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1)
- 2023(10093)
- 2022(8534)
- 2021(7876)
- 2020(6419)
- 2019(14513)
- 2018(14614)
- 2017(27233)
- 2016(15299)
- 2015(17463)
- 2014(18324)
- 2013(17760)
- 2012(16594)
- 2011(15316)
- 2010(15864)
- 2009(14832)
- 2008(14932)
- 2007(13714)
- 2006(12460)
- 2005(11551)
- 学科
- 济(76214)
- 经济(76142)
- 管理(45542)
- 业(37045)
- 企(30669)
- 企业(30669)
- 方法(22731)
- 地方(20037)
- 数学(19471)
- 数学方法(19239)
- 财(19237)
- 中国(18625)
- 农(17082)
- 学(15892)
- 制(14717)
- 业经(14617)
- 地方经济(13301)
- 银(12169)
- 银行(12153)
- 理论(12049)
- 务(11815)
- 财务(11774)
- 财务管理(11737)
- 贸(11732)
- 贸易(11721)
- 行(11430)
- 融(11378)
- 金融(11371)
- 策(11367)
- 易(11312)
- 机构
- 学院(222168)
- 大学(216302)
- 济(97459)
- 经济(95105)
- 研究(77978)
- 管理(77578)
- 理学(63801)
- 中国(63267)
- 理学院(63118)
- 管理学(62005)
- 管理学院(61600)
- 财(51535)
- 京(45714)
- 科学(43615)
- 所(40501)
- 江(38265)
- 财经(37875)
- 中心(35981)
- 研究所(35124)
- 经(33791)
- 农(32014)
- 经济学(30347)
- 州(30028)
- 北京(29530)
- 范(29100)
- 师范(28808)
- 院(27828)
- 财经大学(27095)
- 经济学院(26819)
- 业大(26625)
- 基金
- 项目(126864)
- 研究(99396)
- 科学(97804)
- 基金(87553)
- 家(74187)
- 国家(73487)
- 科学基金(62050)
- 社会(60879)
- 社会科(57533)
- 社会科学(57524)
- 省(51014)
- 教育(46518)
- 基金项目(44027)
- 编号(43005)
- 划(41600)
- 资助(37885)
- 成果(37672)
- 自然(36806)
- 自然科(35859)
- 自然科学(35849)
- 自然科学基金(35193)
- 课题(31601)
- 重点(28723)
- 发(28673)
- 部(27712)
- 性(27135)
- 年(26228)
- 项目编号(25809)
- 创(25464)
- 大学(24380)
- 期刊
- 济(125301)
- 经济(125301)
- 研究(76833)
- 中国(51834)
- 财(44849)
- 管理(31413)
- 农(29724)
- 教育(29316)
- 学报(28620)
- 融(28249)
- 金融(28249)
- 科学(26008)
- 大学(22164)
- 技术(21848)
- 经济研究(20821)
- 学学(20714)
- 财经(19747)
- 农业(19329)
- 业经(18583)
- 经(17104)
- 问题(15279)
- 会计(14750)
- 贸(13062)
- 财会(12262)
- 国际(11744)
- 技术经济(11671)
- 统计(11136)
- 世界(10749)
- 坛(10322)
- 论坛(10322)
共检索到372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文锋
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新工具出台,直接惠及了各类市场主体,促进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但现有会计准则体系尚缺乏关于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新工具的处理规范,相关主体在实务中存在一定的会计政策自由选择空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可靠性。基于此,本文重新梳理相关准则和依据,并就两项工具的实务核算进行分析,从入账时点、计量属性以及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类似主体、类似业务的处理予以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金融资源能够引导社会上庞大、分散和无序的资本自动地流向那些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永宁 王晓峰 赵钧
"泰勒规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美联储等央行所采用,也为众多央行所关注。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即物价稳定的"强制性",政策目标利率的"相机抉择性","泰勒规则"执行中的"规则性","泰勒规则"其实是规则和相机抉择的结合。"泰勒规则"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货币当局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货币当局配合利率调整实行联合或单独交流战略,管理预期,影响市场行为。因此,"说(SAY)"已经成为现代各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传统工具"做"的重要补充,其核心是管理引导预期。但"说"发挥作用需要央行对经济形势有正确判断,需要建立央行的信任度、自信和权威。由于政策传导中介质和受体的不同质,因此目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匡国建
本文分析了近年我国经济周期、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开放和经济秩序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指出实体经济的变化是导致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改善环境和增强货币政策的适应性两个方面来提高货币政策效应。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睿
2013年中国M2与GDP的比值再创新高,但同时年内多次发生钱荒,这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引发各界对货币流向等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本文首先回顾2004年至今的利率市场表现,总结利率出现的两轮周期,探索两轮周期中国经济出现的不同特征;其次通过不同宏观数据的印证,重点分析第二周期中资金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两个部门的比例和规模,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现上述经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2013年6月末钱荒的平息远非钱荒的真正结束,而是对中国经济有更深远影响的中长期钱荒的开始;最后,提出货币政策应从供给端管理、渠道端管理走向需求端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炎炎 丁志国 任浩锋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调节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幅度是价格型工具的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具有延迟性,年轻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更为敏感。本文研究表明,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一定不能忽视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差异,科学把握“量价转换”节奏、政策工具协同并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莉 马文鹏
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能够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适宜的支持环境,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本文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转型初期,应以数量工具为主要操作方式,以增量和存量平衡为操作规则,以促进结构转型为产业传导机制;在转型中后期,应着力于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芸
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持续疲弱的通货膨胀,欧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非常规政策工具,包括负利率政策、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一系列针对公共和私人证券的资产购买计划,并且强化了"前瞻性指导",形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当多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结合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的实践,分析不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这些非常规工具能否纳入央行常规工具箱进行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芸
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持续疲弱的通货膨胀,欧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非常规政策工具,包括负利率政策、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一系列针对公共和私人证券的资产购买计划,并且强化了"前瞻性指导",形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当多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结合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的实践,分析不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这些非常规工具能否纳入央行常规工具箱进行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东升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凯恩斯主义与修正的货币主义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货币形势,指出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市场导向 适度从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龚恒清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想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离不开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不断完善、也离不开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要想在各个货币政策的目标之间进行取舍也变得越来越艰难,而央行要想兼顾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的转换,也需要更强的能力;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和传导机制在这一背景下也变得越发复杂。因此,只有客观地认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所面临的限制和困难,通过有力的货币政策改革,才能够有效地破解当前存在的难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常态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家祭 包顿 郑娇艳 闫振坤
本文选取2004-2018年货币增长率、利率、金融稳定指数及实体经济增加值的月度数据,运用TVP-VAR模型分析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时变性,长期效果优于短期;货币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实体经济,还会通过影响金融稳定间接影响实体经济,金融稳定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中逐渐畅通;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各有侧重,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而提高利率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月珍
<正>结构性货币政策具有激励商业银行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优势,有效契合了货币政策“精准”和“有效”的目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中信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杠杆,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做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