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3)
2023(3697)
2022(3000)
2021(3003)
2020(2337)
2019(5481)
2018(5508)
2017(8469)
2016(5980)
2015(6916)
2014(6944)
2013(6058)
2012(5779)
2011(5413)
2010(5643)
2009(4809)
2008(4655)
2007(4372)
2006(4089)
2005(3865)
作者
(16363)
(13500)
(13378)
(12879)
(8648)
(6614)
(6249)
(5605)
(5224)
(4973)
(4661)
(4527)
(4487)
(4485)
(4480)
(4398)
(4358)
(4185)
(4107)
(4024)
(3649)
(3618)
(3414)
(3296)
(3275)
(3209)
(3032)
(2946)
(2937)
(2833)
学科
教育(18764)
(12023)
经济(12004)
中国(10869)
管理(8734)
(7372)
理论(6755)
(6743)
教学(5877)
(5095)
企业(5095)
方法(4925)
数学(4194)
(4139)
数学方法(4066)
发展(3860)
(3738)
(3674)
研究(3467)
(3432)
(3389)
思想(3303)
改革(3238)
技术(3233)
高等(3225)
政治(3116)
学校(2958)
思想政治(2932)
政治教育(2932)
治教(2932)
机构
大学(79231)
学院(72592)
研究(34308)
教育(27644)
科学(22087)
(20911)
师范(20705)
(19965)
(19539)
经济(18787)
(18587)
中国(18064)
师范大学(17320)
管理(17193)
研究所(17113)
(15312)
理学(14397)
理学院(14053)
北京(13714)
技术(13639)
管理学(13459)
(13412)
中心(13390)
管理学院(13321)
(12607)
农业(12407)
业大(11945)
职业(11541)
教育学(10259)
研究院(10257)
基金
项目(46257)
研究(37523)
科学(36700)
基金(29356)
(27133)
国家(26758)
教育(26421)
科学基金(20496)
(19761)
社会(19701)
(19453)
社会科(18213)
社会科学(18206)
编号(17043)
成果(17036)
课题(16476)
基金项目(13987)
(13615)
自然(13425)
自然科(13093)
自然科学(13084)
重点(12863)
自然科学基金(12857)
资助(12590)
(11934)
(11466)
规划(11446)
教育部(10355)
(10310)
项目编号(9986)
期刊
教育(45952)
研究(33605)
中国(27448)
(21651)
经济(21651)
学报(15556)
(13293)
科学(12485)
大学(12333)
职业(10865)
技术(9862)
学学(9836)
农业(9359)
技术教育(7134)
职业技术(7134)
职业技术教育(7134)
管理(6718)
(6712)
高等(5515)
(5311)
(5268)
论坛(5268)
高等教育(4854)
成人(4796)
成人教育(4796)
(4540)
业大(4398)
(3897)
金融(3897)
发展(3828)
共检索到125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世定  
引语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 ?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 ,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 ,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 ,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云坤  
文化选择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何云坤(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副教授)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和实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因此,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教育过程,既是“人们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群体的各种习惯的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芳  刘泽云  
基于2007-2016年我国省级数据,从投入总量和生均投入两个方面衡量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使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了经费投入对地区高等教育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财政性投入增长较快而非财政性投入增长缓慢;经费投入总量对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具有正面影响,其中非财政性投入的影响更大;生均财政性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而生均非财政性投入与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不存在显著关系。未来我国应稳步增加生均财政性投入,适当提高学费水平,积极鼓励民办学校投入、捐赠等非财政渠道的投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贺金玉  
就小康社会一词的由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对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讨论,探讨高等教育在未来20年中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江声皖  
25年前,中国在大学毛入学率还远远低于15%时,就启动了具备大众教育本质属性的远程教育,这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双轨制” 安排;电大作为先行的准大众教育,在为以后到来的大众教育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在为中国大众教育的提早到来而积累势能;由于思想还不够解放,一些颇具大众教育特性的先进理念尚未被普遍接受,或是在实施过程中操作并不到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格·古德曼(Roger Goodman)  沙驰幸弘(Sachi Hatakenaka)  特瑞·金(Terri Kim)  李玉静  程宇  
日本职业高等教育地位的不断提升日本经济泡沫膨胀与18岁人口(这一群体中,有超过90%的人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高峰接踵而至,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巧合(但也仅仅是一个巧合)。日本18岁人口在1992年达到205万人,形成二战后第二次人口高峰期,之后开始平稳下滑,到2004年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妇女地位提高与中国高等教育鲁洁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与人类文明进展相一致的一种文化过程。与妇女受教育状况的巨大改善相联系,本世纪全球妇女地位迅速提高已明显表现为政治参与、经济生活、家庭结构和文化表达等主要方面。有关妇女解放运动的消极方面是形成了妇女的传统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维明  李若虹  
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哲学和儒学研究教授杜维明先生曾多次就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对人文学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作过精深的阐述。杜维明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向一直非常关注。2002年9月17日,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风泰和中国高等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副校长就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问题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杜教授和来访的校长们就人文学和大学教育作了一次座谈。本文是基于杜维明教授这次谈话的内容整理、加工和编辑而成的,成稿后杜教授百忙中审阅并予以首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顾明远一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但是,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讲,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中坚,是影响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景荣  
随着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率先进入大众化时代。在我国 ,高等教育也正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认识 ,以此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探讨了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琚晓星  袁利  叶勇  
教育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文章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测算重庆市高等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贡献。2000-2005年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的贡献取平均值为4.305%,从而指出增大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实现重庆市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增长的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劳昕  薛澜  
本研究从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高等教育规模(高校在校生数)入手,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呈多中心分布结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资源集中程度较高;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与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且近年来西南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较快,使得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呈均衡化发展态势;由东北往西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在省内及区域间的公平配置,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