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7)
- 2023(13286)
- 2022(11822)
- 2021(11227)
- 2020(9553)
- 2019(22244)
- 2018(22056)
- 2017(42446)
- 2016(23419)
- 2015(26566)
- 2014(26640)
- 2013(26329)
- 2012(23748)
- 2011(21248)
- 2010(21251)
- 2009(19907)
- 2008(19928)
- 2007(17834)
- 2006(15898)
- 2005(14279)
- 学科
- 济(87832)
- 经济(87691)
- 管理(85715)
- 业(77461)
- 企(69607)
- 企业(69607)
- 方法(42320)
- 数学(35601)
- 数学方法(35190)
- 财(32264)
- 务(23022)
- 财务(22944)
- 制(22939)
- 财务管理(22897)
- 农(22310)
- 企业财务(21833)
- 业经(21501)
- 中国(21059)
- 学(18312)
- 理论(16280)
- 地方(16029)
- 划(15806)
- 和(15799)
- 体(15452)
- 银(15081)
- 银行(15043)
- 农业(14763)
- 技术(14706)
- 环境(14303)
- 行(14015)
- 机构
- 大学(332553)
- 学院(329285)
- 管理(138805)
- 济(127206)
- 经济(124137)
- 理学(118765)
- 理学院(117514)
- 管理学(115764)
- 管理学院(115140)
- 研究(103121)
- 中国(80038)
- 京(71168)
- 财(65114)
- 科学(63169)
- 所(51103)
- 财经(50606)
- 江(49135)
- 农(48163)
- 中心(47611)
- 业大(47316)
- 研究所(45998)
- 经(45846)
- 北京(44948)
- 范(41470)
- 师范(41117)
- 州(39758)
- 财经大学(37698)
- 院(37643)
- 农业(37353)
- 经济学(36456)
- 基金
- 项目(220984)
- 科学(174121)
- 研究(162676)
- 基金(160723)
- 家(138534)
- 国家(137378)
- 科学基金(119536)
- 社会(101763)
- 社会科(96382)
- 社会科学(96356)
- 基金项目(86178)
- 省(85982)
- 自然(78640)
- 自然科(76786)
- 自然科学(76769)
- 自然科学基金(75396)
- 教育(74999)
- 划(72077)
- 编号(66999)
- 资助(66372)
- 成果(54622)
- 部(49219)
- 重点(48602)
- 创(45871)
- 课题(45399)
- 发(44725)
- 制(43199)
- 创新(42692)
- 教育部(42574)
- 科研(42191)
- 期刊
- 济(143312)
- 经济(143312)
- 研究(97105)
- 中国(64695)
- 财(54930)
- 管理(54563)
- 学报(49072)
- 科学(45969)
- 农(42708)
- 大学(37949)
- 教育(35499)
- 学学(35494)
- 融(29602)
- 金融(29602)
- 农业(29188)
- 技术(29039)
- 财经(25247)
- 业经(22632)
- 经(21340)
- 经济研究(20743)
- 问题(17745)
- 图书(17460)
- 财会(16969)
- 理论(16952)
- 业(16830)
- 技术经济(16341)
- 会计(15974)
- 科技(15716)
- 现代(15589)
- 实践(15509)
共检索到489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锡皓 吴朝晖 李广
本文以我国2008年财政部和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为制度背景,考察相对业绩评价机制设计如何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与其他公司相比,那些恰好达到或轻微超过上年行业平均总资产报酬率的国有上市公司,其向上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并且这类公司明显偏好使用操控性应计以及销售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而较少使用酌量性费用操控、生产性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此外,研究还显示,那些以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为目标业绩的可疑公司,互补使用(而不是替代使用)操控性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凤华 张晓明
首先结合国内外对于独立董事行为有效性、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及《指导意见》规定等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分析了独立董事制约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行为。其次,选取2007年国内法人股中有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只有在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违规事件敢于说"不"时,才能起到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这对完善公司治理行为和独立董事的制度建设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静 包育红
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认为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诱导作用。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确定,从监管的角度,从外部审计的角度进行治理。
关键词:
制度安排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傅太平
我国上市公司中十分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并希望加以规范和治理的焦点问题。要规范和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必须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和制度安排,强化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功能,培育理性投资者,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识别 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彬
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均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二者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治理结构如何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频率和幅度;盈余管理作用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异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潜在影响如何。文章着重就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子系统(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特征等)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期有利于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珊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领头羊公司业绩、行业竞争强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领头羊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行业竞争强度对领头羊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即行业竞争强度能够显著增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羊群效应。
关键词:
市场竞争强度 羊群效应 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祥有
本文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99家IPO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风险投资是否可以约束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可以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风险投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风险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玉德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之下,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的治理效应,竞争使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文静 苏立 吕鹏 郝洪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2年我国退市制度变革对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退市制度变革没有显著影响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显著抑制了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主要是降低了公司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行为;从退市细化指标看,净利润仍是上市公司触及的主要退市指标,是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新增退市指标尚未发挥显著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退市新规对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效应显著,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制度制约和诱导作用同时存在,导致治理效应不显著,应进一步消除制度诱导因素,压缩*ST公司规避退市中的非经常性应计项目弹性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燎原 王平心
控制权转移被誉为解决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有效工具,有效惩罚那些低效经营的管理者。本文希望通过对控制权转移这一特定事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过程中,被接管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二是被接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有无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并据此提出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成文 成丽
本文将企业伦理引入盈余管理行为分析框架,认为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的理财行为,更多的涉及到企业的理财道德;文章运用企业伦理的原则评价盈余管理行为,并剖析了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伦理道德根源;认为相关者利益、企业利益与伦理道德是一致的,盈余管理使企业违背了伦理道德,其不能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可能能够促进企业短期利润的提高,但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宇建
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的截面版本,检验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中国证监会1996年1月与1999年3月出台的配股政策的反应,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政策诱致型的。因此,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的市场化进程是治理盈余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配股政策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静
一、引言已经大量的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Rangan,1998;Teoh et al.,1998;Shivakumar,2000;DuCharme et al.,2004;张继伟,2006;张祥建,2006;洪明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柳杨 陈振凤 杨雨晴
本文以1997—2016年受同类产品倾销损害并发起反倾销申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分析从反倾销角度研究涉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样本进行回归,探究不同股权性质下涉案公司盈余管理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涉案上市公司在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存在显著向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向下但不显著;非国有控股涉案上市公司较国有控股涉案上市公司而言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为显著。
关键词:
反倾销立案调查 盈余管理 股权性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远慧 王佳丽 韩琳 艾雨琪
文章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弹性、竞争性特征、规模特征、盈利特征、负债特征、成长特征、营运特征7个角度,系统考察公司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类、建筑业、传播与文化业、批发零售业、采掘业、信息技术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个行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会计弹性小、行业竞争性高、规模小、盈利性低、债务水平低、成长性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操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