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32)
- 2023(21134)
- 2022(17947)
- 2021(16576)
- 2020(13822)
- 2019(31734)
- 2018(31201)
- 2017(59327)
- 2016(32086)
- 2015(36069)
- 2014(36029)
- 2013(35513)
- 2012(33045)
- 2011(29893)
- 2010(29946)
- 2009(27492)
- 2008(26753)
- 2007(23409)
- 2006(20863)
- 2005(19030)
- 学科
- 济(147470)
- 经济(147320)
- 管理(89358)
- 业(84911)
- 企(67969)
- 企业(67969)
- 方法(59943)
- 数学(52122)
- 数学方法(51512)
- 中国(41618)
- 农(38162)
- 地方(33273)
- 财(32216)
- 业经(31990)
- 学(30092)
- 贸(25944)
- 贸易(25925)
- 农业(25894)
- 制(25295)
- 易(25082)
- 银(21960)
- 银行(21910)
- 融(21727)
- 金融(21724)
- 环境(21203)
- 理论(21144)
- 行(21069)
- 和(20809)
- 技术(20129)
- 务(19189)
- 机构
- 大学(460946)
- 学院(457340)
- 济(194307)
- 经济(190421)
- 管理(176185)
- 研究(163574)
- 理学(151344)
- 理学院(149618)
- 管理学(146941)
- 管理学院(146123)
- 中国(123958)
- 京(99946)
- 科学(99014)
- 财(87480)
- 所(82715)
- 农(75113)
- 研究所(75073)
- 中心(73054)
- 财经(69567)
- 江(67564)
- 业大(66648)
- 北京(63976)
- 经(63327)
- 范(61200)
- 师范(60593)
- 经济学(59834)
- 院(59274)
- 农业(58350)
- 州(54462)
- 经济学院(53640)
- 基金
- 项目(307694)
- 科学(242230)
- 研究(224492)
- 基金(224029)
- 家(196157)
- 国家(194554)
- 科学基金(166422)
- 社会(143298)
- 社会科(135858)
- 社会科学(135825)
- 省(117775)
- 基金项目(117405)
- 自然(106910)
- 自然科(104468)
- 自然科学(104443)
- 教育(102659)
- 自然科学基金(102565)
- 划(99919)
- 资助(93000)
- 编号(90371)
- 成果(73923)
- 重点(69316)
- 发(68273)
- 部(68218)
- 创(63157)
- 课题(62654)
- 国家社会(60075)
- 创新(59062)
- 教育部(58656)
- 科研(58634)
- 期刊
- 济(218128)
- 经济(218128)
- 研究(141041)
- 中国(92520)
- 学报(72510)
- 农(68860)
- 科学(67524)
- 管理(67089)
- 财(65610)
- 大学(55546)
- 学学(51944)
- 教育(50842)
- 农业(47448)
- 融(43249)
- 金融(43249)
- 技术(40923)
- 经济研究(35876)
- 财经(34710)
- 业经(34049)
- 经(29889)
- 问题(28360)
- 业(25596)
- 图书(24608)
- 贸(23336)
- 技术经济(23186)
- 统计(22120)
- 世界(21781)
- 理论(20930)
- 科技(20923)
- 国际(20671)
共检索到69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柴玲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要求和急剧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各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产业多样化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为基础,利用熵指标法将产业多样化分解为相关和无关两部分,以中国2003—200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两个维度检验了相关与无关多样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相关多样化对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无关多样化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有助于提高经济稳定性。为进一步考察不同宏观经济形势下多样化在经济稳定功能方面的差异,以全球经济危机为分界点进行了分阶段回归,结果显示:当外部市场状况良好时,相关多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颖 魏佳奇 段炜钰
数字经济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变革具有深刻影响。作为依托数字技术而产生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发展根植于城市过去的技术结构之中,技术多样化水平通过影响城市整合和重组现有技术与新技术的能力,影响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机会。本文从技术多样化视角出发,基于279个地级市的发明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多样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区分相关技术多样化和不相关技术多样化,验证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多样化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样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技术多样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越明显;不同类型的技术多样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不相关技术多样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的相关研究,并增加了对技术多样化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理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俊松
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运用熵指数探讨了城市产业多样化和专业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并根据2003-2010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产业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集聚经济、城市产业相关性多样化和无关性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城市产业集聚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都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但是多样化的作用显著大于专业化的作用;(2)并非所有的多样化都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知识溢出为主要影响机制的相关性多样化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以组合效应为主的无关性多样化不能或尚未促进经济增长。这表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受益于具有相关性或互补性的多样化部门和专业化部门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文章验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金滟 宋德勇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 ̄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关键词:
城市集聚经济 专业化 多样化 外部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德常
多样化可以作为知识溢出的来源,也可以作为地区经济的投资组合策略,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中28个大类以及其中的125个中类测量了我国22个省或直辖市的制造业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制造业多样化水平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对就业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另外多样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多样化 劳动生产率 就业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波 陈明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通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创新能力、经济活力、协调发展五个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2003-2018年中国266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关税的下降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度量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显示上述观点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对东部及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处于50%分位数以下地区的质量提升效应更加显著。高质量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研究结论为进口贸易自由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红键 赵坚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级单位2004~2009年工业面板数据,利用多样化熵测度方法,分别考察了我国省级单位工业的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工业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各省级单位的相关多样化水平显著上升,不相关多样化水平显著下降;总体多样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工业增加值的之间均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现有样本取值范围内,相关多样化水平与工业增加值显著正相关、不相关多样化水平与工业增加值显著负相关、总体多样化水平与工业增加值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样化中的Jacobs溢出机制比风险分担机制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更为重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祥栋 张亮亮 赵峥
文章应用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展示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基于集聚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城市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马歇尔和雅各布斯的基本观点,本文认为,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非是线性的。多样化与城市人均产出之间呈现出"U"型特征,专业化与城市人均产出之间呈现出"倒U"型特征。这两类曲线的拐点与城市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城市规模越大,产业结构的高度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越不利,而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越有利。政策上,为了维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城市或镇应充分发挥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注重结构调整...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集聚经济 城市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安荣 杨明媚
西方政策制定者就"多样化不仅能提高经济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达成广泛共识。但产业多样化是否能有效降低失业,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中国产业政策多强调专业化及其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对产业多样化关注不多。本文采用2004-2011年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情境下产业多样化对就业增长与就业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产业多样化水平呈降低趋势;产业多样化对区域就业增长有正向影响;多样化对降低就业波动无明显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铁球
本文基于出口专业化以及多样化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信贷发展与出口贸易的关系。通过构造出口专业化、出口水平多样化以及出口垂直多样化三个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层面的金融信贷发展对全国以及各区域出口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金融信贷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出口专业化,而出口多样化却随着金融信贷发展出现某种程度的下降。进一步的分地区研究显示,我国金融信贷发展与出口专业化、多样化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最终,本文结合现实背景基于金融信贷视角提出了协调发展我国出口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压力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当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时,反而将恶化辖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尚处于地方财政压力改善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则截然相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系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论文据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修岩 吴燕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400多个工业行业的出口数据,通过构建出口专业化、出口水平多样化和出口垂直多样化3个指标,对出口商品结构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出口多样化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且垂直多样化的影响明显高于水平多样化;同时,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东、中部地区,出口水平多样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垂直多样化的影响并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情况正好相反,出口垂直多样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水平多元的影响并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各地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实施差别化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出口专业化 出口多样化 经济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祝树金 于晓路 钟腾龙
在分析我国地区产业多样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并利用2003-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多样化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相邻地区产业多样化与创新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存在空间依赖效应;进一步将产业多样化划分为相关和无关多样化,发现相关多样化是创新产出的主要原动力,无关多样化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勇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的特点,借助2000-2009年间的有关旅游统计数据,构建了衡量旅游业聚集密度和多样化的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聚集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结果发现,旅游业聚集密度的提升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一分析结论验证了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也为解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聚集密度 多样化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全国与三大区域角度深入探究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Moran’I检验证实地级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就容易高估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2)我国总体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外溢效应;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正向影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却不足;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与外溢效应均不明显;(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及政府扶持水平均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外开放水平与政府扶持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分权、环境污染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1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计量
城市房价、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
财政科技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
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流通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
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与出口韧性——基于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