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7)
- 2023(17477)
- 2022(14991)
- 2021(14064)
- 2020(11588)
- 2019(26197)
- 2018(26012)
- 2017(49505)
- 2016(26701)
- 2015(30025)
- 2014(30173)
- 2013(30013)
- 2012(27865)
- 2011(25249)
- 2010(25751)
- 2009(24045)
- 2008(22660)
- 2007(20193)
- 2006(18285)
- 2005(16478)
- 学科
- 济(114585)
- 经济(114477)
- 业(78138)
- 管理(70631)
- 企(54517)
- 企业(54517)
- 农(50371)
- 方法(43965)
- 数学(37412)
- 中国(37026)
- 数学方法(36990)
- 农业(33927)
- 地方(32354)
- 融(28392)
- 金融(28390)
- 业经(28373)
- 银(27671)
- 银行(27627)
- 行(26730)
- 财(25295)
- 制(23766)
- 学(23118)
- 贸(19432)
- 贸易(19413)
- 易(18774)
- 理论(18129)
- 环境(18123)
- 发(17704)
- 技术(17652)
- 和(16390)
- 机构
- 学院(380283)
- 大学(376998)
- 济(152260)
- 经济(148737)
- 管理(148611)
- 研究(133062)
- 理学(127554)
- 理学院(126088)
- 管理学(123913)
- 管理学院(123228)
- 中国(105664)
- 科学(82928)
- 京(81567)
- 农(77087)
- 财(67843)
- 所(67434)
- 中心(62620)
- 业大(61291)
- 研究所(61194)
- 农业(59102)
- 江(58332)
- 财经(53396)
- 范(52716)
- 师范(52217)
- 北京(51847)
- 经(48517)
- 州(47823)
- 院(47791)
- 经济学(43854)
- 省(42749)
- 基金
- 项目(257002)
- 科学(201629)
- 研究(190371)
- 基金(183713)
- 家(159927)
- 国家(158474)
- 科学基金(135576)
- 社会(119062)
- 社会科(112513)
- 社会科学(112483)
- 省(103683)
- 基金项目(98212)
- 自然(86914)
- 教育(85559)
- 划(85456)
- 自然科(84819)
- 自然科学(84802)
- 自然科学基金(83228)
- 编号(79456)
- 资助(75124)
- 成果(63722)
- 发(59570)
- 重点(57624)
- 部(55561)
- 课题(54843)
- 创(53089)
- 创新(49527)
- 科研(48331)
- 国家社会(48228)
- 发展(47774)
- 期刊
- 济(177479)
- 经济(177479)
- 研究(112435)
- 中国(82287)
- 农(76477)
- 学报(60113)
- 科学(56739)
- 管理(52219)
- 农业(51736)
- 财(47969)
- 融(47590)
- 金融(47590)
- 大学(45970)
- 教育(43429)
- 学学(43337)
- 技术(33960)
- 业经(33687)
- 经济研究(25367)
- 业(24879)
- 财经(24648)
- 问题(23850)
- 经(20977)
- 图书(19655)
- 科技(18923)
- 资源(18835)
- 版(18797)
- 理论(18492)
- 技术经济(18430)
- 现代(17269)
- 实践(17004)
共检索到582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龙 段卓
鉴于传统的交叉效率模型在测度农旅产业融合时难以将农旅产业的竞争性特征考虑在内,文章将SBM模型与Lotka-Volterra模型相结合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农旅产业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并从效率水平和共生关系两个维度评价了农旅融合系统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系统的发展协调性水平在2012—2018年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省域间产业系统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2020年新疆的农旅产业系统共生协调度最高,广西最低;重庆、贵州、黑龙江、海南、上海的农旅产业在系统内呈高水平互利共生关系,河北、甘肃则存在低水平竞争关系,而天津、四川、江西等10个省份农业与旅游产业偏利共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怀东 张小蕾
本文旨在以湖南省为例研究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南省2000—2018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湖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由最初的中级失调发展为初级协调,期间依次经历了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驱动产业的磨合发展、自发融合和深度融合发展三个阶段。全国范围来看,山东、江苏、广州三省的农村产业融合达到了中级协调水平,位于我国前列。本文选取与农业关联度较高的二、三产业,构建了三产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更全面的反映了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凌雁 翁钢民 赵建强
以2004~2014年中国省域旅游与综合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经过指标筛选,结合耦合协调度分析(CCDM)、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对其协调发展程度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各地区旅游发展与综合环境的协调性均有所提高,最大值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最小值集中在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各地区的协调性在空间上总体呈现集聚模式,且集聚程度不断提高;"高-高"集聚中心位于江浙沪一带,且集聚范围不断扩大,溢出效应明显,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性;"低-低"集聚中心位于西部地区,但范围有所减少;"低-高"集聚类型地区相对不稳定,受溢出效应影响,发展势头良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 但文红 程东亚 王蓉
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云南省农业子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逐年稳定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缓慢提高;(2)云南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增长,环境系统则持续下降,成为制约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3)研究时段内,云南省各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于东部地区;(4)云南省各州市仍处于较低耦合水平,基本协调发展阶段,可分为低耦合极不协调区、低耦合较不协调区、低耦合基本协调区、低耦合比较协调区、拮抗耦合基本协调区5种类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啸啸 欧阳新欢 李爱增 李文权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史彦虎 王桂新 朱先奇 王韶峰
通过对区域安全发展和人才支撑方面的研究综述,从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了区域安全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并对复合系统理论作出假设和理论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安全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人才支撑角度提出了实现山西安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区域安全发展 人才支撑 复合系统 协调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雯雯
当前,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大旅游者对旅游内容和旅游方式提出了多元化诉求。跨界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能够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更好地挖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价值和作用,为旅游者旅游提供更为多元化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应以跨界融合视角作为出发点,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明确文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深度和质量。
关键词:
跨界融合 文旅融合 协同发展 实施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鞠耀绩 赵淑英 郑伟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沙治慧
本文在梳理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调度的综合评价模型,以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实证样本,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协调程度决定于诸多因素,包括公共投资增长速度是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公共投资规模的合理性、公共投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收益水平和公共投资结构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我国现阶段公共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布局优化上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投资 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洪平 陈平
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理学上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河南和湖北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安徽、湖南和山西属于中级协调,江西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安徽、河南和湖北属于同步发展型,湖南和江西属于金融集聚滞后型,山西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培培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相互关联,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结合SPSS19.0软件,对江苏省13市2010-2014年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5年间,江苏省13市协调性指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协调性指数较大的城市所占份额增加,协调性相似城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②江苏省13市具体可被划分为3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南京、苏州、无锡,数量较少,得分显著高于第二、三等级。协调性水平总体呈现出由苏南向苏北、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城市衰减的空间格局;③经济发展、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是影响江苏省13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