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4)
2023(9995)
2022(8971)
2021(8445)
2020(7029)
2019(16383)
2018(16353)
2017(31729)
2016(17296)
2015(19305)
2014(19424)
2013(19178)
2012(17360)
2011(15566)
2010(15370)
2009(13910)
2008(13282)
2007(11269)
2006(9942)
2005(8272)
作者
(49417)
(40823)
(40540)
(38671)
(26124)
(19585)
(18367)
(16116)
(15547)
(14378)
(14280)
(13556)
(12888)
(12650)
(12578)
(12403)
(12200)
(12112)
(11727)
(11485)
(10142)
(9742)
(9702)
(9247)
(9122)
(9056)
(8951)
(8890)
(8128)
(8120)
学科
(68567)
经济(68493)
管理(47479)
(43479)
(36084)
企业(36084)
方法(32959)
数学(27912)
数学方法(27593)
中国(19130)
(16622)
地方(16332)
(15225)
业经(14860)
(14562)
理论(12608)
环境(11518)
农业(11458)
(11185)
(10753)
贸易(10748)
(10339)
技术(10158)
(9663)
(9472)
(9457)
财务(9412)
财务管理(9398)
教育(8971)
企业财务(8887)
机构
大学(242246)
学院(241322)
管理(100066)
(89455)
理学(87535)
经济(87206)
理学院(86512)
管理学(84985)
管理学院(84539)
研究(78307)
中国(55237)
(52133)
科学(51554)
(38802)
(38268)
业大(36403)
(35585)
研究所(35359)
中心(35005)
(34307)
师范(34009)
(33221)
北京(32860)
财经(32255)
(29312)
(29100)
农业(27950)
(27950)
师范大学(27824)
经济学(25627)
基金
项目(173553)
科学(136407)
基金(125749)
研究(125730)
(109216)
国家(108327)
科学基金(93865)
社会(78254)
社会科(74117)
社会科学(74096)
基金项目(68774)
(67939)
自然(62591)
自然科(61104)
自然科学(61094)
自然科学基金(59944)
(57143)
教育(56775)
资助(51517)
编号(51362)
成果(40256)
重点(37980)
(37119)
(36886)
(35588)
课题(34824)
创新(33103)
科研(32963)
大学(31972)
教育部(31722)
期刊
(94988)
经济(94988)
研究(68027)
中国(38961)
学报(37323)
科学(35789)
管理(34285)
(31432)
大学(27760)
(26377)
学学(26072)
教育(25393)
农业(22677)
技术(20010)
业经(16286)
(15238)
金融(15238)
经济研究(14219)
财经(14131)
问题(14102)
图书(14075)
科技(12287)
理论(12260)
(11901)
资源(11794)
实践(11573)
(11573)
现代(11324)
(11091)
技术经济(11025)
共检索到332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玉翠  
城市的中心性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采用反映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定量研究了27个省会城市的旅游中心性特征及其差异;用SPSS聚类分析功能将27个省会城市分成7类,并分析各自的特征。最后对省会城市旅游中心性的发挥及在省域旅游业中的带动作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勇军,陆玉麒  
城市中心性的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心性指数,另一为中心性程度。省会城市中心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省区形状、省会位置、省会综合实力、省内地级市实力以及省内交通结构等。文章提出了更为简易的省区形状和省会位置的计量公式,计算了我国各省的形状指数和省会城市位置指数。利用GIS软件,计算出我国各省区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几何重心,并根据这些重心与省会城市位置间的关系,对我国各省最高级中心城市的组合类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心性程度的概念并探讨了计算方法。文章将影响因素及中心性程度综合考察,对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的中心性作用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其结论对全国省级城市经济区的组织和行政区划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洁萍  马超  陈时俊  
文章借助GaWC联锁城市网络模型构建城市网络中心性指标,利用2002—2019年中国29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城市网络中心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网络中心性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城市网络中心性的提高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网络中心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因城市规模、旅游收入等异质性而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网络中心性通过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宁  滕广青  白淑春  韩尚轩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的中心性与聚类情况有助于关键知识识别与知识群簇发现,对于掌握领域知识发展进程中的知识演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网络科学的思想为基础,基于知识关联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采用中心性与聚类性的相关指标,对领域知识网络从时间序列上进行跟踪与分析。从网络整体与节点个体的层面,分别对领域知识生长发展过程中的中心性与聚类性展开交叉相关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领域知识网络在整体层面上中心性与聚类性具有非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中心度的领域知识具有低聚类系数;领域知识的聚类性在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娟  
近年来,省会城市周边农业旅游的兴起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拓展领域,为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新动力。但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受到观念、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虽然以较快速度发展,但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并且管理混乱。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旅游对省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在理解农业旅游涵义的基础上,认清省会城市周边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创新理念,探索农业旅游发展与管理新策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河有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存储上的易逝性、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时间上的传承与演变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和蔓延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性。将其在区域内做短距离移动和有形化利用是必要和可行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辐射中心,可以通过建造实体景观、设计"舞台表演"、举办节事活动、创建主题空间和开发文化商品等方式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有形化利用。但应防止文化变异,把握好开发力度和具体展示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琪延  刘志勇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定量分析有助于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城市旅游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来选择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旅游竞争。本文通过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一致矩阵法,对我国省会及以上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大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城市经济、提高管理水平及发展特色景区等是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秦晓楠  张明伟  漆睿  李静  
区域合作旨在建立关联紧密、具有结构强度的城市合作体系,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共同抵御风险的机制。传统的城市发展聚焦于内部资源配置,忽略外部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从而引发区域间壁垒高筑,阻碍区域合作体系的建立。因此,如何借助城市品牌联合构建区域合作机制成为当前的热点。目前的区域合作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品牌合作体系主要建立在历史经验判断以及阶段性市场表现的基础上,缺乏对品牌内部结构的剖析。鉴于此,文章以旅游品牌系统构建为切入点,引入生态位理论的数理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区域内各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以及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芳  胡兵  
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的旅游。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保护旅游的生态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旅游质量或忽视游客的感受。低碳旅游应该在维持甚至提升游客感知价值的前提下开展。因此,文章在低碳旅游、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针对有低碳酒店消费经验并有低碳酒店消费需求等消费特点的消费者,以广州市3家低碳酒店为例,通过202份问卷调查,对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价值进行了规范的实证研究,最终确定了4类细分目标消费族群,并根据族群内各感知因子的影响程度给出营销策略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郁湧  王莹港  罗正国  杨燕  王鑫锴  高涛  于倩  
当下,复杂网络领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其中链路预测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一个热门的分支,被作为预测缺失链路和识别虚假链路的有效手段。传统基于相似性的复杂网络链路预测主要考虑每个节点的某个相似性指标,而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系数和节点中心性(CCNC)的链路预测算法,将度、聚类系数和节点中心性3个相似度指标进行结合,引入到复杂网络链路预测中。该算法使用度和聚类系数作为局部信息的指标,使用节点中心性表征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最后,以6个真实网络为例,通过对比曲线下面积(AUC)和精确度(Precision),验证了CCNC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大庆  
从分析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劣势与优势着手,以地域分异规律与劳动地域分工、Lundgren旅游模式、区位理论中的距离衰减法则、博弈论等理论中的相关内容作为指导,探讨了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最后给出了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峰  
定位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对城市定位旅游中心的必然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城市三大市场层面:居民、投资者、旅游者进行比较提出旅游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城市发展旅游中心的三个类别、四种形态,并分别明晰其各自演进发展模式。以地方文脉、资源条件、区位因素、战略管理4大方面的内容为基础,利用模糊曲线方法确立竞争力指数,并对43个案例城市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型空间格局,并对城市定位旅游中心的演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最后针对中国城市定位旅游中心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锐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质量、旅游发展业绩和社会经济条件四个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集对分析法,对四省会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处于弱势地位且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排位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指标,突破瓶颈,为各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寻找合作基础和政策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靖  郑伯红  李云飞  白海瑞  段献  蔡建刚  邓泓祥  
旅游者空间路径本质上是带有时间序列特征的个体行为空间选择。以序列为依据建立旅游者向量空间路径模型,通过动态时间规整(DTW)计算空间路径之间的序列相似性,采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可实现旅游者空间路径聚类。以张家界游客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旅游者12个空间路径类型,5类旅游活动模式:双心往复、单心聚焦、单点融合、多点串链和双城协同。结果显示,空间路径的类间差异具有显著的层次特征,其时间长短和空间位置可得到较好甄别。文章在刻画空间路径的基础上揭示了张家界旅游者全时间管理特征以及由旅游者时空行为所定义的3类景—城关系,即“景”与“城”的相对性、“景”与“城”逐渐融合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景”“城”关系,在提升旅游者旅游质量、优化旅游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区域旅游特色协同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