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4)
- 2023(17080)
- 2022(14712)
- 2021(13900)
- 2020(11621)
- 2019(26999)
- 2018(26456)
- 2017(51041)
- 2016(27181)
- 2015(30735)
- 2014(30353)
- 2013(30088)
- 2012(27443)
- 2011(24643)
- 2010(24104)
- 2009(22116)
- 2008(21216)
- 2007(18129)
- 2006(15534)
- 2005(13542)
- 学科
- 济(113079)
- 经济(112955)
- 管理(77492)
- 业(74226)
- 企(59642)
- 企业(59642)
- 方法(56321)
- 数学(50201)
- 数学方法(49638)
- 农(31200)
- 中国(30604)
- 财(29399)
- 业经(23552)
- 贸(22961)
- 贸易(22951)
- 易(22253)
- 学(21138)
- 农业(20901)
- 地方(19670)
- 制(18962)
- 务(17393)
- 财务(17321)
- 财务管理(17282)
- 理论(16829)
- 和(16632)
- 环境(16525)
- 银(16464)
- 银行(16422)
- 企业财务(16360)
- 技术(16250)
- 机构
- 大学(384603)
- 学院(381013)
- 济(162648)
- 经济(159663)
- 管理(154879)
- 理学(135919)
- 理学院(134552)
- 管理学(132288)
- 管理学院(131622)
- 研究(125758)
- 中国(95421)
- 京(80158)
- 科学(74819)
- 财(71636)
- 所(60757)
- 财经(59034)
- 农(57875)
- 中心(57585)
- 研究所(55699)
- 业大(55406)
- 经(54192)
- 江(51621)
- 北京(50511)
- 经济学(50503)
- 范(48583)
- 师范(48169)
- 院(45874)
- 经济学院(45776)
- 农业(45323)
- 财经大学(44438)
- 基金
- 项目(267917)
- 科学(212830)
- 基金(198760)
- 研究(195816)
- 家(172749)
- 国家(171403)
- 科学基金(148753)
- 社会(126802)
- 社会科(120370)
- 社会科学(120340)
- 基金项目(104773)
- 省(100674)
- 自然(96220)
- 自然科(94072)
- 自然科学(94050)
- 自然科学基金(92394)
- 教育(89813)
- 划(85427)
- 资助(82556)
- 编号(78666)
- 成果(62259)
- 部(60621)
- 重点(59059)
- 发(55784)
- 创(55349)
- 国家社会(53643)
- 教育部(52783)
- 课题(52722)
- 创新(51718)
- 科研(51541)
- 期刊
- 济(165308)
- 经济(165308)
- 研究(110755)
- 中国(66324)
- 学报(57336)
- 管理(54550)
- 科学(54116)
- 财(52572)
- 农(51003)
- 大学(44694)
- 学学(42114)
- 教育(37037)
- 农业(35768)
- 技术(32209)
- 融(31121)
- 金融(31121)
- 经济研究(28885)
- 财经(28284)
- 业经(26456)
- 经(24218)
- 问题(21433)
- 理论(19675)
- 业(19001)
- 贸(18564)
- 统计(18468)
- 技术经济(18256)
- 图书(18244)
- 实践(17812)
- 践(17812)
- 商业(17331)
共检索到541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红忠 秦泰
本文采用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Intertemporal Approach),分析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变动对居民最优消费路径的期内替代和跨期替代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并对这种潜在影响的方向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创新的方法构造我国季度宏观数据,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增强了实证分析的稳健性和针对性。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约为0.16,包含相对价格因素的跨期均衡模型对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具有相当程度的解释能力;预期收入变动和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因素对最优消费路径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实际汇率变动带来的期内替代效应——是导致2005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人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红忠 秦泰
本文基于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考虑消费倾斜因素,对我国的经常账户动态路径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可以分为消费倾斜部分和消费平滑部分;相对于国际资本市场跨期价格,我国居民更加偏好未来消费;消费平滑部分则准确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特征。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很大程度上是居民基于对未来消费的偏好和对净收入变动的预期而选取最优消费路径的理性结果,并非长期失衡的表征。相应地,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从外部均衡转向鼓励居民消费、优化收入分配,以实现居民福利的改善。与此同时,经常账户顺差扩大的趋势也将得以缓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驰 林更 姚程飞
本文搜集整理157个国家及地区197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以Kaopen指数表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就业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与就业波动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适度的资本账户开放更有利于减小就业波动、稳定就业增长,且不随国家收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水平相对较低,处在正U型左侧,从宏观经济的就业目标出发,应稳健、有序、适度地提高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就业波动 H-P滤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烽 寿伟光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开放条件下的消费行为、经济增长和经常账户动态的跨期均衡分析框架 ,以便从更广义的范畴来解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机制。而对政策和制度的分析也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焦武
文章考察了近些年来中国经常账户出现的持续顺差现象。文章在参考国外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中国经常账户实际值按与其标准误偏离程度排序作为离散因变量、以八个宏观经济变量和三个时期虚拟变量为解释变量的排序Probit模型。通过计量分析和计算,我们发现仅有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产出缺口和滞后的净外部资产头寸增量)对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波动排序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二者均为正向作用,且后者的影响力大于前者;另外,两个时期虚拟变量(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7月"新汇改")在回归分析中也表现出较强的解释力。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健
本文对我国净国外资产的演变趋势进行了经验分析,并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经常账户波动及汇率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净国外资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净国外资产偏离其均衡状态和过早地成为净债权国,是由我国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及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所致,而我国净国外资产的短期波动则主要受到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冲销行为及经常账户波动的影响。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我国对净国外资产的管理。
关键词:
净国外资产 金融发展 经常账户 汇率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巩师恩
基于农民收入来源不同和消费类型差异,文章从结构视角研究了经营性收入波动、非经营性收入波动与食品消费波动、非食品消费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是影响各类型消费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具有稳定性质的经营性收入波动对具有稳定性质的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远远高于对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而具有非稳定性质的非经营性收入波动对具有非稳定性质的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对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金融信贷等因素对农民食品消费波动具有明显的平抑作用,但对非食品消费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恒久性收入假说在收入和消费结构层面上的合理性。文章的政策涵义为:一方面要采取政策措施稳定农村居民的经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晓英 刘维奇
本文沿着金融发展程度-消费-经常账户失衡的路径对中国经常账户失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经常账户余额/GDP受消费率的影响,而一国的消费率又受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程度、消费、经常账户失衡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经常账户的失衡受消费率显著负向影响,而消费率受金融发展程度的显著影响。在对金融发展程度变量的处理上,本文选取了代表金融发展的10个指标,对这些金融发展代理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提取它们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来获得一个金融发展的综合变量,从而避免某单一变量或几个变量代表性不足的问...
关键词:
经常账户失衡 消费率 金融发展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甘小芳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净产出增加导致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预期净刚性支出增加造成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倾斜消费对经常项目作用效果超过平滑消费,形成实际经常项目顺差;短期内净产出暂时性冲击中的77.9%被经常项目吸收,长期内几乎全部被经常项目吸收;源于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将被经常项目完全吸收;源于产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27.8%被经常项目吸收。
关键词:
跨期均衡 经常项目 平滑消费 倾斜消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亮
本文使用B-N分解方法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序列的持久性成分和暂时性成分进行了动态分离。研究结论显示:前者与经常账户正相关,后者与经常账户负相关。前者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后者,持久性冲击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具有时滞性,经常账户对持久性冲击的反应更为敏感、记忆时间更长。这意味着从长期看中国存在HLM效应,政府在处理经常账户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时,要加强对价格贸易条件持久性趋势变化的研判和预测,在政策干预力度考量和时机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持久性成分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强度、时滞效应以及经常账户对持久性冲击的记忆强度。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经常账户 B-N分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本文构建了反映我国"土地财政"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房价是造成高地价的重要原因;住房偏好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37%的房价波动;普通商品生产部门技术冲击以及家庭住房偏好冲击引起的投机性住房需求是我国财政收入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较低的房地产投机交易成本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对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在增加投机性住房交易成本的同时,应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并通过对住房需求的严格监管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云清 朱启贵 谈正达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商业和房地产两个部门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运用贝叶斯估计模型的参数,考察了中国房地产价格和产量(数量)波动的机制。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房地产需求偏好、房地产部门技术、房地产部门工资加成的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房价波动,其中,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约60%,可见货币政策是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来源;(2)房地产部门技术、房地产部门工资加成、货币政策的冲击能够解释约95%房地产产量波动;(3)证明了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温和地盯住房地产价格波动的方式。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货币政策 贝叶斯估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不断上升,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1%。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生产率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生产率 外汇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