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6)
- 2023(13465)
- 2022(11781)
- 2021(11255)
- 2020(9312)
- 2019(21535)
- 2018(21550)
- 2017(42179)
- 2016(22914)
- 2015(25772)
- 2014(25620)
- 2013(25359)
- 2012(23276)
- 2011(21128)
- 2010(21355)
- 2009(19595)
- 2008(19058)
- 2007(17083)
- 2006(15399)
- 2005(13445)
- 学科
- 济(91782)
- 经济(91676)
- 业(73378)
- 管理(63750)
- 企(50568)
- 企业(50568)
- 农(50222)
- 方法(37774)
- 农业(33857)
- 数学(32715)
- 数学方法(32243)
- 业经(24318)
- 中国(24117)
- 财(22191)
- 地方(20268)
- 制(18457)
- 学(18007)
- 策(17369)
- 贸(16594)
- 贸易(16586)
- 易(16174)
- 技术(14655)
- 理论(14174)
- 银(14048)
- 银行(14012)
- 环境(13634)
- 发(13588)
- 和(13539)
- 行(13381)
- 划(13099)
- 机构
- 学院(324299)
- 大学(320874)
- 管理(133096)
- 济(131384)
- 经济(128476)
- 理学(115483)
- 理学院(114303)
- 管理学(112515)
- 管理学院(111919)
- 研究(108368)
- 中国(82193)
- 京(67588)
- 农(67369)
- 科学(66067)
- 财(58187)
- 所(53777)
- 业大(53058)
- 农业(51412)
- 中心(50246)
- 研究所(48793)
- 江(48116)
- 财经(46094)
- 范(42882)
- 师范(42592)
- 北京(42394)
- 经(42010)
- 州(38972)
- 院(38581)
- 经济管理(36554)
- 经济学(36516)
- 基金
- 项目(220016)
- 科学(172952)
- 研究(165904)
- 基金(158601)
- 家(136624)
- 国家(135365)
- 科学基金(116498)
- 社会(103280)
- 社会科(97436)
- 社会科学(97409)
- 省(86517)
- 基金项目(84315)
- 自然(74704)
- 教育(74591)
- 自然科(72880)
- 自然科学(72867)
- 划(71656)
- 自然科学基金(71564)
- 编号(70756)
- 资助(64734)
- 成果(57776)
- 部(48658)
- 重点(48205)
- 发(47948)
- 课题(47090)
- 创(45331)
- 创新(42101)
- 教育部(41482)
- 项目编号(41461)
- 国家社会(41435)
- 期刊
- 济(150806)
- 经济(150806)
- 研究(95229)
- 农(69063)
- 中国(62053)
- 学报(48810)
- 农业(46802)
- 科学(46633)
- 管理(45811)
- 财(41097)
- 大学(38159)
- 学学(36040)
- 教育(35815)
- 融(32170)
- 金融(32170)
- 业经(29828)
- 技术(27935)
- 业(21786)
- 经济研究(21121)
- 财经(21084)
- 问题(20582)
- 经(17805)
- 图书(17078)
- 版(16606)
- 理论(16145)
- 技术经济(16062)
- 科技(15921)
- 现代(15689)
- 农村(15207)
- 村(15207)
共检索到478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艳 王磊
实现相对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关键是不断优化生计策略。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旨在引导农户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优化家庭生计策略。研究认为,在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优化中,要鼓励有条件的相对贫困农户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及时弥补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转型中的金融资本不足。
关键词:
相对贫困农户 生计策略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郭世豪 贾铖
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事关全国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文章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2020年数据,使用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测算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社会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较2018年农户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务农型农户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农户,分别提高了5.83个百分点、7.43个百分点;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多以暂时贫困为主,占比20.24%,远高于长期贫困的12.83%。(2)社会资本对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中能够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尤其对务农型农户的缓解效果最为显著。(3)个人及家庭特征、村庄等因素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脆弱性理论,文章结合农户生计风险及外部环境冲击,构建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分析框架,并采用基于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识别农户相对贫困,按照不同生计策略进行分类,探索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能为提升脱贫巩固政策的瞄准精度与有效性提供借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根据农户的社会资本状况和生计策略差异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政策,构建抵御返贫风险冲击的社会网络,扩宽非农就业渠道,促进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以提升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轶 尹珂
[目的]尽管2020年后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但脱贫农户仍然面临自然、市场、政策等多重生计风险冲击,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识别与评估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768户脱贫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运用ESI为综合评价指数,识别与评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的生计风险。[结果]结果表明:(1)样本区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户主平均年龄最大、家庭规模最小、劳动力数量最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最低;非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家庭规模最大;纯农型脱贫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最多,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最高。(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的生计风险总值依次是纯农型>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型,呈现出兼业程度越高,生计风险越小的特征;纯农型是所有类型脱贫农户中最脆弱的群体,生计风险和返贫风险都最大。[结论]当地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帮助脱贫农户增强非农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引导脱贫农户寻求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兼业水平和兼业质量。同时,继续加大对纯农型脱贫农户的政策帮扶,帮助他们增强现代农业专业技能,扶持他们发展特色精品农产品,引导他们深入农业产业链,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进而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柏 于晓媛 袁鹏举
文章利用贵州省3个民族自治贫困县341户贫困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和广义精确匹配方法研究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使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生计模式的占比分别提升了13%和15%,但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外出从事非农务工和经商活动影响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特色畜禽养殖收入和总收入水平,降低了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收入,但产业扶贫对经商活动收入和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在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效果较为明显,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在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降低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的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模式向特色农业生产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伍艳
本研究利用平武县和南江县372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计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牲畜数量的增加与农业专业型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每增加1个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会相应提高3.472;获得信贷的情况和家庭是否有干部与非农单一化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正相关,农户获得信贷每增加1个单位,导致农户选择以非农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发生比扩大1.615倍。同时,不同区域的农户生计策略存在差异。南江县农户选择以农业专业型为主的生计策略,对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依赖较强;平武县农户选择以非农单一化为主的生计策略,对金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汉石 乐章
农户的生计风险是当今农村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优质高效的生计资本是农户降低生计脆弱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本文以全国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生计资本为视角,对农户在生计过程中的风险状况、生计资本对生计风险的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农户主要面临大病风险、子女受教育风险和养老风险;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对其生计风险具有极其复杂的影响关系,生计风险的大小还与农户在利用生计资本基础上所选择的资本搭配及生计策略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生计风险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令英 李媛彤 王明月 郑涛
[目的]探究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变化及其与生计策略关系,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项目制扶贫的精准实施,对调整生计资本结构,维持农户可持续生计,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新疆疏勒县225户调查问卷数据,测算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前后生计资本变化,并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探讨其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整体得以提高,生计资本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各项生计资本发展不均衡,生计脆弱性依旧存在;同时生计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纯农型生计策略的基础,而金融、人力、社会、物质、民族文化等资本决定了该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非农型的转变。[结论]政府需要加大自然、物质、社会、教育等生计资本方面的扶贫项目投入、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注重金融资本、民族文化资本等生计资本方面扶贫项目投入的精准化并加大监控力度以维持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利用九江和襄阳两地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刻画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多样化与收入水平、兼业程度和劳动力流动具有某种关联;2)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生计资本,生计资本的提高有助于扩展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3)生计多样化虽然是失地农户发展生计的重要途径,但当生计资本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农户不再将生计多样化作为其最优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婷 蒲春玲 陶崇鑫
本文依据样本区农户收入构成、劳动力配置、年龄结构和受教育水平将农户生计策略划分为劳动力导向型、资源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多样型四种类型,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提出农户未来生计策略调整方向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生计策略 农户 新疆南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伟
在广大农村地区,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而在乡村旅游中,农户是最直接的承担者,农户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户的生计问题息息相关,所以,以乡村旅游为背景,评估农户的生计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本文以乡村旅游的概念以及可持续的生计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探讨了生计策略以及生计资产,并且在乡村旅游理论的应用上,总结了与可持续生计相关的众多研究,希望在未来对农户生计问题的研究上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
旅游扶贫 政策 农户生计 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精慧 薛东前
[目的]选取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陕北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17个行政村335户样本农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整体得分最高,社会资本居次,物质资本中等偏下,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处于低水平;(2)农户生计分化明显,典型的纯农户很少,农户生计策略主要为兼农型和低水平非农型;(3)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指数高的农户倾向于外地兼农,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高的农户倾向于当地兼农,家庭年收入、人均教育投入和人情往来3项指标是促进农户向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变的关键因子。[结论]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和转变是建立在自身资本结构上的,其往往向着发挥生计资本优势、规避生计资本短板的方向调整生计策略,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生计资本水平的目的。人力资本优势主导下的黄陵县,加之沟壑区农地资源空间配置的破碎性与复杂性,外地兼农型生计策略将仍是该地区农户近期内的主要生计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吉岗 韩玮 杨红娟
[目的]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此背景下研究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的主要目的:一是脱贫攻坚战能否让部分农户更有意愿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二是发现具备不同特征的农户会做出何种生计策略的选择,为后续贫困治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文章首先基于以人为本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扶贫效果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扶贫效果的分值;其次,运用Logit模型研究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扶贫效果提高1%,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27.47%;增加0.067hm2(1亩)土地,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4.5%;具备进城务工技能的农户选择以务农为主要生计策略的概率比不具备进城务工技能的农户低58%;增加1个劳动力,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降低36%。还发现相对于传统种养(植)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现代特色种养(植)殖业更吸引农户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基于稳健性考虑,采用bootstrap方法扩大样本量和加入冲击变量对Logit模型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扶贫效果和土地规模、外出务工技能、劳动力数量等农户特征显著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性别、年龄、社会关系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艳
不同的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实现不同生计策略的能力依赖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经济作物面积和牲畜数量的增加与农业专业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面积每增加一个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会相应提高3.472;获得信贷的情况和家庭是否有干部与非农单一化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正相关,农户获得信贷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农户选择以非农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发生比扩大1.615倍。由于不同区域生计策略存在差异,农户在进行可持续生计策略调整时,打工和经商作为生计多样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