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6)
- 2023(8160)
- 2022(6913)
- 2021(6302)
- 2020(5301)
- 2019(11528)
- 2018(11177)
- 2017(20982)
- 2016(11077)
- 2015(12228)
- 2014(11617)
- 2013(11494)
- 2012(10771)
- 2011(9578)
- 2010(9554)
- 2009(8678)
- 2008(8362)
- 2007(7606)
- 2006(6588)
- 2005(5646)
- 学科
- 济(53011)
- 经济(52988)
- 业(37273)
- 管理(35231)
- 企(31282)
- 企业(31282)
- 地方(19469)
- 技术(18670)
- 方法(18090)
- 数学(15216)
- 农(15116)
- 数学方法(15034)
- 业经(14028)
- 中国(13421)
- 技术管理(12374)
- 地方经济(11446)
- 产业(10974)
- 农业(10907)
- 财(8674)
- 环境(8315)
- 学(8177)
- 制(7828)
- 和(7775)
- 划(7584)
- 理论(7554)
- 融(6759)
- 金融(6758)
- 银(6519)
- 银行(6510)
- 发(6276)
- 机构
- 学院(154131)
- 大学(149653)
- 济(65548)
- 管理(64879)
- 经济(64233)
- 理学(56265)
- 理学院(55661)
- 管理学(54883)
- 管理学院(54594)
- 研究(51902)
- 中国(37650)
- 科学(32454)
- 京(31023)
- 财(25950)
- 江(25119)
- 所(25101)
- 中心(24489)
- 农(23913)
- 研究所(22971)
- 业大(22553)
- 范(21100)
- 师范(20944)
- 财经(20568)
- 州(19735)
- 院(19418)
- 北京(18924)
- 经济学(18736)
- 经(18490)
- 农业(18265)
- 经济管理(18182)
- 基金
- 项目(110287)
- 科学(89507)
- 研究(84522)
- 基金(77295)
- 家(66224)
- 国家(65643)
- 科学基金(58058)
- 社会(54774)
- 社会科(52122)
- 社会科学(52107)
- 省(49932)
- 基金项目(42182)
- 划(38513)
- 教育(37196)
- 自然(35403)
- 自然科(34576)
- 自然科学(34564)
- 自然科学基金(33930)
- 编号(33881)
- 创(29684)
- 资助(28622)
- 发(27455)
- 创新(26744)
- 成果(25428)
- 重点(25152)
- 课题(24543)
- 部(22948)
- 发展(22831)
- 展(22437)
- 国家社会(22107)
共检索到228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慧超 王伟 吕文林 赵跃民 林红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资源,而发明专利又是专利中技术价值最高的一类成果,并且其数量反映了不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文章采用发明专利总量、万人发明人专利申请量、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量和行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文本聚类法、内容分析法对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份与湖北省的发明专利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明德 李红
本文选取物流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物流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物流科技创新宏观发展环境三个维度的影响因子,采用"一带一路"省域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各省域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呈现阶梯型;同时,各省域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从物流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来看,广东、浙江、上海都位于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前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银良 王慧艳
本文基于过程视角,把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复杂系统过程分解为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发展三个阶段,构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概念模型,提出扩展的DEA评价方法。并以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从过程视角考查评价省域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绩效水平,分析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水平总体不高,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优于中、西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效率与地区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各地区各阶段的效率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的政策启示:一方面,制定系统性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整体政策时,既要重视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各自对产业升级的驱动绩效特征,又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协调不同创新阶段之间的联动关系;另一方面,根据地区创新环境异质性特征,制定区域差异化创新驱动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耘 李铁范 张乐勤
文章以安徽为例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安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用研发因子、协作因子、转化能力因子表征;各高校创新能力差别大、资源过度集中、投入产出能力不均、与各方协作少、转化率低、创新环境急待优化。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从完善创新环境、均衡研发投入、优化各方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入手,建设"调研—研发—转化"开放创新生态链,形成多渠道投入、多方协作、资源优化共享、成果快速转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等方面促进安徽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虹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产业创新能力。通过构建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取河南省20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测算,计算出各个产业创新能力的得分和排名。并根据不同产业的创新能力,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产业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艳萍
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和综述,并从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文章选取九个样本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城市的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江涛 吕建秋 田兴国 孙雄松
结合科技创新自身特征,从科技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3个维度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广东省总体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3个维度发展各异,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略有上升但波动起伏较大。针对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科技投入、加强基础性研究、加大人才引进力以及推进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管理体制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耀 赵芝俊 高芸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5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对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化、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依然是影响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因素;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且存在巨大差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高和较高的省份只有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湖北、黑龙江和浙江7个省市,其他24个省份普遍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降低的特征;排名较靠前的省份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黑龙江6省市,而宁夏、青海、陕西、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能力 熵权TOPSIS法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孙斌 赵婉琳 张晓阳
[目的 /意义]专利是科技创新产出必备指标之一,深入分析专利指标运用于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可以简化评价体系并促进评价方法的创新。[方法 /过程]在总结已有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及指标研究基础上,以专利作为独特视角,基于生产视角分解科技创新各环节,构建了包含专利创造能力、专利运用能力和专利支持环境的区域科技创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作实证分析并检验其有效性。[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专利指标可以有效作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测度,且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被聚为3类,江苏科技创新实力尤其显著,但在融入全球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菊华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扬 卢载贵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11-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提升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江苏省 科技创新 能力 评价系统 熵权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春光 程钧谟 谭晓宇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动态评价 空间差异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扬 卢载贵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11-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提升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江苏省 科技创新 能力 评价系统 熵权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不符合突变级数要求的指标进行信息和数量的双浓缩,同时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含义。通过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对全国省市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得出了各省市的排名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