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5)
2023(13356)
2022(11399)
2021(10666)
2020(9460)
2019(21761)
2018(21711)
2017(43543)
2016(23335)
2015(26302)
2014(26255)
2013(26088)
2012(24414)
2011(22063)
2010(21890)
2009(20410)
2008(20182)
2007(18149)
2006(15551)
2005(13895)
作者
(66753)
(55817)
(55784)
(53225)
(35343)
(26841)
(25615)
(21765)
(21063)
(19971)
(18860)
(18713)
(17499)
(17480)
(17432)
(17126)
(16999)
(16539)
(16105)
(16041)
(13795)
(13758)
(13670)
(12713)
(12621)
(12596)
(12454)
(12109)
(11307)
(11062)
学科
(107278)
经济(107180)
管理(67718)
(65858)
(52805)
企业(52805)
方法(51756)
数学(46642)
数学方法(46155)
(27672)
(27229)
中国(26381)
业经(21696)
地方(20782)
(19962)
(19409)
贸易(19400)
(18851)
(18183)
农业(18170)
(17220)
财务(17176)
财务管理(17130)
企业财务(16296)
(16046)
银行(16014)
(15235)
(15234)
金融(15231)
技术(14825)
机构
大学(338913)
学院(338047)
(145242)
经济(142477)
管理(134518)
理学(116559)
理学院(115368)
管理学(113489)
管理学院(112878)
研究(108661)
中国(83409)
(70462)
(67560)
科学(65022)
财经(54593)
(53786)
(52832)
中心(51792)
(49512)
(49143)
业大(48857)
研究所(48701)
经济学(45792)
北京(44063)
经济学院(41834)
(41833)
农业(41683)
师范(41388)
财经大学(40677)
(39206)
基金
项目(226081)
科学(178952)
基金(166331)
研究(164095)
(144108)
国家(142988)
科学基金(123512)
社会(105606)
社会科(100450)
社会科学(100424)
基金项目(88200)
(87299)
自然(79746)
自然科(77896)
自然科学(77876)
自然科学基金(76516)
教育(75509)
(73656)
资助(69321)
编号(66449)
成果(53369)
(51168)
重点(50697)
(48919)
(46835)
课题(44406)
国家社会(44258)
教育部(44221)
科研(43898)
创新(43864)
期刊
(151699)
经济(151699)
研究(95410)
中国(56377)
(52274)
学报(49582)
管理(47503)
(46426)
科学(46417)
大学(38018)
学学(35957)
(31540)
金融(31540)
农业(31215)
技术(29586)
教育(27941)
财经(27109)
业经(25467)
经济研究(25101)
(23292)
问题(21494)
统计(19220)
技术经济(17565)
(17552)
理论(17234)
(17061)
商业(16535)
(16272)
决策(15653)
实践(15504)
共检索到485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  张文杰  
面对国内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现象,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SYS-GMM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相对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房价与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和产值比重存在倒"U"型关系,与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当相对房价超过3.25时,房价过高的地区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存在挤出效应,但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相对工资、教育条件和交通便捷度对二、三产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空气质量变量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  张文杰  
面对国内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现象,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SYS-GMM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相对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房价与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和产值比重存在倒“U”型关系,与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当相对房价超过3.25时,房价过高的地区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存在挤出效应,但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相对工资、教育条件和交通便捷度对二、三产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空气质量变量显著地表明我国已经存在环境移民现象。因此,不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住房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长德  刘帅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08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各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第一、三产业的影响较小;此外,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合理,"三高"和对能源依赖较高的企业居多,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产业;各省份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尽合理,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孔翠英  白钰如  
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理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通过对五个资源型地区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税负、主体税类、主要税种三个层次实证分析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不利于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两大税类中,所得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流转税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不显著;主体税种中增值税不利于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其余税种影响不显著。因此应从降低宏观税负、调整税类结构、深化税种改革多角度入手,对现行税制加以完善,以充分发挥税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薇薇  蔡晶晶  
以2006—2015年全国各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GMM方法,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金融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金融业发展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金融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结构对金融绩效都有显著影响,但从区域层面来看,二者的影响差异明显: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对中西部为正的显著影响,且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为负;中等受教育金融人力资本对中西部影响较大,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金融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东部地区。进一步,通过估算人力资本模型的倒U型曲线及其拐点,说明了人力资本的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依群  王国军  
本文利用2006-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分别考察了我国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及其与地区差异的交互作用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少儿抚养系数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老年抚养系数对其存在正的显著影响。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已婚人口比重对养老保险支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医疗保险支出影响不显著。人口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传国  王晓杰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结构变迁的过程,而经济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变量结构为三次产业的结构,研究产业结构的变迁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1990—2009年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把我国省域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按不同类型地区对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变迁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地区的产业产出结构及产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轨迹,为我国省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一冬  
笔者采用2003年~2011年中国28个地区21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种动态外部性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产业专业化(MAR外部性)和地区企业竞争程度(PoRteR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产业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在分地区和分产业的回归分析中,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但企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效应基本不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宏凯  魏晓  
基于2011-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民间投资、产业结构及二者交叉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法对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影响,民间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正向的相互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显著地增强民间投资的产出效率,民间投资增加可以缓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政府应加快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振  王秀芝  
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通过改进的三阶段DEA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份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短期内不明显,但在长期内会产生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通过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且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不同。相较于东部地区,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以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则能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据此,地方政府应摒弃不良的科技支出理念,打破地区间市场保护局面,加强预算监督和统筹兼顾各地区的科技支出效率,力求降低各类风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任木荣  刘波  
城市化水平与住房价格的动态经济模型表明,城市化速度的上升会导致房价的迅速上涨;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各地区房价对城市化率的弹性均为正值,表明城市化水平对房价具有正的积极影响。因此,应实行地区差异化的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尊重经济规律,确立切实可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实行稳健的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中国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季晓旭  
以2002—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后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房价、老龄化程度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老龄化程度加重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对较低房价、较低GDP的地区,房价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对较高房价、较高GDP的地区,老龄化加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房价上涨和老龄化的交互影响对改善城乡收入分配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政府部门可针对区城发展特征,实施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等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帅  谭黎阳  杨航英  
本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将房地产价格引入中心-外围模型(即C-P模型),提出区域房价差异将降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同时基于长三角2007-2018年27个主要城市的相关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与中介效应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相对房价的上升,将减少当地劳动力的流入而增加流出,从而抑制当地制造业集聚。另一方面,区域房价差异的扩大将提高制造业厂商的生产成本,缩减生产者的利润空间,促使制造企业向成本较低的经济边缘地带转移,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腾出空间,促进当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作为二者的"合力",其发展趋势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一致,与区域房价差异呈正相关。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对产业集聚存在直接影响。最后,本文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基于长三角一体化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许远明  欧阳鹭霞  
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面板数据门槛模型检验我国城镇化率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并以经济增长水平为门槛变量,考察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对城镇化率变化产生的不同反应。研究发现,城镇化率的提高将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但当经济增长水平超过某一门槛值时,这种促进效果将降低。就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来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允奇  武戈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利用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房价和地价中的公共支出资本化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公共支出对房价和地价都有正向推动效应,即公共支出增加,会通过房产和土地价值提升而形成公共支出资本化现象,加剧了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公共支出资本化的程度在房价中弱于在地价中,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多的资本化收益。所以,政府在房价调控中应注意缩小公共支出资本化引发的收入分配效应,房产税改革应注意夯实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并优化房产税的归属和用途,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