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4)
- 2023(12668)
- 2022(10234)
- 2021(9282)
- 2020(7896)
- 2019(17490)
- 2018(17193)
- 2017(33066)
- 2016(17938)
- 2015(19801)
- 2014(19920)
- 2013(19376)
- 2012(17764)
- 2011(15535)
- 2010(15648)
- 2009(14734)
- 2008(14872)
- 2007(13548)
- 2006(11713)
- 2005(10857)
- 学科
- 业(84261)
- 企(78527)
- 企业(78527)
- 济(73582)
- 经济(73479)
- 管理(70350)
- 方法(30628)
- 财(28966)
- 业经(28189)
- 农(25143)
- 务(22467)
- 财务(22441)
- 财务管理(22415)
- 数学(22102)
- 数学方法(21880)
- 企业财务(21358)
- 制(18769)
- 技术(18695)
- 农业(18381)
- 中国(17797)
- 体(16024)
- 理论(15688)
- 策(15010)
- 划(14317)
- 学(14205)
- 和(14152)
- 体制(12774)
- 企业经济(12498)
- 经营(12284)
- 技术管理(12163)
- 机构
- 学院(260236)
- 大学(254180)
- 济(105419)
- 经济(103333)
- 管理(101075)
- 理学(86571)
- 研究(86030)
- 理学院(85673)
- 管理学(84373)
- 管理学院(83898)
- 中国(67153)
- 京(53737)
- 科学(53467)
- 财(52250)
- 农(51917)
- 所(44503)
- 农业(41372)
- 江(41193)
- 业大(40988)
- 财经(40958)
- 研究所(40178)
- 中心(39099)
- 经(37263)
- 北京(33053)
- 州(32236)
- 经济学(31509)
- 院(31198)
- 财经大学(30249)
- 范(29404)
- 商学(29246)
- 基金
- 项目(171485)
- 科学(135990)
- 基金(125344)
- 研究(123265)
- 家(110882)
- 国家(109874)
- 科学基金(94776)
- 社会(78740)
- 社会科(74633)
- 社会科学(74615)
- 省(68949)
- 基金项目(65735)
- 自然(62426)
- 自然科(61057)
- 自然科学(61034)
- 自然科学基金(60052)
- 划(57149)
- 教育(55791)
- 资助(50324)
- 编号(48199)
- 业(40531)
- 创(39258)
- 重点(38833)
- 成果(38818)
- 部(37509)
- 发(36897)
- 创新(35868)
- 课题(33870)
- 性(32994)
- 科研(32925)
- 期刊
- 济(122448)
- 经济(122448)
- 研究(74566)
- 中国(53083)
- 农(48851)
- 财(45873)
- 学报(44112)
- 管理(43510)
- 科学(40180)
- 农业(33176)
- 大学(33155)
- 学学(31881)
- 教育(25042)
- 融(24018)
- 金融(24018)
- 技术(23329)
- 业经(22722)
- 财经(21332)
- 业(20046)
- 经济研究(19556)
- 经(18562)
- 问题(15591)
- 技术经济(14156)
- 财会(14044)
- 版(13297)
- 现代(13060)
- 科技(12614)
- 商业(12339)
- 世界(12314)
- 会计(12038)
共检索到392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经济学的企业产权理论所揭示的是相关性企业产权,是关于产权的一般规定和共性,是不完整的。企业产权必定具有特殊性,具有共性之上的个性和相关性基础上的自主性,尤其是从管理学和主体性的视角观察,必定会得出这样的认识和结论。企业产权的本质是相关与自主统一的主体性剩余产权,而且是一种立体结构,有企业契约、团队生产和管理、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等层面的相关和自主统一的主体性剩余产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应该具有其主体属性,并且正是其主体属性决定它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形成主体性产权。但是,学术界缺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受西方经济学传统的限制,要突破这种限制必须把经济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构建企业主体性产权理论。企业主体性产权是其相关属性产权与自主属性产权的统一。企业相关属性及其产权是基础和结果,主要说明企业主体性产权的共性;企业自主属性及其产权是原动力和境界,主要说明企业主体性产权的个性。它们的互补和统一突出地体现在企业家及其产权上。企业主体性产权的目的是在防止“蛋糕”缩小的同时把“蛋糕”做大,其核心是基于相互关系的约束而进行自主创造的激励,其模型的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斌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能够在社会文化中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主体劳动的二重化,除对象化生产的功能外,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在于主体动力的全面开发、企业中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西方企业文化着重表现为主体动力性,但难以导出主体目的性,其企业文化隐蔽着主体性价值取向上的深刻矛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则是主体动力性与主体目的性的整合,是生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从“浙商”和中国企业的视角看,存在对企业分析范式的传统性与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企业家与企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经济与文化协调等多重矛盾统一的规定,以及循着超越发展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企业分析范式不能完整和充分地适应这种要求,存在局限性。适应“浙商”和中国企业循着超越发展要求的是企业主体性分析范式,其假设前提是个人和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其研究平台是完整的主体性理论,其参照系是相关性与自主性的动态协调,其基本方法是科学分析与人文分析等的统一。企业主体性分析范式具有一般应用原理、特殊应用原理和典型应用原理,关键在于假设前提以及相关和自主的特性、内容与结构关系的不同。
关键词:
主体性分析范式 浙商 中国企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洁安娜姆
作为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征之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实践性特点。在迈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解决了其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双元制模式在企业界的积极参与下形成,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双元制模式的成长、成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过程。而以企业为主体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
关键词:
双元制 企业 职业培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科学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理性水平上的关于价值认识的思想体系,它包括革命理想、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观、科学健康的审美观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青年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始终是这一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科学价值观的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小静 黄岩 李敏
以996工作制为代表的雇员加班现象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企业最为突出的雇佣关系问题,而学术领域却鲜见相关的针对性研究。本文选取6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展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对互联网行业竞争、企业管理策略、雇员主体性和雇员加班进行整合性分析,本文构建了针对互联网企业雇员996加班模式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互联网行业的强竞争关系对企业提出雇员工作投入最大化的要求;互联网企业为此采取认同+强制的管理策略,雇员以职业为导向的主体性特征是其服从企业管理策略的主要原因,互联网企业的996加班模式即是企业在认同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强制策略的雇员加班结果。本文拓展了学术领域关于雇员加班的研究,对理解和分析互联网企业的雇佣关系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荣斌 田志康 王辉
本文针对自主创新的争论,首先从概念上挖掘了自主创新隐含的主体,并对自主创新进行了定义。认为自主创新是国家或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主导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它以中国国民主体性为基础。然后从政府R&D性质、外资R&D机构的国家属性、稀缺资源分配、R&D国际化、R&D国际合作等方面对自主创新的国民主体性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其三,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主体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此进行了简要讨论。作者认为,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是R&D属性问题,而决定R&D活动的主体属性应是国民性。明确自主创新的国民主体性对我国的自主创新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国民 主体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缺少"大循环"所形成的理论性认识的前提下,过早地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以对话和规范化为主要表现的"小循环"中,甚至变成主要与西方社会科学的对话,以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被削弱,既无法深刻理解中国经验,又难以有效回应中国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从当代中国丰富的经验和伟大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运用一切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解经验与实践的工具,形成理解中国经验与实践的概念和理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银 赵昕
劳动者的主体性与现代企业制度──浅谈虚拟配股制王义银,赵昕现代企业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从不同的角度,人们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它不只是一种企业管理制度,而且是一种企业体制,其运行机制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中,劳动者的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志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伟 戚安邦 杨玉武
在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投入、执行、产出和应用四个方面,使用描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5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性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它体现在总体水平和结构两个方面。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种差异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主体 区域差异 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茹莉
确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从评价指标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视不够;在产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引进技术消化不良,二次创新能力欠缺;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虽然中小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性正在增强,但离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还存在差距。要强化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性,需要整合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技术创新 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