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5)
- 2023(12584)
- 2022(10670)
- 2021(9639)
- 2020(8068)
- 2019(18504)
- 2018(18059)
- 2017(34200)
- 2016(18853)
- 2015(20929)
- 2014(21046)
- 2013(20975)
- 2012(19993)
- 2011(18357)
- 2010(18539)
- 2009(17167)
- 2008(17163)
- 2007(15582)
- 2006(13681)
- 2005(12508)
- 学科
- 济(84673)
- 经济(84587)
- 业(50709)
- 管理(50139)
- 企(38087)
- 企业(38087)
- 方法(33524)
- 数学(29504)
- 数学方法(29271)
- 农(25362)
- 中国(24998)
- 地方(23202)
- 财(19096)
- 业经(18872)
- 学(18131)
- 农业(17311)
- 贸(17259)
- 贸易(17248)
- 易(16674)
- 制(14663)
- 银(13962)
- 银行(13904)
- 融(13679)
- 金融(13677)
- 环境(13478)
- 行(13364)
- 地方经济(12825)
- 技术(12679)
- 发(12486)
- 和(12259)
- 机构
- 学院(278841)
- 大学(277801)
- 济(115099)
- 经济(112756)
- 研究(102541)
- 管理(101806)
- 理学(87279)
- 理学院(86156)
- 管理学(84654)
- 管理学院(84141)
- 中国(76189)
- 科学(66471)
- 农(61273)
- 京(59876)
- 所(55006)
- 财(50879)
- 研究所(50215)
- 农业(48796)
- 业大(48347)
- 中心(46468)
- 江(43436)
- 财经(40077)
- 北京(37837)
- 范(37183)
- 师范(36652)
- 经(36261)
- 院(36120)
- 经济学(35031)
- 州(34451)
- 省(33741)
- 基金
- 项目(185297)
- 科学(143431)
- 基金(132064)
- 研究(128758)
- 家(118441)
- 国家(117384)
- 科学基金(97825)
- 社会(81209)
- 社会科(76932)
- 社会科学(76906)
- 省(74734)
- 基金项目(70572)
- 自然(64525)
- 划(63317)
- 自然科(63006)
- 自然科学(62982)
- 自然科学基金(61851)
- 教育(58048)
- 资助(53209)
- 编号(51219)
- 发(45643)
- 重点(42601)
- 成果(41003)
- 部(39752)
- 创(38691)
- 计划(36787)
- 课题(36290)
- 创新(36251)
- 科研(36204)
- 发展(35393)
- 期刊
- 济(130120)
- 经济(130120)
- 研究(79751)
- 中国(57691)
- 农(56563)
- 学报(53176)
- 科学(45716)
- 财(38534)
- 农业(38240)
- 大学(38100)
- 学学(36281)
- 管理(35679)
- 教育(27611)
- 融(26884)
- 金融(26884)
- 业经(23187)
- 技术(22711)
- 经济研究(21163)
- 业(20600)
- 财经(19537)
- 问题(17766)
- 经(16775)
- 版(14953)
- 技术经济(14279)
- 商业(14232)
- 贸(14098)
- 科技(13955)
- 业大(13909)
- 资源(12853)
- 世界(12531)
共检索到42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善君 陈学章 李国庆 姜道宏 王道本
在离体条件下分析了油菜花瓣上影响核盘菌寄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tans)萌发的因子。结果表明,花瓣自身物质对盾壳毒无影响,花瓣微生物区系中的细菌不利于其萌发。链霉素可以抑制花瓣上细菌增殖,促进盾壳霉萌发。100-300μg/L链霉素对盾壳霉萌发无影响,30~1000μg/L链霉素溶液配制孢子悬浮液可以促进其在油菜花瓣上萌发。
关键词:
盾壳霉 油菜 萌发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浩然 滕守连 罗玉秀
[目的]鉴别不同花色甘蓝型油菜花瓣花青素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油菜花色形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蓝型红花油菜与黄花油菜杂交和回交获得的B_1C_1群体为材料,分别用Na(NO_2)_2-Al(NO_3)_3-NaOH显色法和pH示差法测定红花和黄花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取7月份油菜初花期花瓣,分别构建黄花和红花cDNA文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其转录组数据,筛选DEGs,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用MapMan注释和鉴别出花瓣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并用q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甘蓝型黄花油菜花瓣中的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明显低于红花油菜。经转录组分析,从黄花油菜和红花油菜初花期花瓣中共获得2 824个DEGs,其中红花油菜花瓣中多数基因负调控表达。KEGG富集分析显示,2 368个DEGs显著富集到124个KEGG代谢通路,其中代谢途径的差异基因最多(461个),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差异基因次之(266个);GO富集分析显示,2 824个DEGs注释到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3种功能类型,其中生物过程中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刺激反应和生物调节的DEGs分别有1 546,1 198,983和704个基因。MapMan分析结果显示,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差异表达的结构基因有34个,其中7个上调表达,27个下调表达,表达倍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转录因子鉴定结果显示,参与花青素合成的转录因子有56个,其中MYB家族转录因子34个,bHLH家族转录因子22个,未找到WD40。对鉴定出的花青素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3个结构基因和2个转录因子)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甘蓝型油菜花瓣的黄色与红色是由其内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不同所致;甘蓝型油菜黄色花瓣和红色花瓣中鉴别出的差异表达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是导致不同花色花瓣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差异的关键基因;甘蓝型红花油菜的花青素合成途径中仅有MYB和bHLH转录因子发挥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璇 杨倩 张海清 贺记外 闫韫韬 鞠灏
以黄籽油菜‘410’‘456’‘552’和黑籽油菜‘492’为试验材料,采用花期标记、定期采样、形态和生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种子胎萌发生时期、环境对胎萌的影响以及胎萌与种子的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种子胎萌发生在种胚充实阶段(花后27~36 d左右),初始胎萌率为2.44%~3.90%,胎萌发生时期越早的品种的胎萌率越高;种子千粒质量与胎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为0.84~0.97),含水量与胎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为–0.93~–0.98);种胚充实初期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较薄的种皮及相对较高的脂肪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呼吸强度均易导致种子胎萌的发生,而种子电导率、总糖含量与胎萌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璇 杨倩 张海清 贺记外 闫韫韬 鞠灏
以黄籽油菜‘410’‘456’‘552’和黑籽油菜‘492’为试验材料,采用花期标记、定期采样、形态和生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种子胎萌发生时期、环境对胎萌的影响以及胎萌与种子的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种子胎萌发生在种胚充实阶段(花后27~36 d左右),初始胎萌率为2.44%~3.90%,胎萌发生时期越早的品种的胎萌率越高;种子千粒质量与胎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为0.84~0.97),含水量与胎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为–0.93~–0.98);种胚充实初期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较薄的种皮及相对较高的脂肪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呼吸强度均易导致种子胎萌的发生,而种子电导率、总糖含量与胎萌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焕 马永清 田丰 杨海婧
通过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地区分别种植小麦、蚕豆和油菜3种作物,研究这3种作物的甲醇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和蚕豆植株的根部甲醇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中小麦甲醇浸提液处理的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率最高(41.5%)。蚕豆植株的甲醇浸提液和根系分泌物也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有较强的影响,其中蚕豆根系分泌物处理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高达41.1%。综合得出,小麦和蚕豆的根部可能含有刺激向日葵列当发芽的物质,具有作为向日葵列当诱捕作物的可能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萍 鲜孟筑 胡立勇 徐正华
以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各品种发芽出苗进程基本一致,品种间差异不大,随着温度降低,各品种发芽及出苗进程变缓,圣光77、德油8号、丰油730受低温影响较大;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9.5%~99.5%、8.7%~97.5%,平均发芽时间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延长,15℃(光照12h)/10℃(黑暗12h)下延长0.5~4.0d,10℃/5℃下延长4.6~12.0d;随着温度的降低,苗高、根长、总长逐渐降低,其中沣油823受低温影响较小,德油8号、圣光77受低温影响较大,10...
关键词:
油菜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文静 黄蔚薇 李倩 孙倩倩 罗艳
[目的]文章重点对长江流域春季油菜花期预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1994—2007年长江流域45个站点的油菜发育期数据和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油菜花期的特征。依据油菜在不同发育期时段的累积积温,选择0℃、5℃、10℃不同下限温度分别计算积温指标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并应用于2018年春季长江流域站点的花期预报,将预报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检验不同积温指标对长江流域油菜花期预报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油菜花期主要集中在2—4月初,开花时间呈现出自西南到东北逐渐延后开放的趋势;长江流域油菜盛放观赏时间较长,自西南地区2月底到东部地区安徽江苏一带3月下旬到4月初会陆续迎来油菜盛放期。长江流域油菜在抽薹和开花时段中从抽薹始期到开花盛期阶段所需的累积积温最高,开花始期到开花普遍期阶段所需的累积积温最少。[结论]利用积温指标预报的开花始期时间效果总体较好,但普遍较实际开花期偏早,部分站点偏差较大,其中以0℃积温指标建立的预报方法效果最好、5℃积温指标次之、10℃积温指标效果相对较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晓兰 罗宽
:1 995年和 1 998年于油菜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对油菜花瓣和花药进行细菌分离 ,得到 1 0 8株细菌 .用培养皿法、室内植株法等方法 ,筛选出 6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 ,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 Bacillus spp.
关键词:
油菜 细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选明 官春云 李枸 周朴华 罗泽民
以湘油 1 3号 ,湘油 1 4号 ,945 91 ,373和 ZB等 5个油菜品种离体花药为材料 ,接种花粉处单核靠边期的花药 ,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 ,成功地获得了 945 91 ,湘油 1 4号和 373等 3个品种花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分化率分别为 1 6 .7% ,1 2 .5 %和 7.9% ,而湘油 1 3号获得了花粉愈伤组织 ,但没有获得不定芽分化 .不同基因型油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差异 .诱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湘油 1 4号 (46 .5 % ) ,湘油 1 3号 (1 9.5 % ) ,373(1 0 % ) ,945 91 (8.5 8% ) ,ZB...
关键词:
油菜 花药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正刚 汤亚飞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何自福
【目的】病毒病是萝卜(Raphanus sativus)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萝卜生产安全及产业发展。本研究旨在鉴定侵染广东萝卜的病毒种类,探究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分子特征及致病性,为萝卜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惠州市萝卜种植基地采集了3个疑似病毒病侵染的萝卜病样及1个无症状样品,提取样品总RNA,利用小RNA深度测序初步探明病毒种类,然后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病毒特异引物进行RT-PCR验证。应用分段克隆方法扩增病原病毒YoMV基因组1—3 405 nt片段和3 194—6 304 nt片段,然后通过同源重组克隆到p CB301双元载体上,得到YoMV-GD分离物基因组全长序列,同时构建该病毒分离物的侵染性克隆。利用MEGA7软件对YoMV-GD及其他分离物全长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侵染性克隆人工注射接种本生烟和普通烟,检验pCB301-YoMV-GD的侵染性,然后再注射接种萝卜和菜心,测定YoMV-GD分离物的致病性。【结果】侵染广东萝卜的病毒包含萝卜隐状病毒3(Raphanus sativus cryptic virus 3,RsCV3)、萝卜黄病毒1(Raphanus sativus chrysovirus 1,RasCV1)、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YoMV 4种;YoMV-GD分离物全长序列为6 304 nt,编码4个蛋白,分别为124.7 kD复制相关蛋白、183 kD复制酶、30 kD运动蛋白MP、17.7 kD外壳蛋白CP,与YoMV英国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Y318866)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9.18%;YoMV-GD分离物与英国、德国及我国上海、重庆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构建的侵染性克隆pCB301-YoMV-GD可以系统侵染本生烟和普通烟,引起严重的坏死、枯斑等症状,具有较强的侵染性;YoMV-GD可以系统侵染萝卜和菜心,引起轻微的黄化和花叶等症状,致病力较弱。【结论】侵染广东萝卜的病毒包含RsCV3、RasCV1、TuMV和YoMV,且以复合侵染形式存在;YoMV遗传进化并没有明显的地域性;YoMV-GD对烟草致病力较强,而对萝卜和菜心致病力较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萍 吴谋成
【目的】研究油菜花粉多糖(LBPP)对荷瘤鼠脾细胞IL-2、TNF-α的诱生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抑制性肿瘤法制备肿瘤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2、TNF-α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2、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LBPP有明显抗肿瘤作用,200mg·kg-1高剂量组抑瘤率可达51.26%,明显优于环磷酰胺46.22%;LBPP可显著促进荷瘤鼠脾细胞IL-2、TNF-α分泌(P<0.01),高剂量组提高率分别达56.37%、105.24%、1364%和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萌 邱仕芳 寸守铣 李根泽
在采用液体漂浮分步培养方法进行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加入适量的多效唑,对胚状体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在预处理中加入1mg/L和在第一、第二培养基中各加入0.5mg/L的多效唑,效果最好,其诱导率可从71.5%提高到411.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清元 王倩 叶桑 崔明圣 雷维 郜欢欢 赵愉风 徐新福 唐章林 李加纳 崔翠
【目的】研究苯磺隆残留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揭示苯磺隆胁迫下油菜萌发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因子和候选基因,探究油菜在苯磺隆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形态所反映的基因调控机制,为耐苯磺隆油菜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41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25 mg·L-1苯磺隆溶液为处理液、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发芽试验。发芽7 d测定并计算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结合芸薹属60K SNP芯片分析群体基因型,通过STRUCTURE软件和TASSEL软件分别对该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以及亲缘关系和LD衰减分析。为有效排除假关联的影响,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中的6种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每个性状GWAS分析的最优模型。同时,利用TASSEL软件在最优模型下对241份材料的3个性状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根据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序列预测候选基因。【结果】241份品种(系)群体可分为P1(94份材料)和P2(147份材料)2个亚群,其中约56.28%的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值为0。全基因组关联分析(K+PCA模型)共检测到16个与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这些位点可解释9.42%—13.14%的表型变异率。通过分析显著SNP位点的LD区间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筛选出25个候选基因可能与油菜耐苯磺隆有关,其中9个为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5个参与谷胱甘肽合成或代谢过程,2个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同时发现与相对发芽率显著相关的基因ATGSTU19编码谷胱甘肽转移酶,参与毒素分解过程,在各种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共同鉴定到的候选基因BnaC02g27690D功能未知。【结论】共检测到16个SNP位点与耐苯磺隆性状显著关联,筛选出25个候选基因可能与油菜耐苯磺隆有关。
关键词:
油菜 萌发期 苯磺隆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镇 杨瑞阁 徐爱遐 李建宏 鲁瑞文 罗鹏
【目的】了解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油菜的耐盐性,为油菜耐盐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5种质量浓度(0.75,1.7,2.7,3.7,5.0g/L)的NaCl溶液,对上述3大类型油菜的30份种子材料(每个类型10份)处理后进行发芽比较试验。应用砂培法培养经过3.7g/LNaCl溶液处理的3大类型油菜幼苗,观测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种子发芽率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白菜型油菜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甘蓝型油菜次之,芥菜型油菜最差。甘蓝型油菜的苗长、根长、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均大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但是在苗长、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上甘蓝型油菜受盐胁迫程度最大,其耐盐性较白菜型油菜和芥...
关键词:
油菜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