县域空间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从市辖区向外围的周边县(市)逐渐减少"的特点。2)县域碳补偿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工业能源消费越大、人均GDP越高的地区,碳补偿率往往越低;反之,碳补偿率越高。3)依据河南省各县域单...
关键词:
碳收支 碳补偿 县域空间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之一,由西向东贯穿广西、广东两省,保护好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两省的生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补偿方式上更加灵活有效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为开展西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在制度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探讨了在推进西江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存在的困难,同时借鉴了新安江的经验措施,提出完善顶层框架设计、明确考核指标、建立资金分配机制、加强监管与绩效考核等建议。
关键词:
西江 广西 跨省流域 横向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健夫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财政转移制度。目前已有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等,但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是造成环保进展乏力,环境污染难以遏制的主要根源,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到现阶段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的实际,引进横向生态转移支付成为一种必然。横向转移支付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符合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在目前立法层次低、人们环保意识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霖 余振国 王海平
我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在省内和跨省间展开积极探索,既出现了"政府有意愿、部门有权责、制度有依据"等积极方面,也暴露出"缺市场、缺标准、缺协同"等问题。以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为初衷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应与流域生态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等相互协同,着力破解水资源确权、水资源有偿使用、流域及水生态核算、市场培育等补偿制度瓶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潇 张朝
基于福利经济学与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人口、生态、经济与社会各子系统耦合协调性测度的普适模型,预估了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生态产品供给、需求的强度和等级,综合最优协调性差距和空间外溢的距离衰减等因素,设计了两类区域间的生态产品价值横向补偿分摊系数体系,构建了网络式生态产品价值横向交易运行模式,并以2010—2019年为例进行了测算分析。所得结论强调了生态产品供给和需求区域的补偿机制的重要性,指出供给区域的能力与需求区域的强度影响补偿水平,同时强调生态资源使用者应承担部分责任,并提出动态调整横向补偿机制、拓宽横向交易机制但保留中央政府补偿、逐步过渡至市场交易、推广联动补偿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更公平、有效的生态资源管理。
关键词:
横向补偿分摊 耦合协调 重点生态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潇 张朝
基于福利经济学与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人口、生态、经济与社会各子系统耦合协调性测度的普适模型,预估了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生态产品供给、需求的强度和等级,综合最优协调性差距和空间外溢的距离衰减等因素,设计了两类区域间的生态产品价值横向补偿分摊系数体系,构建了网络式生态产品价值横向交易运行模式,并以2010—2019年为例进行了测算分析。所得结论强调了生态产品供给和需求区域的补偿机制的重要性,指出供给区域的能力与需求区域的强度影响补偿水平,同时强调生态资源使用者应承担部分责任,并提出动态调整横向补偿机制、拓宽横向交易机制但保留中央政府补偿、逐步过渡至市场交易、推广联动补偿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更公平、有效的生态资源管理。
关键词:
横向补偿分摊 耦合协调 重点生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