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8)
2023(8150)
2022(6282)
2021(5389)
2020(4368)
2019(9383)
2018(9161)
2017(17368)
2016(9605)
2015(10543)
2014(10624)
2013(10255)
2012(9207)
2011(8212)
2010(8073)
2009(7403)
2008(7127)
2007(6334)
2006(5812)
2005(5267)
作者
(28680)
(24185)
(23849)
(22862)
(15089)
(11731)
(10632)
(9379)
(9126)
(8408)
(8295)
(8272)
(7967)
(7510)
(7471)
(7423)
(7178)
(7102)
(7001)
(6950)
(6090)
(6024)
(5828)
(5556)
(5553)
(5325)
(5297)
(5188)
(4866)
(4761)
学科
(46293)
经济(46256)
管理(20158)
(19499)
地方(18027)
(15688)
方法(14750)
中国(13112)
(12276)
企业(12276)
数学(11970)
数学方法(11871)
农业(11398)
业经(11363)
(9682)
地方经济(9415)
(7854)
环境(7623)
(6532)
产业(6279)
(6254)
发展(6067)
(6057)
理论(5918)
(5651)
金融(5650)
(5568)
农业经济(5106)
(5046)
贸易(5041)
机构
学院(137147)
大学(133422)
(52821)
经济(51555)
研究(51066)
管理(49080)
理学(42164)
理学院(41507)
管理学(40610)
管理学院(40359)
中国(37065)
科学(34800)
(28355)
(26341)
(26069)
研究所(24242)
中心(23700)
(23240)
师范(23042)
(22863)
(22537)
业大(21567)
农业(20426)
(18846)
师范大学(18842)
(18469)
财经(18067)
(17934)
北京(17187)
(16307)
基金
项目(98840)
科学(79198)
基金(71253)
研究(70944)
(63066)
国家(62580)
科学基金(53675)
社会(46578)
社会科(44149)
社会科学(44138)
(42824)
基金项目(38945)
自然(34173)
(33864)
自然科(33303)
自然科学(33295)
自然科学基金(32661)
教育(30661)
编号(28226)
资助(27261)
(24785)
重点(23263)
成果(21343)
课题(20394)
(19979)
发展(19853)
(19652)
国家社会(19568)
(19538)
科研(18650)
期刊
(62447)
经济(62447)
研究(37102)
中国(26927)
(24827)
科学(22715)
学报(22449)
农业(17296)
大学(16462)
学学(15656)
管理(15288)
(14025)
教育(13489)
业经(12114)
资源(10876)
技术(10477)
(10223)
金融(10223)
(9019)
经济研究(8968)
问题(8821)
财经(7557)
(7462)
(6862)
科技(6804)
(6756)
(6582)
(6562)
旅游(6562)
(6562)
共检索到200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新越  秦素贞  吴宁宁  
根据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科学阐释了旅游化的内涵,建立了旅游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计算了全国及31省市区旅游化水平,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与旅游化水平的相关度,并分析了全国31省市区旅游化时空演变的特征。研究表明:31省市区旅游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北京、上海两市旅游化优势突出,东部沿海省市旅游化水平提高较为迅速并且已经形成隆起带,Ⅰ-Ⅴ型省市数量分布由传统的"金字塔型"向"纺锤型"演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胡思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包含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24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域2013—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次对全国整体、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展开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较大,优势和短板各异,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研究有助于识别各省域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优劣势,为各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琼   蓝丽  
文章基于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治理和生态安全五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多维测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莫兰指数等方法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但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区域来看,四大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东—中—东北—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且地区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此外,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效应显著,但局部地区的空间集聚效应有待加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景初  
本文根据河南省近20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时间变化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系统分层聚类定量分析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时空序列演变特征,并对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提供相应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春萍  董蓓  
本文依据国内渔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选取的26个指标进行客观赋权,依据得到的熵权值计算了全国31省份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了全国省域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与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相关度。结果表明:我国渔业可持续水平不断提高,湖北、天津渔业可持续水平优势较突出,湖南、海南渔业可持续水平处于劣势,东西部省份渔业可持续水平较高,东部沿海省份渔业可持续水平年均增速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雁琴  陈静  邱康权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对五大维度的互动协调状态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五大维度中共享和绿色维度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而协调和创新更具发展潜力;省份层面,从东到西五大维度发展实力表现为集中—分散—较分散的降低态势,五大维度发展潜力为逐渐扩散的增大趋势;五大维度耦合协调水平不断升高,从2009年的低水平失调状态升级为2019年的初步协调状态;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区域间差距是省域旅游业五大维度耦合协调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且总体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少华  
新时代背景下,为解决旅游产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就显得迫切重要。研究以河南省为案例区,采用DEA、ESDA模型,探寻欠发达地域旅游效率空间演化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首先,河南省旅游效率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特征,但从分解后效率看,综合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扩大,而非技术效率。其次,地市旅游效率时空变化显著,高值区数量递增,逐渐向沿黄河及太行山地带集中;低值区数量减少,散落在豫中部和东部。再次,河南省城市旅游效率空间集聚格局由随机分散向集聚布局转变,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梯度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地理空间提高区域旅游效率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效率提供理论参考和为学术界深化相关研究提供典型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力翔  汪军民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突出表现形式,有利于区域间要素高效流动,促进区域间产业链协同融合,增强区域间协同治理能力。文章从要素、产业、交通和生态4个维度构建了都市圈同城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对2010—2019年武汉都市圈9个城市的同城化水平进行测度,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水平较低,提升缓慢;同城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交通同城化和生态同城化的拉动,但提升幅度不大,主要受到要素同城化和产业同城化水平不高的制约;从不同城市同城化水平变化均值来看,各城市同城化发展不均衡,武汉、鄂州属于“较好”类别,其他地区还处于初步整合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新越  郭利贞  
基于Martin的经济韧性理论,构建省域入境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对其进行测度,并分析时空演变特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对2011、2015、2019年的省域入境旅游经济韧性组态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变特征来看,省域入境旅游经济整体韧性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不断缩小;(2)从空间分异特征来看,省域入境旅游经济韧性整体呈由点及线到面的空间扩散式发展,抵御能力呈显著的“沿海沿边”集聚倾向,恢复能力逐渐形成“一横二纵”的中高水平集聚带,调整能力片状组团式发展特征愈发显著,更新能力则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各维度空间格局差异显著,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3)在组态机制上,省域入境旅游经济韧性表现为6种驱动机制(产业支撑型创新驱动、基础巩固型创新驱动、服务优化型创新驱动、突破型产业驱动、渐进型产业驱动和基础保障驱动)和3种限制机制(服务优化限制、产业创新限制和基础产业限制),旅游产业环境逐渐成为影响入境旅游经济韧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强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构建了一个综合的DPSIR-DEA评价模型,以新疆作为研究区,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超效率DEA测算2013—2018年新疆旅游生态安全指数,并使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新疆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新疆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时间上经历"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演变,空间上则呈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点状分布特征,各区域间相关性不强。研究丰富了旅游生态安全理论并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友兵  陈彪  
科学合理的旅游投资对旅游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衡量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泰尔系数分析中国旅游投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中局域G*系数探讨中国旅游投资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变情况,结果发现:时间尺度上,2003-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且上升幅度大于相对差异缩小幅度,导致中国旅游投资差异一直较明显;空间尺度上,2003-2015年西部区域差异最大,且呈"N"型轨迹波动上升,东部区域差异次之且呈持续缩小态势,中部区域差异最小且较稳定;冷热点变动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英杰  曹开军  丁凯红  梁静  
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核心吸引力,对区域旅游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分析旅游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利于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文章选取新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5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对新疆各地州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对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出新疆各个县市区旅游资源禀赋的分值,最终形成对新疆旅游资源禀赋的评价方法。最终,利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冷热点分析,对新疆旅游资源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刻画,以期对新疆旅游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构建了一个综合的DPSIR-DEA评价模型,以新疆作为研究区,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超效率DEA测算2013—2018年新疆旅游生态安全指数,并使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新疆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新疆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时间上经历"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演变,空间上则呈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点状分布特征,各区域间相关性不强。研究丰富了旅游生态安全理论并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8—2018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缓慢,各维度指数水平及变化形态均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递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主力,以湖南、安徽等为辅助,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区域存在较弱的正向集聚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心位于河南,呈“东北-西南”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