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3)
2023(10745)
2022(9512)
2021(8971)
2020(7447)
2019(17388)
2018(17313)
2017(33351)
2016(18414)
2015(20674)
2014(20588)
2013(20351)
2012(18736)
2011(16999)
2010(16757)
2009(15167)
2008(14741)
2007(12658)
2006(10982)
2005(9389)
作者
(55681)
(46369)
(46039)
(43609)
(29821)
(22302)
(20703)
(18268)
(17661)
(16591)
(16011)
(15663)
(14769)
(14636)
(14367)
(14213)
(14109)
(13719)
(13362)
(13141)
(11732)
(11437)
(11252)
(10578)
(10392)
(10330)
(10219)
(10206)
(9426)
(9287)
学科
(70577)
经济(70495)
管理(50800)
(48154)
(40260)
企业(40260)
方法(35238)
数学(30405)
数学方法(30008)
(19277)
(18343)
中国(16997)
(16829)
业经(15592)
地方(13938)
理论(12587)
农业(12439)
(12271)
贸易(12267)
(11927)
(11860)
环境(11676)
技术(11419)
(11105)
(10802)
财务(10742)
财务管理(10724)
企业财务(10173)
(10130)
教育(9773)
机构
大学(267334)
学院(263510)
管理(104750)
(97463)
经济(95270)
理学(92188)
理学院(91070)
研究(89404)
管理学(89265)
管理学院(88819)
中国(62083)
科学(60855)
(56744)
(48601)
(46439)
业大(44836)
研究所(43264)
(43236)
中心(39057)
农业(38581)
(37033)
财经(35977)
(35601)
北京(35370)
师范(35190)
(32791)
(32450)
(30192)
师范大学(28731)
经济学(28714)
基金
项目(191314)
科学(149124)
基金(138735)
研究(134475)
(123102)
国家(122119)
科学基金(103694)
社会(82369)
社会科(77947)
社会科学(77926)
(75190)
基金项目(74768)
自然(70649)
自然科(69019)
自然科学(68998)
自然科学基金(67741)
(64002)
教育(61460)
资助(57214)
编号(53845)
成果(43490)
重点(42968)
(41496)
(40015)
(39714)
科研(37289)
课题(37235)
创新(37067)
计划(36706)
大学(34947)
期刊
(100983)
经济(100983)
研究(73303)
学报(50674)
科学(44516)
(43699)
中国(43601)
大学(36984)
管理(36317)
学学(35045)
农业(31008)
(30207)
教育(28035)
技术(21038)
(17534)
金融(17534)
业经(16614)
财经(16564)
经济研究(15880)
(15350)
图书(14817)
科技(14249)
业大(14247)
(13954)
(13736)
问题(13243)
理论(13181)
林业(12389)
实践(12313)
(12313)
共检索到363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VA菌根、外生菌根及菌根菌剂对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幼苗的接种结果表明 :VA菌根和外生菌根都可对两种相思幼苗形成侵染 ,菌根感染率达 4 9.5%~ 73.33% ;5个月后的马占相思苗木高比对照增加 53.9%~ 14 8.99% ,厚荚相思苗高增加 31.7%~ 95.39% ;马占相思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2 0 8%~ 396 % ,厚荚相思生物量增加 2 94 %~ 4 4 1.5% ;对 VA菌的菌根依赖性 (MD)测定结果表明 ,除厚荚相思对 B930 2菌株的依赖属中等外 ,两种相思对其它菌种的依赖性较强 (MD>30 0 )。在外生菌根方面 ,除厚荚相思对 992 15和 94 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陈羽  李国标  陈珍  仲崇禄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ECMF)接种山地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要大;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AMF比ECM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新荣  康丽华  
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Wild)是速生优良多用途树种,其根部具有根瘤,具有共生固氮功能。为了使根瘤菌更好地促进马占相思的生长,国内外对其根瘤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其中包括双接种根瘤菌与VA菌的研究[2]。虽然VA菌根菌能较好地促进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盆播马尾松苗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接种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菌根接种剂的马尾松苗,其生长和N、P、K营养元素的累积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试验筛选出P.t和S.p两个菌种作为马尾松苗木最适宜的优良菌根菌种。用P.t进行圃地菌根化育苗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菌种对马尾松苗木的菌根效应,它不但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而且使其根、茎、叶的养分有高水平的富积。圃地接种菌根接种剂的最好方法是孔注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仲崇禄  王凤珍  陈羽  
巨尾桉菌根化组培苗试验林中所接种的彩色豆马勃,已持续生存达10a之久;而接种的西澳粘滑菇、漆蜡蘑仅生存2~6a,之后则被其它菌根菌种所更替。自然条件下未经接种的的蓝桉人工林,造林后2~4a的林中以硬皮马勃、漆蜡蘑等菌根真菌为主;之后则先后由鸡油菌和牛肝菌所取代。松茸菌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可在林中生存达数十年之久,其持续性十分明显;人工接种松茸菌的云南松幼苗上,经6a的连续观察,菌丝体仍然生长旺盛。菌根真菌的菌种更替现象及可持续性与菌种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若菌种能适应其环境条件,则生长可持续下去;反之则可能被其它菌种所更替,因此,菌根技术的推广应用,应坚持"适地适菌"和"适树适菌"的原则,方可取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为了摸清西南桦引种驯化过程中苗木菌根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对菌根的依赖程度,分别对西南桦幼苗实施VA菌根和ECM菌根的接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桦幼苗对两个类型的菌根均可受感染,对菌根均有较强的依赖性,尤以对外生菌根的依赖性较强,而对VA菌根的依赖性属中等。西南桦幼苗接种外生菌根菌后180d,平均苗高比对照增加了92.98%~106.85%,地上干质量增加206.43%~554.69%,地下干质量增加202.83%~566.40%;幼苗接种VA菌根菌后90d,苗木平均高、地上干质量及地下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0.48%~63.41%、78.65%~151.04%和215.25%~311.86%;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芳  张春英  尹丽娟  赖钟雄  
选择从野生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根系分离的4个菌根真菌菌株,采用3种方法接种云锦杜鹃试管苗.结果表明:营养液与栽培介质混合的单层接种方式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真菌共生培养方法;选择的4个菌株对云锦杜鹃试管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幼苗苗高、叶片数、主根数、根长、叶绿素、干重等指标都优于对照植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梁坤南  马华明  陈羽  林明平  
以桃棕哥斯达黎加San Carlos种源及14152号家系幼苗为宿主,开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苏格兰球囊霉和木薯球囊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丛枝菌根真菌均可在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上形成感染,感染率26.7%~50.0%,感染指数13.3~37.5。尽管形成了菌根感染,但接种后7个月时,对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的地上部分的生长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菌根接种对14152号家系根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接种处理下,14152号家系幼苗根系生物量和主根长分别比不接种(对照)提高了8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利用菌根菌地表球囊霉对黄藤及单叶省藤等幼苗进行人工接种,一年后进行观测,其菌根感染率达43.3%~81.25%;对苗木有促生效果,特别是配合适当施肥措施条件下,效果更明显。无论平均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地上及地下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黄藤地上干重增加尤为显著,比对照增加65.2%,显著性测验表明,差异十分显著;接种处理的苗木,地上及地下部分含磷量增加亦非常明显,特别是地下部分增加较多,为对照的1.13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来友  童品璋  孙宣军  相聪伟  张倩  许小婉  杨共鸣  斯海平  
[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丽娟  张春英  杨兵  
【目的】研究从云锦杜鹃根系分离的欧石南菌根(eriocoid mycorrhiza,ERM)真菌对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吸收特性及其接种效应,检测ERM菌株吸收利用不同氮源能力及筛选培养菌株适宜的氮源,并分析ERM对寄主植物氮源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干重定量研究菌株的氮源吸收特性;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采用单菌株接种无菌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幼苗研究ERM对寄主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供试ERM真菌菌株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中生长量差异明显,所有菌株在各单一氮源培养基中菌丝干重均增加,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中生长量较大;各氮源培养基上,菌株接种幼苗生长均优于非接种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M.Brundrett  B.Dell  
接种苗木在生长量和生物量上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生长优势,ECM 真菌蜡蘑菌单接种及其与4种VA菌根菌剂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在接种后16周时,与对照苗相比,蓝桉和尾叶桉接种苗木的高生长量最大增幅分别为28.86% (LS)和86.65% (LG);两种桉树地上部分平均干质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29.93% (LS)和133.34% (L),地下部分分别为119.93% (LF)和174.83% (LG)。桉树对不同菌根菌及其组合的菌根依赖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对混合接种的真菌组合有相对高的菌根依赖性,而对土壤菌剂依赖性很小。菌根感染与苗木生物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还证实了P素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珊珊  杨文忠  
【目的】为分离纯化菌根食用菌橙黄硬皮马勃的菌种,促进云南松无菌苗菌根的人工合成,实现云南松菌根化苗木的定向培育和菌根食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法和综合PDA培养基对橙黄硬皮马勃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对其子实体、组织分离菌株和菌根菌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片段(ITS)进行分子鉴定,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的接种处理对云南松菌根合成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从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可以看出,采集的子实体、组织分离菌株和菌根菌确认为橙黄硬皮马勃。2)接种处理后的云南松幼苗生长指标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而且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在蛭石和珍珠岩和泥炭土(质量比10:1:5)的混合基质中均表现最优。3)橙黄硬皮马勃在此混合基质中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和菌根贡献率均最高,分别为92.66%、292.86%和65.85%,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质处理,可能是橙黄硬皮马勃菌丝更适宜生长在该混合基质,进而利于云南松无菌苗的菌根合成,也间接促进了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结论】橙黄硬皮马勃菌种的分离纯化和菌根合成基质的筛选是云南松无菌苗菌根合成的关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徐大平  陈羽  王凤珍  Nicholas Malajczuk  
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材料 ,1993和 1994年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外生菌根菌接种试验 ,均采用裂区设计 ,4次重复 ,每试验均 2个树种为主区 ,菌根菌处理为副区。试验 1有 8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6株或 9株 ,试验 2有 3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9株。造林后 ,定期观测树高、地径或胸径。试验结果表明 :树种内菌根菌效应分析发现 ,巨尾桉所有指标在菌根菌间存在显著差异 ,尾叶桉只是某些指标在菌根菌间有显著差异 ,表明两树种对相同菌根菌处理的反应不同 ;树种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试验 1中所有指标在区组间、树种间、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从方差分量看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