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3)
- 2023(10945)
- 2022(9722)
- 2021(9377)
- 2020(7772)
- 2019(18312)
- 2018(18392)
- 2017(35470)
- 2016(19464)
- 2015(21950)
- 2014(21957)
- 2013(21817)
- 2012(20200)
- 2011(17968)
- 2010(17719)
- 2009(16100)
- 2008(15416)
- 2007(13223)
- 2006(11637)
- 2005(9932)
- 学科
- 济(76532)
- 经济(76456)
- 管理(54499)
- 业(50244)
- 企(40742)
- 企业(40742)
- 方法(34865)
- 数学(30240)
- 数学方法(29891)
- 农(21873)
- 地方(20657)
- 中国(18918)
- 学(17235)
- 财(17070)
- 业经(16758)
- 农业(15116)
- 和(13405)
- 环境(13009)
- 理论(12783)
- 制(12190)
- 贸(12148)
- 贸易(12139)
- 易(11661)
- 技术(11532)
- 务(10797)
- 财务(10735)
- 财务管理(10720)
- 划(10484)
- 教育(10228)
- 地方经济(10194)
- 机构
- 大学(268554)
- 学院(266438)
- 管理(109285)
- 济(99590)
- 经济(97152)
- 理学(95132)
- 理学院(93998)
- 管理学(92342)
- 管理学院(91859)
- 研究(88160)
- 中国(64302)
- 京(58686)
- 科学(57683)
- 所(44097)
- 财(43713)
- 农(43270)
- 业大(41729)
- 中心(40829)
- 研究所(40566)
- 江(38317)
- 范(37601)
- 师范(37306)
- 北京(37247)
- 财经(35709)
- 农业(33844)
- 经(32482)
- 院(32335)
- 州(32278)
- 师范大学(30357)
- 经济学(28258)
- 基金
- 项目(190942)
- 科学(148828)
- 研究(139886)
- 基金(136832)
- 家(119186)
- 国家(118202)
- 科学基金(101347)
- 社会(85388)
- 社会科(80717)
- 社会科学(80693)
- 省(74637)
- 基金项目(74550)
- 自然(67428)
- 自然科(65695)
- 自然科学(65680)
- 自然科学基金(64472)
- 教育(63451)
- 划(63043)
- 编号(58781)
- 资助(55578)
- 成果(46901)
- 重点(42207)
- 部(41400)
- 发(40763)
- 课题(39383)
- 创(39107)
- 创新(36366)
- 科研(36359)
- 项目编号(35417)
- 教育部(35133)
- 期刊
- 济(108815)
- 经济(108815)
- 研究(75506)
- 中国(50801)
- 学报(43207)
- 科学(40204)
- 农(38939)
- 管理(37713)
- 大学(31653)
- 财(31621)
- 教育(31176)
- 学学(29293)
- 农业(27456)
- 技术(23210)
- 融(19389)
- 金融(19389)
- 图书(18753)
- 业经(18301)
- 资源(16120)
- 财经(16030)
- 经济研究(15635)
- 问题(14567)
- 业(14229)
- 理论(13762)
- 科技(13603)
- 经(13533)
- 实践(12940)
- 践(12940)
- 书馆(12633)
- 图书馆(12633)
共检索到38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源生 赵勇 罗琳
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主要集中于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相对丰水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水地区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丰水地区水质型缺水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建立相对丰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该模型不仅进行河道外水量配置,同时还要保证航运和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首先进行研究区不同河道的水功能区划,制定水质标准,然后预测生活和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进行纳污能力计算,确定河道最小需求流量,将其引入到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中,并以全国节水型试点城市———四川省绵阳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涪江江油城区段、绵阳城区段、安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 陈水英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决定着整个地区或国家的低碳化水平。在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了西部地区各城市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文章以西部地区二级城市绵阳市为例,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符合西部二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般路径,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对西部二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海丁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经济效益高低直接影响稻农收入与种粮积极性,从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如何提高稻农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文章以四川绵阳市为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四川水稻产业经济效益展开评价,探究制约四川水稻产业经济效益的核心要素,以期促进四川水稻产业乃至全国水稻产业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晶 黄萌 曾康霖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的扶贫工作为例,运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我国扶贫事业,分别分析了精准扶贫中的六个关系:精准扶贫中的贫与富、精准扶贫中的农村贫困标准与城镇贫困标准、精准扶贫中的一般与特殊、精准扶贫中的贫困户与贫困区、精准扶贫中的长与短、精准扶贫的短期与长期目标。文章得到以下结论:(1)在精准扶贫中应区分不同的地缘因素;(2)精准扶贫的标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3)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应综合运用一般性政策措施与特殊性政策措施;(4)应避免精准扶贫标准中的负面效应;(5)金融扶贫并非万能,应尊重市场规律;(6)精准扶贫需立足培养中产阶层。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扶贫政策 精准扶贫 中产阶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晶 黄萌 曾康霖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的扶贫工作为例,运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我国扶贫事业,分别分析了精准扶贫中的六个关系:精准扶贫中的贫与富、精准扶贫中的农村贫困标准与城镇贫困标准、精准扶贫中的一般与特殊、精准扶贫中的贫困户与贫困区、精准扶贫中的长与短、精准扶贫的短期与长期目标。文章得到以下结论:(1)在精准扶贫中应区分不同的地缘因素;(2)精准扶贫的标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3)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应综合运用一般性政策措施与特殊性政策措施;(4)应避免精准扶贫标准中的负面效应;(5)金融扶贫并非万能,应尊重市场规律;(6)精准扶贫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扶贫政策 精准扶贫 中产阶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兴芝 王青 李虎杰
应用分形理论对绵阳市城市形态近50年动态变化进行了尝试性的定量分析,揭示了绵阳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分维值的变化特征。以此说明河流阶地型城市形态的空间历史演变在一定时间段上具有自相似性,城市是具有时间序列的分形体,为预测未来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手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周蓉
本文首先,以沼气技术方面的专家、涉及沼气工程工作人员的共同建议和相关学者对农村沼气效益评价的研究构建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根。再次,以农户使用沼气能源的亲身感受为标准对群体指标进行打分并计算各个群体指标的平均分值。最后,计算出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分值为6.69,这表明绵阳市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比较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周蓉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多层加权加和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有助于农村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户用沼气池 环境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健 伍荣
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以系统思路来统筹发展其经济,而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又与资源息息相关,因而有效地利用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第一产业的生产是以土地和水资源为基础支撑,因此,本文以四川省为例,以粮食、经济作物和肉食供应为主要内容,总结了水资源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发展中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地应对策略。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农业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虎 田大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玲丽 彭浩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可持续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各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方式不同,其成效也不同。为了促进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康健发展,文章在总结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以四川绵阳市为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CE-AHP)对村级集体经济不同发展方式进行绩效评价。从评价结果看,产业主导型是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的最佳方式;主导产业型和资源开发型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经济效益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各地区要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方式,努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加快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制创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延长产业链;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小兰 王海明 王旭熙
[目的]剖析绵阳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期对绵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从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水平和保护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06—2015年绵阳市各区县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进行测度,进而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分析两者的脱钩关系及其时空差异。[结果] 2006—2015年绵阳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压力呈现出波动增加的态势; 2006年、2010年和2015年,绵阳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一极化"态势,即涪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其他8个区县; 2006年和2015年绵阳市大部分区县的生态环境压力都较大或处于中等水平,2010年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和处于中等水平的区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结论] 2006—2015年绵阳市的城市发展经历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由脱钩状态为主体向脱钩与负脱钩状态并举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对于绵阳市政府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吕威 安绪蓉 胥巍
文章对当前我国存差变动呈现的特征及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存差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存差 配置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文海 吕伟 张积慧 陈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