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9)
- 2023(14009)
- 2022(12328)
- 2021(11747)
- 2020(9665)
- 2019(21974)
- 2018(21814)
- 2017(41893)
- 2016(22710)
- 2015(25330)
- 2014(24970)
- 2013(24329)
- 2012(22202)
- 2011(19756)
- 2010(19466)
- 2009(17916)
- 2008(16687)
- 2007(14094)
- 2006(12185)
- 2005(10169)
- 学科
- 济(83985)
- 经济(83874)
- 管理(62148)
- 业(57037)
- 企(46458)
- 企业(46458)
- 方法(38038)
- 数学(32038)
- 数学方法(31664)
- 农(24754)
- 中国(21122)
- 财(20656)
- 地方(19849)
- 学(19746)
- 业经(19700)
- 农业(16957)
- 贸(15629)
- 贸易(15618)
- 理论(15298)
- 易(15110)
- 环境(14928)
- 和(14232)
- 制(14006)
- 技术(13225)
- 务(12775)
- 财务(12710)
- 财务管理(12689)
- 划(12078)
- 企业财务(11898)
- 教育(11372)
- 机构
- 学院(308222)
- 大学(305955)
- 管理(122945)
- 济(113931)
- 经济(111190)
- 理学(107014)
- 理学院(105784)
- 管理学(103903)
- 管理学院(103359)
- 研究(99663)
- 中国(72728)
- 京(64907)
- 科学(64813)
- 财(51229)
- 农(48791)
- 所(48784)
- 业大(47099)
- 中心(45688)
- 研究所(44930)
- 范(43686)
- 江(43547)
- 师范(43329)
- 财经(41958)
- 北京(40689)
- 农业(38130)
- 经(38092)
- 院(37179)
- 州(36423)
- 师范大学(35087)
- 经济学(33118)
- 基金
- 项目(219624)
- 科学(172100)
- 研究(162064)
- 基金(157639)
- 家(137246)
- 国家(136079)
- 科学基金(116919)
- 社会(100514)
- 社会科(94948)
- 社会科学(94927)
- 省(86379)
- 基金项目(85214)
- 自然(76847)
- 自然科(74832)
- 自然科学(74814)
- 教育(73829)
- 自然科学基金(73425)
- 划(72725)
- 编号(68067)
- 资助(63616)
- 成果(53527)
- 重点(48828)
- 发(47161)
- 部(47160)
- 课题(45847)
- 创(45640)
- 创新(42439)
- 科研(41792)
- 项目编号(41229)
- 大学(40757)
共检索到432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王剑 彭建
东道社区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主体之一,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和支持在目的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许多旅游地,社区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被边缘化,沦为弱势群体,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直接威胁到旅游业的和谐健康发展。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是两种旅游态度研究的传统视角,它们在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促进了旅游研究理论水平的提高。鉴于旅游社会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旅游态度研究的重要性,需要从相关学科引入多元化的理论分析工具。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研究方面有较好的针对性,但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几属空白。文章以贵州茂兰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润高 李红梅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增长的自然保护区实质上是一种环境剥夺现象。受环境考核体系与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是地方政府能够采取的比较成熟的环境保护手段。但是,通过博弈模型,可以推导出,受地方财政刚性预算约束,政府在地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不能对环境区原有居民落实各项补偿,也难以投入必需的保护性管理费用。于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区居民与管理机构之间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是:居民违反有关规定,尽可能延续以往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以抗衡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济模式的压制;管理机构则实施开发性管理,以求自身努力,增加经济收入以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研究和管...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环境支撑作用 环境剥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大钊 曾丽
近年来,旅游地发生的诸多社会冲突事件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旅游地居民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是引发当地社会冲突的原因之一。文章借助多案例研究法,以公平差别阈、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3个概念构建了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及应对方式理论模型。文章认为当旅游地居民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感知到的差异超出公平差别阈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当感知到相对剥夺,旅游地居民受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影响会采取冲突抵抗、无奈承受、积极发展、退缩逃避的应对方式。文章依据理论模型从微观角度提出解决旅游地社会冲突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
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例,提出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初步设计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关键词:
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空间 旅游产品 设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景观 景观要素 生态旅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笪玲 刘晓鹰
系统辨识相对剥夺理论、剥夺与贫困以及相对剥夺与旅游扶贫的内涵及关系,选择贵州兴义万峰林社区为研究样本,通过深入访谈及田野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剖析乡村旅游扶贫中相对剥夺的生成及在政策、机会和利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的核心任务是使贫困人口从旅游开发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相对剥夺是贫困人口利益受损、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致因。拓展产业链、尊重资本的价值、促进贫困人口技能的增进等是真正疏导相对剥夺、保障贫困人口参与权利的重要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进辉 孙玉军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就生态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半结构访谈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环境社区居民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探讨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住宿"、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改善利益分配制度的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龚晶晶 唐文跃
乡村旅游地居民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给乡村旅游地基层治理带来极大挑战,解释乡村旅游地居民冲突行为的发生机理是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目前主流的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力不足,相对剥夺理论有针对性地弥补了社会交换理论的缺陷,为乡村旅游地居民冲突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然而,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测量还存在维度不明确、内容不全面、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一些研究出现矛盾的结论。鉴于此,文章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发展初始题项、预调研与题项纯化、正式调研与题项检验),以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10个乡村旅游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其中的原住居民为调研对象,构建了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概念模型和测量量表。研究发现,二维结构(个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共8个题项的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文章为我国旅游领域的相对剥夺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并为乡村旅游社区治理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信 陈学华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处理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上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从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来看,社区参与程度较低。鉴于此,本文提出建立参与机制、提供参与机会、加强信息沟通等对策,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协调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社区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 卧龙自然保护区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科
旅游生态负效应是指人类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因子及其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游客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极易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直接和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该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强化社区参与,建立生态认证制度和环境价值补偿机制以实现长白山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群
在识别出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大明山管理局、生态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主体利益需求的期望,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管理局对自身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期望最高,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关注自身利益;各利益相关者自利倾向明显,缺乏利他意识,导致不同利益者之间存在各种冲突;生态旅游经营者和社区居民是引发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冲突的主要力量;多数冲突是由对有关利益的理解偏差引起。然后从明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价值观、培育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责任感等方面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燕琴
国外很早就开始对生态旅游者的研究予以关注,而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较缺乏。伴随生态旅游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介绍国外相关研究结论,对比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行为与态度特征差异,将有助于探索适合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与模式。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明确区分生态旅游者和一般游客的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动机、环境态度等方面探讨了中外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差异,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管理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动机 NEP 百花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旭玲 杨兆萍 陈学刚
针对当前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景观视觉污染及景观破坏的问题,以新疆极具申报世界遗产潜力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敏感度评价方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旅游区段进行了景观敏感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针对喀纳斯不同等级景观敏感度区旅游对景观视觉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旨在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发展问题研究——以云南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初步研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基于DHGF算法的养生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旅游在保护区CHANS中的交互作用——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基于层次熵分析法的湿地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哈尼梯田旅游发展探析——以云南元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湖泊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