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7)
- 2023(14955)
- 2022(12590)
- 2021(11755)
- 2020(10078)
- 2019(22781)
- 2018(22213)
- 2017(42124)
- 2016(22670)
- 2015(25461)
- 2014(24817)
- 2013(23646)
- 2012(21397)
- 2011(19239)
- 2010(18956)
- 2009(17181)
- 2008(16521)
- 2007(14456)
- 2006(12366)
- 2005(10335)
- 学科
- 济(93940)
- 经济(93827)
- 管理(69486)
- 业(65695)
- 企(55557)
- 企业(55557)
- 方法(45494)
- 数学(40696)
- 数学方法(40145)
- 中国(24418)
- 农(23941)
- 财(23599)
- 地方(22589)
- 技术(20760)
- 业经(20410)
- 制(16924)
- 农业(16613)
- 学(15199)
- 理论(14928)
- 务(14652)
- 财务(14582)
- 财务管理(14547)
- 贸(14385)
- 贸易(14376)
- 易(13888)
- 企业财务(13879)
- 融(13682)
- 金融(13680)
- 和(13630)
- 环境(13584)
- 机构
- 大学(306440)
- 学院(304740)
- 管理(124648)
- 济(124582)
- 经济(122083)
- 理学(109032)
- 理学院(107940)
- 管理学(106040)
- 管理学院(105463)
- 研究(93694)
- 中国(70707)
- 京(61565)
- 财(57446)
- 科学(56356)
- 财经(45996)
- 中心(45572)
- 江(45017)
- 所(43472)
- 业大(43144)
- 农(43067)
- 经(42025)
- 范(40533)
- 师范(40159)
- 研究所(39607)
- 经济学(38437)
- 北京(37657)
- 州(35861)
- 院(35009)
- 经济学院(34847)
- 财经大学(34385)
- 基金
- 项目(216052)
- 科学(173404)
- 研究(161364)
- 基金(157124)
- 家(134717)
- 国家(133603)
- 科学基金(118075)
- 社会(104348)
- 社会科(99052)
- 社会科学(99025)
- 省(88111)
- 基金项目(83788)
- 教育(76343)
- 自然(75248)
- 自然科(73614)
- 自然科学(73598)
- 自然科学基金(72298)
- 划(72152)
- 编号(64902)
- 资助(62926)
- 成果(51568)
- 创(49695)
- 重点(48398)
- 部(47952)
- 发(46634)
- 创新(45705)
- 课题(45272)
- 国家社会(43065)
- 教育部(42076)
- 人文(41609)
- 期刊
- 济(128544)
- 经济(128544)
- 研究(84590)
- 中国(62825)
- 管理(46677)
- 财(44513)
- 学报(41360)
- 科学(40501)
- 教育(39203)
- 农(36619)
- 大学(33671)
- 学学(30962)
- 技术(30279)
- 农业(25402)
- 融(25319)
- 金融(25319)
- 财经(22287)
- 业经(21566)
- 经济研究(20484)
- 经(19090)
- 科技(17137)
- 问题(16412)
- 技术经济(16104)
- 策(15993)
- 统计(15793)
- 图书(15536)
- 业(14245)
- 资源(13912)
- 商业(13634)
- 理论(13378)
共检索到437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耘 李铁范 张乐勤
文章以安徽为例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安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用研发因子、协作因子、转化能力因子表征;各高校创新能力差别大、资源过度集中、投入产出能力不均、与各方协作少、转化率低、创新环境急待优化。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从完善创新环境、均衡研发投入、优化各方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入手,建设"调研—研发—转化"开放创新生态链,形成多渠道投入、多方协作、资源优化共享、成果快速转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等方面促进安徽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本强 陈猛 郑姗姗
针对目前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从环境、投入、产出、效率和绩效等方面构建区际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权法(AHP-EWM)综合评价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省内区际间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源禀赋类似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相似性,部分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与其分指标排名不匹配,科技创新水平较高地区对周边辐射能力仍较弱,合肥、芜湖、滁州和马鞍山对全省科技创新成果的贡献率最大,基础服务设施是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提出安徽省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以及科技创新效率综合评价机制,实施"三管齐下"科技创新人才引培战略,以破解科技创新产出成果偏低和区际间发展不平衡难题,从而推动省内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丹丹 汪发元 张东晴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20年的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其科技创新和外商投资对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外商投资都能显著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通过外商投资的中介作用,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因此,应当正确认识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性,全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应当理性认识吸引外商投资的必要性,着力提升外商投资的质量;应当深刻认识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发元 张东晴 吴雨涵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统计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的具体作用。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经济关联度高的城市之间表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考察,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限制,尚未发挥出帕累托最优的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淑英 刘朝臣 王琳
概括了安徽省上市公司四大财务能力,并通过数学函数与Excel软件计算了反映这些财务能力的主要比率指标、最近五个季度的数学期望值、标准离差率、最大值与最小值。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对安徽省上市公司基本财务能力的评价结果,以期为投资者决定资金投向提供决策,使其能从总体上把握安徽省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有助于相关部门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安徽省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能力 实证分析 安徽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志安 甄明月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市级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资源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其余绝大部分城市的科技实力低于平均水平,说明科技在安徽省内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
科技实力 综合评价 安徽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庞秀平 赵宇 杨秀会
通过选取公开发布的河北省及周边八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数据,利用可信度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选择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的科技进步环境在周边八省市中排名倒数第一,科技投入排名倒数第二,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倒数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倒数第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倒数第四。因此,河北省今后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力资源,增加财力、物力投入,积极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李俊峰
基于县域尺度,从理论层面概括了不同类型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向心整合、邻域整合和离心整合三种一般模式。借助实地深度访谈、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模型,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空间经济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不同发展阶段,主动的空间经济整合取向,是县(市)域内部向心整合模式、县(市)际邻域整合模式和县(市)域跨界离心整合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验证了强弱非均衡型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离心整合模式的客观存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谷波 董克 汪涛
创意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但其中的内在机理尚不清晰。文章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基于安徽省地级市统计数据,对各市创意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创意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徽省创意产业已经呈现一定的集聚现象,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较为发达的合芜蚌试验区具有驱动作用,但在其他城市表现不是特别显著;技术创新对各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就深层次原因而言,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并无直接相关性,驱动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仍然是技术创新。但创意产业能够在一定
关键词:
安徽省 创意产业 技术创新 数学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吉黎 韩玉刚 杨显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新转型、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省域视角,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层,分析了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空间格局现状。遵循"涓滴效应"和"梯度扩散"的规律,基于现状格局提出了安徽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三大模式,包括"三核驱动"模式、"点轴延伸"模式和"集群网络"模式,以期通过构建和发展科学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动城市间的创新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安徽省各市的高速协同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省域尺度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永久 王忠辉 吴风庆
城市创新能力是由城市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投入六方面要素所构成;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各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晨 吴电云
安徽省推动以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资金是科技创新的动力。论文基于安徽省科技资金筹集来源数据,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情况,对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金与GDP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资金对GDP没有显著影响;企业资金对GDP影响显著;金融机构贷款与GDP互相影响。据此提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乐勤 荣慧芳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系。结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框架,由驱动力、法规保障、管理与运行、监督等子系统构成。政策与社会基础、流域上下游对水质、水流调节的供求关系是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制定生态补偿法规、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是实施补偿的基础;构建多元融资与支付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协商、调解为主的补偿途经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等是实施补偿的关键。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及保护生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文慧 李光龙
通过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调查,总结其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特点,分析现行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建立健全需求表达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创新农村公共产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