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0)
- 2023(14204)
- 2022(12036)
- 2021(11368)
- 2020(9204)
- 2019(21317)
- 2018(20832)
- 2017(38328)
- 2016(20823)
- 2015(23420)
- 2014(22939)
- 2013(22777)
- 2012(21746)
- 2011(20006)
- 2010(19755)
- 2009(18073)
- 2008(17662)
- 2007(15278)
- 2006(13828)
- 2005(12842)
- 学科
- 济(96772)
- 经济(96699)
- 管理(51013)
- 业(46683)
- 方法(34866)
- 企(33206)
- 企业(33206)
- 中国(31785)
- 数学(30258)
- 数学方法(29978)
- 地方(29149)
- 农(27745)
- 业经(20771)
- 农业(19263)
- 财(17958)
- 贸(17884)
- 贸易(17867)
- 易(17271)
- 学(17167)
- 环境(16526)
- 制(15698)
- 地方经济(15447)
- 发(15383)
- 融(14822)
- 金融(14820)
- 银(14647)
- 银行(14629)
- 和(14410)
- 行(14262)
- 技术(12788)
- 机构
- 大学(288062)
- 学院(287226)
- 济(125028)
- 经济(122546)
- 研究(112020)
- 管理(106292)
- 理学(89648)
- 理学院(88452)
- 管理学(87089)
- 中国(86631)
- 管理学院(86533)
- 科学(67392)
- 京(65019)
- 所(56655)
- 财(54393)
- 研究所(51456)
- 中心(51250)
- 农(48625)
- 江(44355)
- 范(43441)
- 师范(43087)
- 北京(42237)
- 财经(42221)
- 院(40854)
- 业大(40163)
- 经济学(38538)
- 经(38447)
- 农业(37505)
- 州(35677)
- 师范大学(35313)
- 基金
- 项目(192496)
- 科学(152202)
- 研究(144236)
- 基金(138525)
- 家(121153)
- 国家(120147)
- 科学基金(101773)
- 社会(92871)
- 社会科(88101)
- 社会科学(88076)
- 省(75366)
- 基金项目(73275)
- 教育(63696)
- 划(63372)
- 自然(62566)
- 自然科(60925)
- 自然科学(60907)
- 自然科学基金(59776)
- 编号(58221)
- 资助(56317)
- 发(48266)
- 成果(47215)
- 重点(44268)
- 部(42592)
- 课题(40916)
- 创(39404)
- 国家社会(39313)
- 发展(39126)
- 展(38485)
- 创新(37060)
- 期刊
- 济(145421)
- 经济(145421)
- 研究(90829)
- 中国(67770)
- 农(44347)
- 学报(42867)
- 科学(42488)
- 财(39627)
- 管理(37978)
- 教育(33903)
- 大学(32446)
- 农业(31272)
- 学学(29520)
- 融(28658)
- 金融(28658)
- 技术(25119)
- 业经(23615)
- 经济研究(23388)
- 财经(20249)
- 问题(19448)
- 资源(18936)
- 图书(18619)
- 业(18392)
- 经(17729)
- 贸(16962)
- 世界(15731)
- 国际(15490)
- 技术经济(14357)
- 发(13685)
- 书馆(13527)
共检索到461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张宏 彭倩 陆玮婷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因资料有限,未计算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为例,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构建错位指数,对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错位(诅咒)"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旅游资源相对效率,对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总体上大陆旅游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向错位现象,正向错位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且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发生负向错位现象的地区主要位于广大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效率的驱动模式各不相同,东部地区旅游资源总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总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驱动。效率排名与错位指数排名表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胡小海
文章引入错位指数对旅游业发展的"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结合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评价,提出安徽省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研究表明:2005、2010年合肥负向错位指数最大,宣城正向错位指数最大;皖中旅游资源总效率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皖北旅游资源总效率受规模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属于粗放型方式;区域旅游资源相对效率除了与旅游资源禀赋相关外,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等因素也密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错位现象 相对效率 安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静静 张满林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耀星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 ,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 ,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 ,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影响的综合性、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 ,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 ,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 ,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关键词:
旅游资源评价 自然环境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敏 林源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然而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之间往往存在空间错位现象,通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计算错位指数等方法,可以就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空间错位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包括黄山、宣城等7地市,其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黄山和安庆为同步双高型,铜陵和马鞍山为同步双低型,4地市错位幅度均不大,芜湖和池州为大幅正向错位,宣城为大幅负向错位。皖南各市之间,除了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外,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条件也都有较大差异,在各因素共同影响下,皖南7地市表现出不同的错位关系。皖南7地市共同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能够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和旅游竞争力,同时各区域也应根据自身特色,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萍
中国大陆入境旅游,长期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市场。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短板因素的制约,如国际旅游竞争力不强,市场主体发育迟缓,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不匹配,旅游产品性价比较低,涉外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不足等。在国家旅游总体战略下,需进一步完善补缺,迎接新拐点到来。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市场短板因素 优化途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萍
中国大陆入境旅游,长期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市场。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短板因素的制约,如国际旅游竞争力不强,市场主体发育迟缓,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不匹配,旅游产品性价比较低,涉外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不足等。在国家旅游总体战略下,需进一步完善补缺,迎接新拐点到来。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市场短板因素 优化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翔 王绍喜
房车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新概念,在当前旅行社产品同质性过高从而价格过度竞争的情况下,房车旅游作为一种被国外经验证明前景广阔的旅游产品,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房车生产与经营的情况,随后对中国大陆房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格局做了分析与预测。随后,从投资的角度,依靠基本的博弈理论,研究了投资旅游房车市场的战略相互性行为及其路径和时机。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对策。
关键词:
房车旅游 抢先 承诺价值 产品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天英 李许卡 郭达
在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三大类,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含不同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2005—2014年我国旅游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旅游自然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旅游服务资源作用略低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自然资源投入,旅游业发展急需转型升级。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天英 李许卡 郭达
在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三大类,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含不同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2005—2014年我国旅游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旅游自然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旅游服务资源作用略低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自然资源投入,旅游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2000~2005年中国各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省际层面就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旅游资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旅游资源部门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未来的方向,即突破依赖旅游资源的单一旅游业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业业态结构的多元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转换和升级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使其成为转型期我国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直接推进了第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乡村旅游也因此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山西省地理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红色革命氛围浓郁,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而且,山西省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急需降低煤矿产业的占比,增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融入。近年来,山西省各地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资源。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目前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多个建议,探讨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路径和优化布局。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山西省 乡村旅游 发展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借助于林业统计资料,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3-2012年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绩效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效率增长态势良好,年均增长率为5.8%,但年度间则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且部分年份效率值偏低;从区域角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林业旅游资源开发FtP技术效率均实现了增长,且各区域tFP指数增长较快的关键因素仍在于技术进步,且东部省份tFP指数增长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从各省市区具体情况看,我国近1/3的省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存在下降的情形,其余省份技术效率呈现正增长,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仍有15个省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旸 刘宏博 李想
在全球化和出境旅游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国家文化和文化差异对出境旅游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日本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为案例,定量研究客源国与目的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旅游者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文章数据来源于对日本和中国城市居民的一手数据,包括受访者的过往出境目的地选择和计划前往目的地选择情况。条件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日本居民在过往目的地和计划前往目的地的选择上都显著偏好总体与日本文化差异大的国家。具体而言,他们偏好在"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避免"维度差异较小,而在"集体主义""性别气质"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吴燕妮 黄震方 王秋月
旅游业韧性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提升旅游业韧性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对入境旅游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以及韧性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其韧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取得飞速发展,其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指数总体呈相反的演化特征:就全国均值而言,入境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在波动中上升,而多样化指数在波动中下降。(2)2000—2019年,无论是入境旅游产业的各个部门,还是总体入境旅游产业,都具有较强的韧性,个别年份的特殊事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特征。(3)入境旅游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韧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入境旅游产业多样化对其韧性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专业化总体上对韧性影响不显著;此外,区域交通与对外开放程度对韧性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未来一方面需要科学认识入境旅游产业韧性特征,进一步调整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增加入境旅游产业多样化指数;另一方面需要夯实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适当提升对外开放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