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3)
- 2023(11843)
- 2022(10567)
- 2021(9922)
- 2020(8110)
- 2019(18696)
- 2018(18501)
- 2017(35760)
- 2016(19517)
- 2015(21720)
- 2014(21760)
- 2013(21520)
- 2012(19704)
- 2011(17713)
- 2010(17506)
- 2009(15912)
- 2008(15244)
- 2007(13164)
- 2006(11535)
- 2005(9838)
- 学科
- 济(82238)
- 经济(82166)
- 管理(53077)
- 业(50163)
- 企(41241)
- 企业(41241)
- 方法(37351)
- 数学(31443)
- 数学方法(31120)
- 地方(22611)
- 农(21912)
- 中国(19443)
- 业经(18666)
- 学(17999)
- 财(16540)
- 农业(15212)
- 理论(13673)
- 环境(13525)
- 和(13415)
- 贸(13387)
- 贸易(13378)
- 易(12880)
- 地方经济(11978)
- 技术(11831)
- 制(11758)
- 划(11384)
- 务(10063)
- 财务(10006)
- 财务管理(9992)
- 教育(9928)
- 机构
- 学院(275461)
- 大学(275202)
- 管理(113151)
- 济(104903)
- 经济(102428)
- 理学(99011)
- 理学院(97805)
- 管理学(96137)
- 管理学院(95645)
- 研究(91643)
- 中国(65206)
- 科学(60445)
- 京(58629)
- 所(45494)
- 财(44872)
- 农(43917)
- 业大(42762)
- 研究所(42080)
- 中心(41187)
- 江(39830)
- 范(39473)
- 师范(39154)
- 财经(37015)
- 北京(36602)
- 农业(34378)
- 院(33967)
- 经(33641)
- 州(32589)
- 师范大学(32011)
- 经济学(30091)
- 基金
- 项目(198639)
- 科学(157108)
- 研究(144201)
- 基金(144115)
- 家(125736)
- 国家(124720)
- 科学基金(107800)
- 社会(90321)
- 社会科(85596)
- 社会科学(85572)
- 省(79755)
- 基金项目(78686)
- 自然(71558)
- 自然科(69836)
- 自然科学(69821)
- 自然科学基金(68530)
- 划(65988)
- 教育(64799)
- 编号(59067)
- 资助(58342)
- 成果(46063)
- 重点(44165)
- 发(43348)
- 部(42492)
- 创(40808)
- 课题(40242)
- 创新(37986)
- 科研(37781)
- 国家社会(36387)
- 人文(36129)
- 期刊
- 济(113667)
- 经济(113667)
- 研究(76114)
- 中国(47204)
- 学报(43531)
- 科学(41896)
- 农(39186)
- 管理(38598)
- 大学(32274)
- 学学(30382)
- 财(30283)
- 教育(29098)
- 农业(27989)
- 技术(22850)
- 业经(20102)
- 融(18284)
- 金融(18284)
- 经济研究(16805)
- 财经(16362)
- 资源(15476)
- 问题(15063)
- 图书(14965)
- 科技(14273)
- 业(13993)
- 经(13852)
- 理论(13649)
- 技术经济(12980)
- 实践(12786)
- 践(12786)
- 现代(12365)
共检索到384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晓龙 曹杏娟
本文在系统梳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域为研究单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力因子、经营绩效因子和消费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的主要因子,4项指标对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累积贡献值已经超过80%;从空间结构上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旅游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递减格局,东部地区省份的旅游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晔
文章基于旅游要素视角,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竞争力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表现出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自南向北、自西向东的递减,且南北向递减更为显著;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内在驱动力和外在支持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驱动力构成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是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形成的基础,而外在支持力构成了城市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经济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贤棠 胡静 刘大均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借鉴和创新世界经济论坛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WEF),结合中国实际,从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个维度来构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各省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态势,并运用ESDA空间分析法,有效揭示指标数据所反映的区域竞争态势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对其空间格局进行描述与可视化呈现。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将指标数值归一化为无量纲标量,再对因子层相应指标加和得到各省域旅游业发展四个维度的竞争力分值,研究表明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格局;(2)通过GeoDA计算出中国...
关键词:
旅游业 竞争力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勇 肖智磊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模型,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
区域旅游竞争力 构成要素 形成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林 段笑培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的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国家影响等"软实力"的竞争。而国际旅游不仅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还能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文章选取2005—2012年的大陆31个省域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各省的国际旅游业发展较为平稳,各省间竞争力差距正在逐年缩小,趋向于均衡发展。另外将大陆31个省域划分为七大经济协作区,研究表明:华北竞争力最强、华南旅游竞争力在减弱,其余五大区域竞争力都在增加;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进行分析,东部竞争力在降低,中西部则不断增强,区域旅游正在朝均衡方向发展。
关键词:
31个省域 国际旅游 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段艳艳 李娟
以“十四五”旅游产业系列发展规划为指导,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动态分析“十三五”时期省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时空格局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十三五”时期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发展基础和潜力方面整体呈现“高-升”“高-降”“低-升”“低-降”四种类型;(2)在空间布局上,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并未呈现与一般产业竞争力自东向中西部内陆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格局;(3)在时间演进上,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总体波动差异大,但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波幅明显小于竞争力偏弱的地区。文章提出,在微观区域产业建设中要以补齐短板和巩固优势相结合,夯实产业基础;中观产业规划中要根据产业趋势做出适应性调整,贯彻可持续发展思路,培育产业新动能;宏观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综合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秦欢 余建辉 刘倩倩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方法、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灰色预测模型以及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探索其空间格局演变态势以及空间分异情况。结果显示:①2011—2016年,各省市区间的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差距在波动中有所上升,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②各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等级,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演化规律,随时间推移,中等级省域出现较高的等级下降风险,高等级省域与低等级省域的等级变化可能性较小;③2011—2016年以来,中国各区域内部的差异在多数年份中成为影响中国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省际差异的主要方面,而各区域间差异则是影响差异的次要方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生态位,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娟 王肖 隋玉正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淑梅 杨铭铎
文章应用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采用近年来国家和地区实际统计数据,提出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并给出了合理性说明。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市)区域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分布格局清晰;全国可分为五个集团、三大层次,各集团和层次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呈梯型分布;三大层次中各层次所包含的省(市)数目与在全国竞争力中所占的份量明显不成比例,第一层次优势明显突出;中间层次为旅游经济发展中地区,成员庞大但落后较为明显,是决定我国旅游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今后应重点剖析和研究的对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盛见
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强,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竞争力性质———显性或隐性、成长或非成长性、先天或后天获得性等,把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通过研究这几种构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明确竞争力培育的重点与方向,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从而能够培育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元豪 陈秋华 修新田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思路构建了包含林业核心资源竞争力、旅游发展推动力、相关产业承载力、社会发展支持力4个层面20个基础指标的省域森林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时序主成分法对31个省域2006—2015年的森林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发展差距;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并按照三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各省域的森林旅游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变化,各省域也呈现出迅速上升、波动上升、趋于平稳以及逐年下滑的4种主要演变趋势,总体竞争力均有提高;31个省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淑华
通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采用近年来河南省和各地市实际统计数据,提出河南省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全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各层次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呈梯型分布;4个层次中所包含的城市数目与在全省竞争力中所占的份量明显不成比例,第一、二层次优势突出,第三、四层次落后较为明显。研究指出未来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应向均衡方向发展。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分布格局 河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游富相
结合浙滇两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运用经典的"波特五力模型"对两省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级别、提高从业者劳动收益、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体制创新、强化特色经营、提高旅游人才培养效率、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浙滇两省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竞争力 浙滇 旅游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池爱文
以主成分分析法为定量研究方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环首都"区域的五个省会城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济南和一个直辖市天津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各城市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