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564)
- 2022(9235)
- 2021(8537)
- 2020(7603)
- 2019(17900)
- 2018(17661)
- 2017(34124)
- 2016(18530)
- 2015(21049)
- 2014(21238)
- 2013(20968)
- 2012(19254)
- 2011(17306)
- 2010(16920)
- 2009(15721)
- 2008(15463)
- 2007(13776)
- 2006(11579)
- 2005(10002)
- 学科
- 济(77813)
- 经济(77721)
- 管理(54631)
- 业(53549)
- 企(45167)
- 企业(45167)
- 方法(42063)
- 数学(37809)
- 数学方法(37323)
- 财(21530)
- 农(19703)
- 中国(17357)
- 学(16383)
- 业经(15350)
- 务(14432)
- 财务(14387)
- 财务管理(14348)
- 地方(13858)
- 贸(13691)
- 贸易(13689)
- 企业财务(13659)
- 制(13574)
- 易(13300)
- 农业(13098)
- 和(11891)
- 理论(11525)
- 技术(11295)
- 环境(11049)
- 划(10402)
- 银(10098)
- 机构
- 大学(267586)
- 学院(265995)
- 济(107196)
- 管理(105724)
- 经济(105004)
- 理学(92246)
- 理学院(91279)
- 管理学(89553)
- 管理学院(89084)
- 研究(86383)
- 中国(64048)
- 科学(56007)
- 京(55763)
- 农(49299)
- 财(47825)
- 业大(44111)
- 所(44075)
- 中心(41240)
- 研究所(40567)
- 农业(39428)
- 江(39005)
- 财经(38968)
- 经(35452)
- 北京(34259)
- 范(32980)
- 经济学(32552)
- 师范(32518)
- 院(31453)
- 州(30559)
- 经济学院(29611)
- 基金
- 项目(186214)
- 科学(145923)
- 基金(135748)
- 研究(129706)
- 家(120140)
- 国家(119181)
- 科学基金(101895)
- 社会(81357)
- 社会科(77164)
- 社会科学(77136)
- 省(73690)
- 基金项目(72323)
- 自然(69241)
- 自然科(67669)
- 自然科学(67643)
- 自然科学基金(66416)
- 划(62665)
- 教育(60943)
- 资助(56772)
- 编号(51674)
- 重点(42494)
- 部(41659)
- 成果(40542)
- 发(39243)
- 创(38665)
- 科研(37175)
- 计划(36314)
- 创新(36199)
- 课题(35521)
- 教育部(35246)
- 期刊
- 济(107832)
- 经济(107832)
- 研究(69094)
- 中国(46432)
- 学报(46256)
- 农(42352)
- 科学(41124)
- 财(39365)
- 管理(36776)
- 大学(34518)
- 学学(32802)
- 农业(28875)
- 技术(24711)
- 教育(23840)
- 融(19490)
- 金融(19490)
- 财经(19105)
- 业经(17627)
- 经济研究(17397)
- 经(16324)
- 业(16298)
- 统计(14698)
- 问题(14606)
- 技术经济(14117)
- 版(13673)
- 策(13156)
- 财会(12263)
- 理论(12214)
- 资源(12200)
- 科技(12145)
共检索到37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留闯
如何选择参照公司是利用相对业绩评价制定CEO薪酬政策的关键。文章基于董事联结的信息传递功能,考察了董事联结关系是否影响相对业绩评价中的参照公司选择,采用2005~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的薪酬与董事联结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市场综合指数收益、同行业公司业绩、同行业-规模公司业绩都不相关;国有公司的CEO薪酬和董事联结公司的业绩相关度更低,外资参股公司的CEO薪酬和董事联结公司的业绩相关度更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佳俊 周方召
文章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2009—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和货币薪酬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薪酬结构、董事长与CEO年龄差异对CEO权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EO薪酬水平越高,CEO权力越高;董事长与CEO年龄差值、差值的平方以及代际差异与CEO权力显著负相关;董事长与CEO年龄正差异显著抑制薪酬与CEO权力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薪酬结构 CEO权力 年龄差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滔
本文从薪酬视角,对董事与CEO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董事监督薪酬"与CEO薪酬正相关,同时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超额薪酬"也与CEO薪酬正相关,但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董事监督薪酬"和"董事超额薪酬"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分别有15.37%和40.54%是通过CEO薪酬安排这一途径间接实现的,表明目前董事与CEO之间兼具监督和合谋两种效应,但合谋效应要强于监督效应。此外,还发现董事薪酬和CEO薪酬的影响因素高度趋同,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替代董事监管。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厘清董事和CEO的职能差异,重视董事监督职能相匹配的薪酬设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李烜博 陈玥
高管薪酬契约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其制定的影响因素和后果深受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从董事联结出发,研究了中国背景下高管薪酬制定过程中的参照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定存在显著的董事联结参照效应,高管的薪酬会根据董事联结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探究发现,高管薪酬制定的外部不确定性以及高管对薪酬的公平感知是董事联结薪酬参照效应产生的重要机理。拓展性分析显示:董事在行会中任职会缓解对联结企业的薪酬参照;不同董事联结类型均会对薪酬参照效应产生影响;联结企业的规模越大,其薪酬参照影响越强;联结企业的数量对参照效应也具有强化作用;薪酬参照效应的存在导致了较低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中国背景下高管薪酬契约决定因素的研究,为薪酬参照效应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基准框架,同时对当前中国公司薪酬制度的完善也提供了一些现实启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九九 刘俊勇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相对绩效评价可以从高管的绩效中剥离出共同冲击事项,有利于提高薪酬契约的有效性。本文使用2004—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具体考察董事会连通性是否有助于促进相对绩效评价的使用。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高管薪酬的制定并未广泛使用相对绩效评价方法;董事会连通性抑制了相对业绩评价的使用,这一关系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董事会连通性主要通过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及增加高管获得的"运气薪酬"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相对业绩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将董事网络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延伸到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青 高铭 Besim Burcin Yurtoglu
本文从中国沪深两市观测到的上市公司中CEO和董事薪酬的趋同现象,综合代理理论和乘员理论等多理论基础,基于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考察了董事与CEO之间的合谋、单边激励和共同激励等复杂关系。论文采用2005-2007年度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池数据,通过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敏感性分析等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董事与CEO薪酬激励已初步与公司业绩挂钩,但是研究揭示CEO激励走在董事绩效激励前面,董事激励不足问题突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CEO薪酬与公司业绩正向相关,董事薪酬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与CEO关系并非简单合谋或共同激励关系,而是处于CEO选择合适角色或监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鑫 张雯宇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为政策背景,从深度和广度双元角度检验了独立董事参与度对CEO超额薪酬的影响。以2008-2015年中国沪深A股的227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通过多种检验方法到以下结论:独立董事任期所反映的参与深度对CEO超额薪酬具有抑制效应;独立董事兼职企业数量所反映的参与广度对CEO超额薪酬具有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期硬性规定的约束下,独立董事任期的延长有助于促进董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而兼职多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则会因为精力不足、监督动机受到其社会网络的抑制而削弱董事会监督职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杨帆 杨改梅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临界质量理论探讨女性董事如何改变CEO任期与其薪酬水平的关系。以2015—2019年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10459条数据为样本,应用基于OLS的多元回归与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发现:CEO任期与其薪酬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该结论迥异于主流文献所报告的二者之间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达到临界质量的女性董事能够推动U型曲线右移,从而实现对基于任期的CEO薪酬操纵效应的有效纠偏。丰富的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薪酬纠偏效应的机理分析表明,女性董事优化了董事会监督行为,促使董事会对CEO保持长期警惕,推迟了长任期CEO利用权力获得超额薪酬的时点,并强化了CEO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卫国 梁小翠 陆静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14家上市银行2005~2009年面板数据,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上市银行CEO薪酬、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CEO薪酬与公司治理变量及代表股东权益的EPS显著相关,这表明CEO薪酬已经与企业绩效初步关联;独立董事薪酬与银行规模、股权结构、公司治理、CEO薪酬以及ROA及其滞后变量显著相关,而关联董事薪酬与银行规模、董事年龄、CEO薪酬、ROA和EPS的滞后变量及监管政策变量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的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这与银行各类高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性质有密切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峰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对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会干预薪酬制定过程,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攫取的超额薪酬越多;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向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提供咨询与监督,表现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中高网络中心度的独立董事能够更强地抑制管理层权力对超额薪酬的攫取。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位置特征是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刚 胡文龙
通过在两个独立董事的完全且完美信息静态博弈中引入外部对其监督与否的奖惩变量t,探讨独立董事聘任和薪酬机制下,独立董事监督职能能否有效发挥及其发挥的程度。针对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提出成立受证监会指导的独立董事协会,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培育考核制度,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督 博弈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佳俊 陈佳敏
CEO薪酬设计与权力制衡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文章基于管理权力理论,实证分析董事长—CEO年龄差异对CEO薪酬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CEO权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薪酬设计,缩小董事长与CEO薪酬差距;董事长与CEO的年龄差值、差值的平方以及代际差异与薪酬差距显著正相关,即认知冲突对CEO薪酬激励起到一定约束作用;董事长年龄越大意味着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权威,对CEO权力的约束会更有效。用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与CEO年龄的差异验证了假设。因此,合理的年龄差异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对完善董事会显性和隐性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年龄差异 薪酬差距 CEO权力 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辉婕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对独立董事支付薪酬;二是薪酬支付的水平应如何确定。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对独立董事进行薪酬激励进行博弈分析,认为上市公司需要对独立董事支付薪酬;其次分析薪酬水平对上市公司效用的影响,以初步确定薪酬支付水平。然后得出结论: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并确立恰当的薪酬支付水平。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薪酬制度 上市公司 博弈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洋 汪平 曹琴
董事联结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是企业获取异质性信息和稀缺资源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构建了公司层面的董事网络中心度,考察董事联结对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粘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高管薪酬粘性越强;董事网络中心度弱化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区分联结强度后发现,内外部董事联结关系的强弱会对治理效应产生差异化影响,需要警惕内部董事的强联结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而加剧高管薪酬粘性。以上发现意味着,网络位置与联结强度是影响董事联结治理效果的两大关键要素,董事联结的网络位置对管理层权力及薪酬粘性会产生重要的治理机制,但其作用的发挥同时需要依赖于内外部董事联结关系的强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洋 汪平 王庆娟
作为一种信息传导路径与资源共享平台,董事联结能为高管权力监督、薪酬粘性治理发挥重要功效。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弱联结优势理论,考察董事联结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机理,并探究管理层权力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粘性越弱;管理层权力在二者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约束管理层权力是网络位置降低薪酬粘性的一条有效路径。进一步区分联结强度后发现,内部董事强联结通过扩大管理层权力加剧高管薪酬粘性,外部董事弱联结通过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且弱联结优势下管理层权力的中介效应比例最大。以高管任期作为管理层权力的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影响,基准回归结论比较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